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315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包括端电极框(1)和加厚端电极(2),端电极框(1)的中心设有一个矩形空心区域,加厚端电极(2)固定在端电极框(1)的矩形空心区域内,加厚端电极(2)的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集电铜板(3),集电铜板(3)上设有接线端子(4),集电铜板(3)设有接线端子(4)的一侧设有绝缘板(5),绝缘板(5)与端电极框(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双极性结构电池的端电极板尺寸稳定差和接线端子与集电铜板接触不良的问题,它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简化电池的加工工艺。具有集电极板薄,电阻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端电极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属于液流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与单极性结构电池相比,双级性结构电池有更小的体积和重量,因此具有更高的体积比能量和质量比能量。同时双极性结构电池拥有更低的生产成本,电池结构部件具有可回收性,可以在常温下工作以及优良的充放电特性。但是传统的双极性结构电池的端电极板尺寸稳定性差,电池的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低,同时电池的使用寿命短。而且传统的端电极板比较薄,电液中的溴很容易透过导电塑料腐蚀集电铜板。传统的双极性结构电池的接线端子与集电铜板经常出现接触不良的情 况。另外,传统的集电铜板都是热压在集电极板中的,这样不仅エ艺过程复杂而且集电极板较厚,电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它能够有效解决双极性结构电池的端电极板尺寸稳定差和接线端子与集电铜板接触不良的问题,它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简化电池的加工エ艺。具有集电极板薄,电阻小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包括端电极框和加厚端电极,端电极框的中心设有ー个矩形空心区域,加厚端电极固定在端电极框的矩形空心区域内,加厚端电极的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集电铜板,集电铜板上设有接线端子,集电铜板设有接线端子的ー侧设有绝缘板,绝缘板与端电极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前述的这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中,所述加厚端电极由2 5层导电塑料叠加而成,相邻两层导电塑料之间设有玻璃纤维层。前述的这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中,所述加厚端电极由3层导电塑料叠加rfu 。前述的这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中,玻璃纤维层的表面设有活性炭层或石墨层。前述的这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中,集电铜板与绝缘板之间设有增压碳毡或弹性橡胶。前述的这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中,端电极框和绝缘板的四个角上均设有主流道,每个主流道上均设有ー个氟橡胶密封圏。前述的这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中,集电铜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为点焊或者铆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端电极采用多层导电塑料热压方式成型,并在多层导电塑料之间添加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等增强类物质,使端电极有足够的强度。导电塑料在热压前对其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同时在导电塑料间添加活性碳,有效增加了端电极的导电性。由于接线端子与集电铜板使用点焊机进行点焊或者通过铆接的方式将二者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并在点焊或者铆接前需对接线端子与集电铜板的接触部分进行表面处理,去掉接触部分的氧化层,有效解决了传统接线端子与集电铜板容易接触不良的问题。由于在绝缘板与集电铜板间添加增压碳毡或硅橡胶类等弾性物质,有效保证了绝缘板与端电极框在压紧贴实前能够给予集电铜板与端电极足够的压紧力。同时采用氟橡胶密封圈在端电极框和绝缘板之间以及绝缘板与端板之间电解主 流道的密封,有效保证电解液不会泄漏。附图说明图I是端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流道上设有氟橡胶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加厚端电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_端电极框,2-加厚端电极,3-集电铜板,4-接线端子,5-绝缘板,6-导电塑料,7-玻璃纤维层,8-活性炭层,9-增压碳毡,10-主流道,11-氟橡胶密封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I :如图I 3所示,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包括端电极框I和加厚端电极2,端电极框I的中心设有ー个矩形空心区域,加厚端电极2固定在端电极框I的矩形空心区域内,加厚端电极2的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集电铜板3,集电铜板3上设有接线端子4,集电铜板3设有接线端子4的一侧设有绝缘板5,绝缘板5与端电极框I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加厚端电极2由2层导电塑料6叠加而成,相邻两层导电塑料6之间设有玻璃纤维层7。玻璃纤维层7的表面设有活性炭层8。集电铜板3与绝缘板5之间设有增压碳毡9。端电极框I和绝缘板5的四个角上均设有主流道10,每个主流道10上均设有ー个氟橡胶密封圈11。集电铜板3与接线端子4的连接方式为点焊。本技术的实施例2 :如图I 3所示,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包括端电极框I和加厚端电极2,端电极框I的中心设有ー个矩形空心区域,加厚端电极2固定在端电极框I的矩形空心区域内,加厚端电极2的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集电铜板3,集电铜板3上设有接线端子4,集电铜板3设有接线端子4的一侧设有绝缘板5,绝缘板5与端电极框I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加厚端电极2由3层导电塑料6叠加而成,相邻两层导电塑料6之间设有玻璃纤维层7。玻璃纤维层7的表面设有石墨层。集电铜板3与绝缘板5之间设有弾性橡胶。端电极框I和绝缘板5的四个角上均设有主流道10,每个主流道10上均设有ー个氟橡胶密封圈11。集电铜板3与接线端子4的连接方式为铆接。本技术的实施例3 :如图I 3所示,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包括端电极框I和加厚端电极2,端电极框I的中心设有ー个矩形空心区域,加厚端电极2固定在端电极框I的矩形空心区域内,加厚端电极2的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集电铜板3,集电铜板3上设有接线端子4,集电铜板3设有接线端子4的一侧设有绝缘板5,绝缘板5与端电极框I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加厚端电极2由5层导电塑料6叠加而成,相邻两层导电塑料6之间设有玻璃纤维层7。玻璃纤维层7的表面设有活性炭层8。集电铜板3与绝缘板5之间设有弾性橡胶。 端电极框I和绝缘板5的四个角上均设有主流道10,每个主流道10上均设有ー个氟橡胶密封圈11。集电铜板3与接线端子4的连接方式为点焊。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其特征在干包括端电极框(I)和加厚端电极(2),端电极框(I)的中心设有ー个矩形空心区域,加厚端电极(2)固定在端电极框(I)的矩形空心区域内,加厚端电极(2)的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集电铜板(3),集电铜板(3)上设有接线端子(4),集电铜板(3)设有接线端子(4)的一侧设有绝缘板(5),绝缘板(5)与端电极框(I)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端电极(2)由2 5层导电塑料(6)叠加而成,相邻两层导电塑料(6)之间设有玻璃纤维层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端电极(2)由3层导电塑料(6)叠加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层(7)的表面设有活性炭层(8)或石墨层。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4所述的ー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集电铜板(3)与绝缘板(5)之间设有增压碳毡(9)或弾性橡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端电极框(I)和绝缘板(5)的四个角上均设有主流道(10),每个主流道(10)上均设有ー个氟橡胶密封圈(11)。7.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ー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集电铜板(3)与接线端子(4)的连接方式为点焊或者铆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包括端电极框(1)和加厚端电极(2),端电极框(1)的中心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端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电极框(1)和加厚端电极(2),端电极框(1)的中心设有一个矩形空心区域,加厚端电极(2)固定在端电极框(1)的矩形空心区域内,加厚端电极(2)的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集电铜板(3),集电铜板(3)上设有接线端子(4),集电铜板(3)设有接线端子(4)的一侧设有绝缘板(5),绝缘板(5)与端电极框(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琳刘学军陆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能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