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影像模式控制编码器。
技术介绍
影像模式控制编码器使用在监控器等影像视频设备上,用于菜单的选择及快进快退视频画面。菜单的选择通过菜单编码片以及与其配合的电刷来实现电刷与编码片的不同位置相接触,即可实现选择菜单中的各个选项。快进快退视频画面由控制编码片以及与其配合的电刷来实现电刷与编码片的不同位置相接触,实现快进快退功能。现有的影像模式控制编码器还存在的缺点在于由于布局及结构安排的不合理,难以在同一影像模式控制编码器上同时实现菜单选择及快进快退功能,且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影像模式控制编码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同时实现菜单选择及快进快退视频画面功能、操作简便的影像模式控制编码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影像模式控制编码器,包括支架框体,所述的支架框体具有容纳腔;还包括用于选择菜单的下编码片、用于快进快退操作的上编码片、与所述的下编码片相适配的下编码电刷、与所述的上编码片相适配的上编码电刷;还包括内转动组件、外转动组件;所述的内转动组件包括内转轴与位于所述内转轴下端的内转盘,所述的下编码电刷设于所述内转盘的上表面;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影像模式控制编码器,包括支架框体,所述的支架框体具有容纳腔;还包括用于选择菜单的下编码片、用于快进快退操作的上编码片、与所述的下编码片相适配的下编码电刷、与所述的上编码片相适配的上编码电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转动组件、外转动组件;所述的内转动组件包括内转轴与位于所述内转轴下端的内转盘,所述的下编码电刷设于所述内转盘的上表面;所述的外转动组件包括外转轴和位于所述外转轴下端的外转盘,所述的上编码电刷设于所述外转盘的下表面;所述容纳腔的中央设有一串轴,所述内转动组件的内转轴、下编码片、上编码片、外转动组件的外转轴依次套在所述的串轴上,所述的内转盘、下编码片、上编码片、外转盘 ...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影像模式控制编码器,包括支架框体,所述的支架框体具有容纳腔;还包括用于选择菜单的下编码片、用于快进快退操作的上编码片、与所述的下编码片相适配的下编码电刷、与所述的上编码片相适配的上编码电刷,其特征在干还包括内转动组件、外转动组件;所述的内转动组件包括内转轴与位于所述内转轴下端的内转盘,所述的下编码电刷设于所述内转盘的上表面;所述的外转动组件包括外转轴和位于所述外转轴下端的外转盘,所述的上编码电刷设于所述外转盘的下表面;所述容纳腔的中央设有ー串轴,所述内转动组件的内转轴、下编码片、上编码片、外转动组件的外转轴依次套在所述的串轴上,所述的内转盘、下编码片、上编码片、外转盘由下自上依次堆叠后由一封盖将其封于所述的容纳腔内,所述的外转轴及内转轴的上部外露,所述外转轴套在所述的内转轴外;所述容纳腔的底面上设有一定位扭簧,所述定位扭簧的一臂抵紧在所述容纳腔的侧面上,为定位臂;所述定位扭簧的另一臂抵紧在所述内转盘的侧边上,为控制臂;所述内转盘的侧边具有齿形;所述外转盘的下表面设有ー复位扭簧,所述外转盘的下表面还设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一臂抵紧在所述的第一定位块上,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二臂抵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三来,江波,李金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