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扦插繁殖泡桐的方法,涉及一种泡桐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其特征在于:通过选用成熟的枝条、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以及处理时间进行扦插繁殖,促进插条快速生根,有效地增加了生根率、生根数量和生根质量。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桐繁殖方法简单可行、成本低、周期短,能够实现有效快速的泡桐无性繁殖;为加快泡桐优良无性系推广,促进生物柴油原料林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泡桐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地说是ー种扦插繁殖泡桐的方法。
技术介绍
泡桐(Paulownia)是我国最重要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和生态防护树种之一,在我国商品林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也是世界上泡桐种质资源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的国家,仅大陆就有九种两变种和众多变异类型。泡桐木质轻,易加工,纹理鲜明美观,不易翘裂变形,不易燃烧,绝缘的导音性能好,还具有隔潮、耐腐、易干燥等优点;泡桐时花能食用,且泡桐能够捕食蚊蝇等。 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等种种原因,我国泡桐种质资源日趋減少,特别是一些珍贵泡桐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或已濒临灭绝,这严重影响优良泡桐种质资源,进行无性繁殖是挽救和保护泡桐种质资源的必要措施。目前泡桐繁殖方法是通过有性生殖获得种子、再播种育苗。优异基因型的优良性状不能通过有性繁殖稳定地传递给后代,克服此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无性繁殖。扦插繁殖是ー种广泛用于农业和林业的无性繁殖方法,具有繁殖速度快、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和苗木整齐的特点,同时子代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遗传特性。因此,研究泡桐优良基因型的五行欠插繁殖技术,对于加快优良基因型的推广、促进生物柴油原料林建设,缓解我国能源危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关于泡桐无性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鲜为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泡桐有性生殖优良性状表达差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种植泡桐具有繁殖速度快、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和苗木整齐的特点,同时子代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遗传特性;还能够加快优良基因型的推广、促进生物柴油原料林建设,缓解我国能源危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ー种扦插繁殖泡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选树龄在6年左右、无泡桐丛枝、病危害、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良单株作母树,在母树中上部采取当年生嫩枝作插条,采条时间采条时间为4月份,选取生长健壮、无病的半木质化枝条; ニ、扦插枝条长15 20cm,包含2 3个充实的腋芽,穗基部切ロ斜削,将穗基部在I %。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速蘸30s处理后按20 50株一捆浸于ABTl号生根粉或GGR50ppm的溶液中I 2h ; 三、作宽120cm的低床,用塑料布制成20cm高、直径30cm的营养钵,摆放在低床内,营养基质由体积比为1:1的草炭土和珍珠岩组成,床底要消毒,以防地下害虫危害苗木;四、扦插后压实,扦插深度控制在5 8cm,扦插密度为3cmX4cm;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的管理是扦插后定时浇水,在扦插后毎月用30mg/kg的ABT6生根剂喷洒基质一次,另外根据需要,保证生根所需的通风、温度和湿度条件; 五、扦插苗的管护扦插好穗条后,在每个苗床上搭建小拱棚,保持水分,并每天喷雾8 10次,补充水分,使扦插苗所处环境相対湿度为50%、空气的相対湿度为75% ;温度保持在22 28°C ;每天光照时间为5 7h,白天光照强度不低于5000Lux,最高不超过6000Lux,中午光照过强时适当遮阴,每三天在中午光强时揭开小拱棚通风透气Ih ;施肥每周施叶面肥一次,叶面肥为浓度O. 1%的尿素溶液和O. 2%的磷酸ニ氢钾溶液以1:3的比例混合;每4天交替喷施一次除菌药剂。所述除菌药剂为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链霉素。本专利技术所述ー种扦插繁殖泡桐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选用成熟的枝条、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以及处理时间进行扦插繁殖,促进插条快速生根,有效地增加了生根率、生根数量和生根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桐繁殖方法简单可行、成本低、周期短,·能够实现有效快速的泡桐无性繁殖;为加快泡桐优良无性系推广,促进生物柴油原料林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出阐述。实施例I 一、选树龄在6年左右、无泡桐丛枝、病危害、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良单株作母树,在母树中上部采取当年生嫩枝作插条,采条时间采条时间为4月份,选取生长健壮、无病的半木质化枝条; ニ、扦插枝条长15cm,包含2个充实的腋芽,穗基部切ロ斜削,将穗基部在I %。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速蘸30s处理后按20株一捆浸于ABTl号生根粉或GGR50ppm的溶液中Ih ; 三、作宽120cm的低床,用塑料布制成20cm高、直径30cm的营养钵,摆放在低床内,营养基质由体积比为1:1的草炭土和珍珠岩组成,床底要消毒,以防地下害虫危害苗木; 四、扦插后压实,扦插深度控制在5cm,扦插密度为3cmX4cm;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的管理是扦插后定时浇水,在扦插后毎月用30mg/kg的ABT6生根剂喷洒基质一次,另外根据需要,保证生根所需的通风、温度和湿度条件; 五、扦插苗的管护扦插好穗条后,在每个苗床上搭建小拱棚,保持水分,并每天喷雾8次,补充水分,使扦插苗所处环境相対湿度为50%、空气的相対湿度为75% ;温度保持在220C ;每天光照时间为5h,白天光照强度不低于5000Lux,最高不超过6000Lux,中午光照过强时适当遮阴,每三天在中午光强时揭开小拱棚通风透气Ih ;施肥每周施叶面肥一次,叶面肥为浓度O. 1%的尿素溶液和O. 2%的磷酸ニ氢钾溶液以1:3的比例混合;每4天交替喷施一次甲基托布津。整个实验过程中扦插苗长势良好;结果表明扦插繁殖周期从扦插至生根为28天,扦插苗的萌芽率(萌芽的插条数/扦插的总插条数)为87%±1% ;统计萌芽的扦插苗的生根率,结果表明扦插苗的生根率(即萌芽又生根的插条数/扦插的总条数)为86%土 1%。实施例2一、选树龄在6年左右、无泡桐丛枝、病危害、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良单株作母树,在母树中上部采取当年生嫩枝作插条,采条时间采条时间为4月份,选取生长健壮、无病的半木质化枝条; ニ、扦插枝条长20cm,包含3个充实的腋芽,穗基部切ロ斜削,将穗基部在1%。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速蘸30s处理后按20 50株一捆浸于ABTl号生根粉或GGR50ppm的溶液中2h ; 三、作宽120cm的低床,用塑料布制成20cm高、直径30cm的营养钵,摆放在低床内,营养基质由体积比为1:1的草炭土和珍珠岩组成,床底要消毒,以防地下害虫危害苗木; 四、扦插后压实,扦插深度控制在8cm,扦插密度为3cmX4cm;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的管理是扦插后定时浇水,在扦插后毎月用30mg/kg的ABT6生根剂喷洒基质一次,另外根据需要,保证生根所需的通风、温度和湿度条件; 五、扦插苗的管护扦插好穗条后,在每个苗床上搭建小拱棚,保持水分,并每天喷雾10次,补充水分,使扦插苗所处环境相対湿度为50%、空气的相対湿度为75% ;温度保持在280C ;每天光照时间为7h,白天光照强度不低于5000Lux,最高不超过6000Lux,中午光照过强时适当遮阴,每三天在中午光强时揭开小拱棚通风透气Ih ;施肥每周施叶面肥一次,叶面肥为浓度O. 1%的尿素溶液和O. 2%的磷酸ニ氢钾溶液以1:3的比例混合;每4天交替喷施一次多菌灵。整个实验过程中扦插苗长势良好;结果表明扦插繁殖周期从扦插至生根为21天,扦插苗的萌芽率(萌芽的插条数/扦插的总插条数)为93%土 I. 5% ;统计萌芽的扦插苗的生根率,结果表明扦插苗的生根率(即萌芽又生根的插条数/扦插的总条数)为90%土 I.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扦插繁殖泡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树龄在6年左右,取当年生嫩枝作插条,采条时间采条时间为4月份,选取生长健壮、无病的半木质化枝条;扦插枝条长15~20cm,包含2~3个充实的腋芽,穗基部切口斜削,将穗基部在l‰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速蘸30s处理后按20~50株一捆浸于ABT1号生根粉或GGR5Oppm的溶液中1~2h;扦插时扦插深度控制在5~8cm,扦插密度为3cm×4cm。2012102993128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2012102993128100001dest_path_image004.jpg,2012102993128100001dest_path_image006.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扦插繁殖泡桐的方法,其特征在干 Φ选树龄在6年左右,取当年生嫩枝作插条,采条时间采条时间为4月份,选取生长健壮、无病的半木质化枝条; ュ扦插枝条长15 20cm,包含2 3个充实的腋芽,穗基部切ロ斜削,将穗基部在1%。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速蘸30s处理后按20 50株一捆浸于ABTl号生根粉或GGR50ppm的溶液中I 2h ; O扦插时扦插深度控制在5 8cm,扦插密度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聪,
申请(专利权)人:何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