【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环钩钓鱼饵的配制方法,特别是。属于钓饵
技术介绍
马口鱼俗名桃花鱼、山舖,分布于黄河以南各水系。鱿口大,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两侧各有一凹陷,与上颌的凹凸处相嵌合。雄鱼的头部,胸鳍及臀鳍上均具有珠星,体色较为鲜艳。栖息于山涧溪流,尤以水充较急的浅滩和砂砾底的小溪为多见。是一种小型凶猛鱼类。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目前,人们在钓鱼时,一般都是以吊杆、续杆或者渔杆、海杆、抛杆为主要工具,在使用吊杆、续杆、海杆、抛杆或者使用钓鱼杆钓鱼时,都喜欢对不同品种的鱼使用不同钓饵, 以此将鱼引来吃食,在吃食的同时将鱼捕获。由于这些钓鱼饵一般采用都是一些普通的米类、面类、菜叶类等较为传统的钓饵,这样配制的钓鱼饵或者钓鱼食没有特殊的香味,所以只能对钓鱼饵或者钓鱼食或打窝附近的鱼产生引诱作用,如在江、海、河、水库、大湖等水面中钓鱼时,就失去了诱鱼的作用,所以集鱼慢,鱼的集中量小,诱鱼、钓鱼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集鱼快、浓香味大,入水体后腥香味特浓,使马口鱼从很远的地方都可闻到连环钩饵的腥香味,并可以看到水体中的连环钩饵在慢慢膨化,可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环钩钓马口鱼饵的配制方法,其特征是:河蚌肉粉12%?16%、沙蚕粉4%?8%、海虾粉3%?5%、白鱼粉4%?8%、青虾粉8%?12%、田螺粉4%?8%、鲜贝粉3%?5%、泥鳅粉4%?8%、羊肠粉6%?10%、鸡肠粉4%?6%、红薯粉10%?14%、动物蛋白粉4%?8%、玉米粉2%?4%、小麦粉1%?3%、五加皮粉2%?4%、鸡骨草粉1%?3%、土木香粉2%?4%组成,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环钩钓马口鱼饵的配制方法,其特征是河蛘肉粉12% -16%、沙蚕粉4% -8%、海虾粉3% -5%、白鱼粉4% -8%、青虾粉8% -12%、田螺粉4% _8%、鲜贝粉3% -5%、泥鳅粉4% -8%、羊肠粉6% -10%、鸡肠粉4% _6%、红薯粉10% -14%、动物蛋白粉4% -8%、玉米粉2% _4%、小麦粉1% _3%、五加皮粉2% -4%、鸡骨草粉1% -3%,土木香粉2% -4%组成,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