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超专利>正文

便携式电子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1176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秤,包括电容传感模块、主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主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容传感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连接。当测量物体重量时,电容传感模块经过测量前后电容值,主控制模块将前后测量值进行计算,逻辑处理后,经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按键模块可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秤,尤其是便携式电子秤
技术介绍
目前,台式电子秤在商业贸易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体积大、成本高、需要交流电源供应、携带不便、应用场所受到制约。现有的便携秤为杆秤或以弹簧、拉伸变形来实现计量的弹簧秤,居民用户使用的基本是杆秤。弹簧盘秤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弹簧的疲劳问题无法彻底解决,一旦超过弹簧弹性限度,弹簧秤就会产生很大误差,以至损坏,影响到称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只是一种暂时的代用品,也被列入逐渐取消的行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单片机为主控制模块,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直读、携带方便等优点。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秤,包括电容传感模块、主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主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容传感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连接。当测量物体重量时,电容传感模块经过测量前后电容值,主控制模块将前后测量值进行计算,逻辑处理后,经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按键模块可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子秤体积小、计量准确、携带方便,集质量称量功能与价格计算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商业贸易和居民家庭的使用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中,便携式电子秤,包括电容传感模块I、主控制模块2、显示模块3、按键模块4,其特征在于主控制模块2分别与电容传感模块I、显示模块3、按键模块4连接。当测量物体重量时,电容传感模块I经过测量前后电容值,主控制模块2将前后测量值进行计算,逻辑处理后,经显示模块3进行显示,按键模块4可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电容传感模块I采用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它由一对距离可变的平行极板构成,两板以弹性元件相连,当向一活动板施加拉力时,两极板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平板电容器的电容量。测得的电容量经过主控制模块2进行计算处理,主控制模块2采用的是Microchip公司的PIC16F628单片机,具有执行速度高、功耗低、体积小巧、工作电压低、驱动能力强、品种丰富等优越性能,工作电压范围为3. 0f5.5v,时钟频率为DCT20MHZ,内部具有lkX14(位)片内程序存储器,224字节通用RAM,128字节EEPR0M,15根双向I/O线和10个中断源,并带有一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TMRl)和一个8位定时器/计数器(TMRO)。显示模块3采用44 780驱动的IXD,HD44780 (KS0062)是用低功耗CMOS技术制造的大规模点阵IXD控制器,和4bit/8bit微处理器相连,它能使点阵IXD显示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符号等丰富的信息,同时有较强的通用性应用,使用方便,用户能用少量元件就可组成一个完整点阵IXD系统,按键模块4采用的是4 X 4矩阵式键盘,一共有16个键,分别是数字键(T9和功能键A>。权利要求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秤,包括电容传感模块(I)、主控制模块(2)、显示模块(3)、按键模块(4),其特征在于主控制模块⑵分别与电容传感模块(I)、显示模块(3)、按键模块(4)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秤,包括电容传感模块、主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主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容传感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连接。当测量物体重量时,电容传感模块经过测量前后电容值,主控制模块将前后测量值进行计算,逻辑处理后,经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按键模块可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文档编号G01G23/18GK202614364SQ201220043668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超 申请人:李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秤,包括电容传感模块(1)、主控制模块(2)、显示模块(3)、按键模块(4),其特征在于:主控制模块(2)分别与电容传感模块(1)、显示模块(3)、按键模块(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李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