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转接器,涉及转接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座,该基座连接一USB公共端,该基座还设置一具有5个引脚的微型USB公接口以及一具有30个引脚的DOCK公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座将微型USB接口和DOCK接口整合在一起,能适应二种不同接口标准的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充电,使用非常便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USB转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计算机主机的USB接口连接不同接口标准的外围设备在很多场合都使用得到,由于计算机的USB接口标准单一,普遍都需要USB转接器将计算机与外围设备连接起来。通用的外围设备的接口标准包括微型USB (Micro USB)接口和DOCK接口等。在现有技术中,将不同外围设备与计算机连接时,都需要插接不同的USB转接线,由于此种USB转接线只能适用单一的外围设备,因而造成不同外围设备间转换USB转接线的不便,且限制了转接线接口的多样化,不能实现多种接口标准的转接。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通用的外围设备往往通过微型USB接口或者DOCK接口 进行充电,且不同的外围设备所需要的充电电流值不相同,因而通用的外围设备均附带专用充电器和专用USB充电转接线,因而造成不同外围设备间转换USB充电转接线的不便,且限制了充电转接线接口的多样化,不能实现多种接口标准的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USB转接器,该USB转接器将微型USB接口和DOCK接口整合在一起,实现不同接口标准的外围设备能通过同一 USB转接器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及充电。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USB转接器,该USB转接器将微型USB接口和DOCK接口整合在一起,实现不同接口标准的外围设备能通过同一 USB转接器与充电座进行充电。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SB转接器,包括基座,该基座连接一 USB公共端,所述基座设置一具有5个引脚的微型USB公接口以及一具有30个引脚的DOCK公接口 ;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I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8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2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6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3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4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5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15电性连接。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SB转接器,包括基座,该基座连接一 USB公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一具有5个引脚的微型USB公接口以及一具有30个引脚的DOCK公接口 ;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I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8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5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15电性连接;该DOCK公接口的引脚8依次串接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后,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15电性连接,且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处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6电性连接,该DOCK公接口的引脚8还依次串接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后,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15电性连接,且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连接处还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4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2与引脚3之间短接或串接第五电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第一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基座连接一 USB公共端,该基座还将微型USB接口和DOCK接口整合在一起,因而,将本技术的USB公共端插接于计算机后,可实现与MP3、MP4、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及充电,从而使用非常方便,实现了接口的多样化。针对第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基座连接一 USB公共端,该基座还将微型USB接口和DOCK接口整合在一起,因而,将本技术的USB公共端插接于充电座后,可实现与MP3、MP4、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外围设备进行充电,从而使用非常方便,实现了接口的多样化。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再一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USB接口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图2中USB接口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图3中USB接口的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外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外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再一外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7中USB接口的电路示意图。图11为图7中USB接口的另一电路示意图。图12为图8中USB接口的电路示意图。图13为图8中USB接口的另一电路示意图。图14为图9中USB接口的电路示意图。图15为图8中USB接口的另一电路示意图。图中1.基座;2. USB公共端;3.微型USB公接口 ;4. DOCK公接口 ;5.导线;6.卷线盒;Γ.基座;2’.USB公共端;3’.微型USB公接口 ;4’. DOCK公接口 ;5,·导线;6,·卷线盒;Pl.引脚1;P2.引脚2;P3.引脚3 ;P4.引脚4;P5.引脚5 ;P6.引脚6;P8.引脚8 ;P15.引脚15;P30.引脚30;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第一实施例如图I 图6所示,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USB转接器,包括基座1,该基座I连接一 USB公共端2,所述基座I设置一具有5个引脚的微型USB (MICRO USB)公接口 3以及一具有30个引脚的DOCK公接口 4 ;该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I与DOCK公接口 4的引脚8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2与DOCK公接口 4的引脚6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3与DOCK公接口 4的引脚4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5与DOCK公接口 4的引脚15电性连接。如图I和图4所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一种优选方式,所述USB公共端2为具有4个引脚的A型USB公接口 2,该A型USB公接口 2通过导线5连接基座1,该A型USB公接口 2的引脚I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I电性连接,该A型USB公接口 2的引脚2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2电性连接,该A型USB公接口 2的引脚3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3电性连接,该A型USB公接口 2的引脚4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5电性连接。进一步,该USB公共端2的导线5上安装有卷线盒6 (参考图I ),接线和收线非常便捷。如图2和图5所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二种优选方式,所述USB公共端2为具有5个引脚的迷你USB (MINI USB)公接口 2,该迷你USB公接口 2通过导线5连接基座1, 该迷你USB公接口 2的引脚I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I电性连接,该迷你USB公接口2的引脚2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2电性连接,该迷你USB公接口 2的引脚3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3电性连接,该迷你USB公接口 2的引脚5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5电性连接。进一步,该USB公共端2的导线5上也可安装有卷线盒(图中未示出),接线和收线非常便捷。如图3和图6所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三种优选方式,所述USB公共端2为具有5个引脚的微型USB母接口 2,该微型USB母接口 2的引脚I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I电性连接,该微型USB母接口 2的引脚2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2电性连接,该微型USB母接口 2的引脚3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3电性连接,该微型USB母接口 2的引脚5与微型USB公接口 3的引脚5电性连接。第二实施例如图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转接器,包括基座,该基座连接一USB公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一具有5个引脚的微型USB公接口以及一具有30个引脚的DOCK公接口;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1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8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2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6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3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4电性连接;该微型USB公接口的引脚5与DOCK公接口的引脚15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学卿,
申请(专利权)人:万学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