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传感光纤及具有该传感光纤的传感光纤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1787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传感光纤,所述传感光纤为双折射保偏光纤,所述双折射保偏光纤依次包括一不螺旋段、一变速螺旋段和匀速螺旋段,所述匀速螺旋段的末端面具有反射膜,所述变速螺旋段的外部具有一磁场屏蔽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由前述传感光纤绕制的传感光纤环,所述匀速螺旋段的末端光纤紧靠在磁场屏蔽管的外侧,且末端面的反射膜与磁场屏蔽管的末端面对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传感光纤外设有磁场屏蔽管,该磁场屏蔽管位于变速螺旋段外,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以完全抑制变速螺旋段光纤对磁场的敏感性,使其特性等效于不螺旋段的特性,提高了精度和传感光纤环的抗干扰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流传感器中的抗干扰传感光纤环,具体属于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中测量电流和进行继电保护的反射式全光纤电流传感器中具有抗外界电磁干扰的传感光纤或传感光纤环。
技术介绍
全光纤电流传感器(或称互感器)作为高压输电干线的关键设备之一,已越来越被国际电力行业所青睐。国内外著名电力设备厂家如ABB、Alstom、南瑞航天、南瑞继保、中国电科院等上百家企业及科研单位都集中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竞相开发。各自经过了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不少结果和经验。但是,根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组 织的,由武汉高压研究所主持的,对国内外主要(光纤型)电流互感器厂家所提供的互感器进行严格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和不足。除系统的电器部分抗电磁干扰性能差之外,还表现在传感器整体性能不稳定、小信号下噪声大以及温度重复性差等严重不良特证。从技术角度来讲,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光纤传感环。因此,如何设计和使用正确而且可靠的光纤传感环成为了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目前,国内外主要厂家所使用的传感光纤具有如图I结构,其中Al段一般是保线偏振光纤,其左端与系统保线偏振光纤相连接,BI段也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干扰传感光纤,所述传感光纤为双折射保偏光纤,所述双折射保偏光纤依次包括一不螺旋段、一变速螺旋段和匀速螺旋段,所述匀速螺旋段的末端面具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螺旋段的外部具有一磁场屏蔽管。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抗干扰传感光纤,所述传感光纤为双折射保偏光纤,所述双折射保偏光纤依次包括ー不螺旋段、ー变速螺旋段和匀速螺旋段,所述匀速螺旋段的末端面具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螺旋段的外部具有ー磁场屏蔽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干扰传感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螺旋段的全部位于磁场屏蔽管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传感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屏蔽管的长度等于或大于传感光纤中变速螺旋段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干扰传感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螺旋段的部分位于磁场屏蔽管内。5.—种传感光纤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光纤环由ー抗干扰传感光纤绕制而成,所述传感光纤为双折射保偏光纤,所述双折射保偏光纤依次包括ー不螺旋段、ー变速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周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阔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