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710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频转接装置,其包括一第一音频接口、一第二音频接口、一开关单元、一音频检测单元以及一MCU;其中该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口均具有多个接线,并且该第一音频接口与第二音频接口分别与外部设备连接;该开关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口,用于切换该第一音频接口与第二音频接口的接线之间的连接;该音频检测单元分别与该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口连接,并用于检测外部设备通过该第一音频接口的接线和第二音频接口的接线是否建立了连接;该MCU根据该音频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该开关单元切换该第一音频接口与第二音频接口的接线之间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音频转接装置减少了测试和生产的成本并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音频转接装置,特别是涉及适合于音频测试的一种音频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不同的音频设备连接时,由于不同的音频设备上接ロ不同或者是接口中接线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不同的音频设备之间不能直接连接,尤其是,在现有的音频测试中,由于测试设备以及被测试的产品的种类繁多,这种问题变得尤为严重。例如,在电话的音频测试中,无论是移动电话还是固定电话,不同的产品的手柄与耳机与测试终端之间,在多数情况下,音频接ロ的接线的排序是不同的。随着音频测试项目 的增多,音频设备与测试终端的兼容性就会产生不少的问题,而且一般为了保持音频测试的准确性,在音频测试时通常会使用一个作为产品标准的金手柄或金耳机。但是由于兼容性的问题,使得不同的项目需要制作不同的金手柄或金耳机,所以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音频测试中测试设备以及被测试的产品之间不兼容的缺陷,提供ー种音频转接装置,通过智能的将被测试的产品的音频接ロ的接线与测试设备中音频接ロ的接线正确连接,从而可以有效的连接互相不兼容的测试设备以及被测试的产品。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音频转接装置,其特点是所述音频转接装置包括一第一音频接ロ、一第二音频接ロ、ー开关单兀、一音频检测单兀以及一 MCU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ロ均具有多个接线,并且所述第一音频接ロ与第二音频接ロ分别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开关単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ロ,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音频接ロ与第二音频接ロ的接线之间的连接;所述音频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ロ连接,并用于检测外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音频接ロ的接线和第二音频接ロ的接线是否建立了连接;所述MCU根据所述音频检测単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开关単元切换所述第一音频接ロ与第二音频接ロ的接线之间的连接。 较佳地,所述音频转接装置还包括若干对耳机接ロ和耳机接头,各对所述耳机接ロ与所述耳机接头相互连接。较佳地,各对所述耳机接口和耳机接头为2. 5毫米耳机接口和耳机接头,或者为3.5毫米耳机接口和耳机接头。较佳地,所述第二音频接ロ或第一音频接ロ的接线间通过ー电容连接。从而减少了噪声的干扰。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音频转接装置通过采用开关单元,从而可以智能的将被测试的产品的音频接ロ的接线与测试设备中音频接ロ的接线正确连接,所以不需要针对测试终端特制测试的产品,減少了测试和生产的成本。此外,也不再需要用户手动连接被测试的产品的音频接ロ的接线与测试设备中音频接ロ的接线或者,減少了手动连接中易于产生的错误,提高了音频测试的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音频转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开关单元来切换音频接ロ间接线的连接顺序,从而实现不同音频产品和测试终端,或不同测试终端与音频产品之间的兼容连接,減少了测试和生产的成本;同时还減少了手动连接中易于产生的错误,提高了音频测试的效率。第一实施例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音频转接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其中包括音频接ロ I和2、ー开关单元3、一音频检测単元4以及ー MCU5 (微控制器)。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接ロ I具有4根接线11、12、13和14,所述音频接ロ 2也具有4根接线21、22、23和24,由于在分别与音频产品与测试终端连接的所述音频接ロ I和2中接线的排列顺序不同,因而所述音频接ロ I和2中接线的连接顺序不同,从而两个音频接ロ I和2之间不兼容,不能够直接连接。此外,所述音频接ロ I和2还可以分别采用具有不同接线个数的音频接ロ,即只要所述音频接ロ I和2之间不兼容就可以应用于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得所述音频接ロI和2之间正常连接。所述开关単元3用于连接所述音频接ロ I和2,即使得音频接ロ I的接线11、12、13和14与音频接ロ 2的接线21、22、23和24连接,并且所述开关单元3还可以切换音频接ロ I的4根接线与音频接ロ 2的4根接线之间的连接,即调节所述音频接ロ I和2中接线11、12、13和14与接线21、22、23和24之间的连接顺序,从而使得分别与音频产品和测试终端连接的所述音频接ロ I和2之间的接线正确连接,因而音频产品和测试终端之间的信号能够通过所述音频接ロ I和2之间实现相互连接,即实现音频产品和测试终端之间能够兼容。而且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接ロ I与测试终端电连接,所述音频产品与所述音频接ロ 2电连接。并且所述音频接ロ 2的接线之间还通过电容相互连接。所述电容用于滤波,从而达到输出更佳的音质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由于与音频产品连接的接线21和22为MIC(麦克风)通路,接线23和24为REC (录制)通路,所以此时在音频接ロ 2的接线21和22之间连接有电容61,在音频接ロ 2的接线23和24之间连接有电容62。此外当音频接ロ I与所述音频接ロ 2电连接,所述音频接ロ 2与测试终端电连接时,还可以将所述音频接ロ I的接线之间通过电容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开关单元3采用欧胜微电子公司的WM8993音频编译码器,此外还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和应用的要求采用其他的芯片或使用多到多至切换的开关电路来实现相同的功能。所述音频检测单元4与所述音频接ロ I和2连接,用于检测音频产品和测试终端通过所述音频接ロ I和2的接线11、12、13和14与接线21、22、23和24之间是否建立了连接,即检测所述音频接ロ I和2的接线之间的连接是否匹配,是否能够实现音频产品和测试终端之间的兼容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音频检测单元4采用东进技术公司的SHD-30/60C-CT/PCI音频信号检测器,此外还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和应用的要求采用其他的芯片或具有同样功能的音频信号检测电路来实现相同的功能。所述MCU5根据所述音频检测単元4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开关単元3切换所述音 频接ロ I和2的接线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切换所述音频接ロ I和2的接线11、12、13和14与接线21、22、23和24之间的连接顺序,因而能够智能地自动地实现所述音频接ロ I和2的接线之间的连接匹配。因而使得测试终端与音频产品之间能够兼容连接。本实施例中的MCU5采用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的P89V51系列的P89V51RD2FN单片机,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应用的要求采用其他的芯片或模块来实现相同的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接ロ I与音频接ロ 2可以使用RJ45或RJll接ロ(即标准手柄水晶头),从而用于不同音频产品或测试终端间的连接,此外还可以使用2. 5毫米或3. 5毫米耳机接ロ,从而还可以用于不同耳机间的连接,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测试产品以及测试终端的需要,采用其他种类的接ロ或接头,或者进ー步増加其他种类的接ロ或接头,提高本实施例中音频转接装置泛用性。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音频产品与测试终端分别与音频接ロ I和音频接ロ 2连接。然后所述音频接ロ I的接线11、12、13和14,以及所述音频接ロ 2的接线21、22、23和24分别于所述开关単元3连接。所述音频检测单元4分别与音频接ロ 2的接线21、22、23和24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音频接ロ 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转接装置包括一第一音频接口、一第二音频接口、一开关单元、一音频检测单元以及一MCU;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口均具有多个接线,并且所述第一音频接口与第二音频接口分别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开关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口,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音频接口与第二音频接口的接线之间的连接;所述音频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口连接,并用于检测外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音频接口的接线和第二音频接口的接线是否建立了连接;所述MCU根据所述音频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切换所述第一音频接口与第二音频接口的接线之间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转接装置包括一第一音频接口、一第二音频接口、一开关单元、一音频检测单元以及一 MCU ;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口均具有多个接线,并且所述第一音频接口与第二音频接口分别与外部设备连接; 所述开关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口,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音频接口与第二音频接口的接线之间的连接; 所述音频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音频接口和第二音频接口连接,并用于检测外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音频接口的接线和第二音频接口的接线是否建立了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吟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