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328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通过在插座本体两侧分别设置凸块以及对应所述凸块在插头本体两侧分别设置凹槽,装配时所述凸块与凹槽相扣合,降低了该电池连接器的总体高度;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通过利用一固定板将所述插座固定在其相应电路板镂空部中,使插座本体部分落入所述镂空部中,从而进一步降低产品高度。因此,该电池连接器可以实现插头与插座垂直插拔并支持FPC连接,结构简单牢固且使用方便,而柔性电路板轻的重量与薄的厚度,又可以有效节省产品体积。同时,插头双端子与插座同一端子连接不仅支持较大的电流,而且使端子接触更加可靠,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领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FPC (柔性排线)电池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池连接器适用于电子装置被供电时提供电子装置与电池间的相互连接,例如移动电话与电池间的电气连接。然而,随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终端市场的快速增长,连接器的发展向小型化(由于很多产品面须面对更小和轻便的发展,针对间距和外观大小,高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对产品的要求就会更加精密,如线对板的最良好选择小间距(O. 6mm和O. 8mm)、高密度、高速传输、高频方向发展。小型化是指连接器中心间距更小,高密度是实现大芯数化。高密度PCB (印制电路板)连接器有效接触件总数达600芯,专用器件最多可达5000芯。因·此,供组装诸如电池连接器之类的电子元件于这些电子装置内的空间越来愈少,使得习惯用电池连接器组装于电子装置如此有限组装空间中愈来愈困难,而目前的手机或消费电子产品的电池连结器高度较大,在2_以上(此产品高度I. 4_),这对电子产品微型化的发展很大的影响。此外,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和娱乐化,产品的功耗不断增大,这就需要电池连接器能承载更大的电流,而目前的消费电子产品的电池连结器支持电流在2 3A左右,这还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消费电子的需求。一般用于移动电话或其他电子产品的电池连接器,通常是于一座体内设以对称的端子,使连接器于套接时,藉由端子传导电信号,常见的连接器的端子通常仅呈弯折状,且是单点接触,不但影响接触效果,且端子容易变形,引起操作上的困难,同时,单点接触效果不好,传输信号不可靠,对于较小尺寸的电池连接器来说,问题更加严重。鉴于此,如何提出一种电池连接器,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电池连接器较高的尺寸、较小电流、插座与插头插拔不方便、以及端子易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连接器较高的尺寸、较小电流、插座与插头插拔不方便、以及端子易变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连接一电路板及一柔性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连接器至少包括插座,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包括一插座本体以及多个插座端子,所述插座本体具有一由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于第一、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围设的插槽,所述第一、第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凸块,各该插座端子的第一端探出该插槽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其第二端位于所述插槽的底部;插头,连接所述柔性排线,包括一对应所述插槽外形的插头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插头本体上并对应各该插座端子的插头端子,各该端子分别与所述柔性排线相连接,所述插头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用于卡合至所述凸块中的凹槽。可选地,所述插座本体的第一及第二侧壁且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分别具有卡槽。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插座还包括二支脚,所述支脚卡合于所述卡槽中,且所述支脚的底部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可选地,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放置所述插座的部分具有镂空部。所述插座本体的第一及第二侧壁上分别具有卡孔及卡块。所述插座还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卡孔的卡刺、对应所述卡块的卡环、以及用于焊接至所述电路板的镂空部周缘的折边,且所述折边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呈阶梯。可选地,所述插头端子为一对插头子端子,该对插头子端子夹持一插座端子。所述 插头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固定该插头子端子的销孔及勾槽。所述插头子端子包括与所述柔性排线连接的第一端、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的销部,所述插头子端子的第一端还具有一止挡部。所述插头子端子的第二端勾合至所述勾槽中以限制其于横向移动,所述销部插置于所述销孔中以限制其于纵向移动,所述止挡部抵靠至所述插头本体上以限制该插头子端子于纵向移动。可选地,所述柔性排线上还黏合有一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与柔性排线的叠加高度小于所述插头的高度。可选地,所述插座的插座端子数量为2、3、或4个,所述插头的插头端子对应该插座端子的数量为2、3、或4个。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电池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连接器具有超矮的高度,插头双端子与插座同一端子连接不仅支持较大的电流,而且使端子接触更加可靠;同时,插头与插座可垂直插拔,并支持FPC连接,结构简单牢固且使用方便,而柔性电路板轻的重量与薄的厚度,又可以有效节省产品体积。附图说明图I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电池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电池连接器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a_3c显示为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电池连接器中插座支脚的安装方式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电池连接器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电池连接器中插头端子在插头本体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电池连接器中插头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电池连接器中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接触的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电池连接器中插座、固定板、以及电路板组配的结构示意图。图9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电池连接器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电池连接器中插座与固定板组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板中型电池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的电池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电池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I、I'插座10、10'插座本体101、101'第一侧壁1011U021凸块1012、1022卡槽1012' Λ022'卡孔1013、1023、支脚1013'、1023'卡块102、102'第二侧壁103,103/第三侧壁1031凸臂104插槽11、11'插座端子111插座端子第一端112插座端子第二端2、2'电路板21'镂空部3、3'插头30、30'插头本体301、301'凹槽302、302'销孔303、303'扣环304勾槽31、3Ρ插头端子311插头子端子3111第一端3112第二端3113销部3114止挡部32插头端子槽4、4'柔性排线(FPC)5、5'加强板6'固定板61'卡刺621卡环63'折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图I至图2、图3a_3c、以及图4至图1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连接器,连接一电路板及一柔性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连接器至少包括:插座,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包括一插座本体以及多个插座端子,所述插座本体具有一由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于第一、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围设的插槽,所述第一、第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凸块,各该插座端子的第一端探出该插槽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其第二端位于所述插槽的底部;插头,连接所述柔性排线,包括一对应所述插槽外形的插头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插头本体上并对应各该插座端子的插头端子,各该端子分别与所述柔性排线相连接,所述插头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用于卡合至所述凸块中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广蔡社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