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三川专利>正文

一种捕捉河蚌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4569 阅读:9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4:48
一种捕捉河蚌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长网纲(6)和两个直网纲(7)组成一个长方形,直网纲和长网纲连接处设有网浮(1),网浮下连接有网坠(2)和网坠系绳(5)。两个长网纲之间还设有一个中间网纲(9)。中间网纲、长网纲和直网纲之间的对角线处连接有斜网纲(8),斜网纲处还设有直径为0.1毫米的绞丝线(4),长网纲各端的两角还设有两根拉绳(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捕捉河蚌的工具操作简单易行、使用时对环境影响小、捕获量大且捕捉到的河蚌完好鲜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捉河蛘的工具,河蛘又名“河歪”,是一种常见的的贝壳类水生动物。以滤食藻类为生,肉质特别脆嫩可口,是筵席之佳肴。河蛘不仅浑身是宝,且药用功效显著。
技术介绍
河蛘的多重功能,使人们对河蛘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传统捕捉河蛘的方式已很难满足人们对河蛘的大量需求。在渔业生产中,人们一般采用徒手捕捉或者用爬子捕 捉河蛘,采用这样的捕捉方式不仅耗费人工,捕捉量少,而且还只适合在较浅水域中进行操作。本人根据以往捕捉河蛘的经验结合其它捕捉工具创造出一种新型捕捉河蛘的工具。这种新型捕捉工具不仅适用于较深水域,且适合规模化、产业化的河蛘生产,既节省人力、物力,又能保证河蛘的完好性。经检索,人们对新型捕捉河蛘的工具的需求量日趋增加,因此该捕捉工具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捉河蛘的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捕捉河蛘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长网纲(6)和两个直网纲(7)组成一个长方形,直网纲和长网纲连接处设有网浮(1),网浮下连接有网坠(2)和网坠系绳(5)。两个长网纲之间还设有一个中间网纲(9)。中间网纲、长网纲和直网纲之间的对角线处连接有斜网纲(8),斜网纲处还设有直径为O. I毫米的绞丝线(4),长网纲各端的两角还设有两根拉绳⑶。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每个网坠的重量在O. 1-0. 2公斤之间,单个网浮的浮力加网坠的浮力小于网坠的自身的重量20克,网坠系绳的长度在15-20厘米之间。两个浮标之间的间距为1-1. 5米,斜网纲的绞丝线间距为2-5厘米,绞丝线的长度比网坠系绳的长度略长3-5厘米。上述材料,长网纲、中间网纲、直网纲用36-60股塑料绳制作,斜网纲用30-36股的塑料绳制作。网坠用水泥球制作,网坠系绳用18股塑料绳制作。网浮用塑料泡沫板制作。斜网纲的绞丝线用直径在O. I毫米塑料绳制作,拉绳则用90-120股塑料绳制作。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该捕捉河蛘的工具放到有河蛘的水域中,由两个人或两只机帆船拉住它的两根拉绳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向前拉动。斜网纲上的每根绞丝线由于在网浮和网坠的作用下呈自然下垂的状态,其下部向后弯曲并缓慢向前移动。河蛘在水下滤食藻类食物时会张开贝壳,当经过的绞丝线触及河蛘肌肉时,河蛘顿觉有威胁感,河蛘为自保将贝壳关闭。快速关闭的贝壳会把触碰到自身肌肉的绞丝线紧紧夹住而河蛘也将会被夹住的绞丝线拖走,拖走时越来越强烈的震动感使河蛘越夹紧两扇贝壳,直到被人们捕捉。当捕捉河蛘的工具在水下拉动一段距离时可拽出水面摘取河蛘也可边拉边摘取河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捕捉河蛘的工具操作简单易行、使用时对环境影响小、捕获量大且捕捉到的河蛘完好鲜活。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捕捉河蛘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长网纲(6)和两个直网纲(7)组成一个长方形,直网纲和长网纲连接处设有网浮(I),网浮下连接有网坠(2)和网坠系绳(5)。两个长网纲之间还设有一个中间网纲(9)。中间网纲、长网纲和直网纲之间的对角线处连接有斜网纲(8),斜网纲处还设有直径为O. I毫米的绞丝线(4),长网纲各端的两角还设有两根拉绳(3)。每个网坠的重量在O. 1-0. 2公斤之间,单个网浮的浮力加网坠的浮力小于网坠的自身的重量20克,网坠系绳的长度在15-20厘米之间。两个浮标之间的间距为1-1. 5米,斜网纲的绞丝线间距为2-5厘米,绞丝线的长度比网坠系绳的长度略长3-5厘米。上述材料,长网纲、中间网纲、直网纲用36-60股塑料绳制作,斜网纲用30-36股的塑料绳制作。网坠用水泥球制作,网坠系绳用18股塑料绳制作。网浮用塑料泡沫板制作。斜网纲的绞丝线用直径在O. I毫米塑料绳制作,拉绳则用90-120股塑料绳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捉河蚌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长网纲(6)和两个直网纲(7)组成一个长方形,直网纲和长网纲连接处设有网浮(1),网浮下连接有网坠(2)和网坠系绳(5);两个长网纲之间还设有一个中间网纲(9);中间网纲、长网纲和直网纲之间的对角线处连接有斜网纲(8),斜网纲处还设有直径为0.1毫米的绞丝线(4),长网纲各端的两角还设有两根拉绳(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捉河蛘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长网纲(6)和两个直网纲(7)组成一个长方形,直网纲和长网纲连接处设有网浮(I),网浮下连接有网坠(2)和网坠系绳(5);两个长网纲之间还设有一个中间网纲(9);中间网纲、长网纲和直网纲之间的对角线处连接有斜网纲(8),斜网纲处还设有直径为O. I毫米的绞丝线(4),长网纲各端的两角还设有两根拉绳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捕捉河蛘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个网坠的重量在O.1-0. 2公斤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三川
申请(专利权)人:李三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