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修庚专利>正文

一种燃薪炊暖两用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031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薪炊暖两用锅炉,主要包括炉外壳、炉外壳内部的炉膛、炉外壳内部后侧和炉膛相联通的排烟筒,所述炉膛内部设置炉箅;所述炉外壳内部的炉膛两侧和排烟筒的圆周外侧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炉外壳设置有联通至炉膛的给薪箱,所述给薪箱包括固定在炉门框上的用于储存薪料的给薪箱上件以及前端铰接在炉门上的自动旋转开合给薪的给薪箱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套在炉膛内应用了二次风助燃,用二次风合理混合充分燃烧使能量彻底显现出来的节约能源措施。也是一项利用环隙式热交换器逆向换热把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的热能高效的传到供暖水中的节能措施。更是一款方便于内部传热面上彻底清刮积碳,增强传热效率的炊暖两用锅炉设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炉子,具体地说是ー种燃薪炊暖两用锅炉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炊暖两用锅炉形状结构各异,总体来讲有如下不足1、几乎所有炊事取暖共用的锅炉都是以煤炭为燃料而设计的,供暖期间大量的化石燃料被消耗,相应的排放巨大数量的ニ氧化碳及硫化物,对大气变暖造成一定影响。然而用煤炭锅炉改烧薪柴还不能适应。2、列管式热交換器间积碳清扫难度大,直接影响换热效率。3、热交换流程短,一部分热能损失棹。4、因为排烟管设计在锅炉壳体以外占用空间大,并造成炉体扁长影响美观。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燃薪炊暖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薪炊暖两用锅炉,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炉子存在的污染环境不环保、换热效率低、热交換器间积碳清扫难度大、排烟管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薪炊暖两用锅炉,主要包括炉外売、炉外壳内部的炉膛、炉外壳内部后侧和炉膛相联通的排烟筒,所述炉膛内部设置炉箅,炉膛上方为锅炉ロ,炉箅下方为灰仓;所述炉外壳内部的炉膛两侧和排烟筒的圆周外侧设置有热交換器;所述炉外壳设置有联通至炉膛的给薪箱,所述给薪箱包括固定在炉门框上的用于储存薪料的给薪箱上件以及前端铰接在炉门上的自动旋转开合给薪的给薪箱下件。所述热交換器包括外水夹套和内水夹套,所述热交換器外壁和炉外壳之间形成外夹水套,所述排烟筒外部套有外管,所述外管和排烟筒之间形成内夹水套,所述外夹水套和内夹水套通过下端开设的对流小管联通;所述外夹水套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外夹水套内部和内夹水套外部的空间为位于炉膛和排烟筒之间的烟气通道,在此烟气通道空间内设置有月牙形积碳刮盘,该积碳刮盘通过拉杆连接至炉外壳顶部的操作手柄,所述拉杆在穿过水夹套时设置有水夹套套管;所述积碳刮盘所在烟气通道底部一侧开设有联通至炉外壳外面的清灰门。所述给薪箱上件斜置在炉门框上,整体呈长方筒形;所述给薪箱下件为两端均开通的长槽状,通过前端和炉门连接处的铰链进行上下翻转开合,上旋至和给薪箱上件斜度一致,下旋至水平位置。所述炉膛两侧上部位置设置有联通至炉外壳外部的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穿过外水夹套并焊接在上面。所述炉箅由靠在一起的活动炉箅和固定炉箅构成。所述灰仓内设置有清灰抽箕。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以各种农业废弃物及林业副产品为来源的薪柴燃料直接进炉燃用的小型锅炉。是ー套在炉膛内应用了二次风助燃,把薪柴中可燃烧的生物质挥发出的可燃气体,用二次风合理混合充分燃烧使能量彻底显现出来的节约能源措施。也是ー项利用环隙式热交換器逆向换热把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的热能高效的传到供暖水中的节能措施。更是ー款方便于内部传热面上彻底清刮积碳,增强传热效率的炊暖两用锅炉设计。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燃薪炊暖两用锅炉的纵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燃薪炊暖两用锅炉的俯视半剖图。图中1、炉外壳;2、排烟筒;3、内水夹套;4、对流小管;5、手柄;6、月牙形积碳刮盘;7、热交換器;8、活动炉箅;9、灰仓;10、二次风管;11、固定炉箅;12、锅炉ロ ;13、炉膛; 14、给薪箱下件;15、出水管;16、拉杆;17、清灰门;18、抽箕;19、给薪箱上件;20、铰链;21、外夹水套。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參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根据图I、图2所示,一种燃薪炊暖两用锅炉,主要包括炉外壳I、炉外壳内部的炉膛13、炉外壳内部后侧和炉膛相联通的排烟筒2,所述炉膛内部设置炉箅,炉膛上方为锅炉ロ 12,炉箅下方为灰仓9,所述炉箅由靠在一起的活动炉箅8和固定炉箅11构成。所述灰仓内设置有清灰抽箕18。所述炉外壳内部的炉膛两侧和排烟筒的圆周外侧设置有热交換器7 ;所述炉外壳设置有联通至炉膛的给薪箱,所述给薪箱包括固定在炉门框上的给薪箱上件19以及前端铰接在炉门上的能自动旋转开合给薪的给薪箱下件14。燃料可通过重力下滑自动向炉内补料。热交換器包括外水夹套21和内水夹套3,所述热交換器外壁和炉外壳之间形成外夹水套,所述排烟筒外部套有外管,所述外管和排烟筒之间形成内夹水套,所述外夹水套和内夹水套通过下端开设的对流小管4联通;所述外夹水套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出水管15和进水管。利用环隙式热交換器逆向换热把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的热能高效的传到供暖水中。所述外夹水套内部和内夹水套外部的空间为位于炉膛和排烟筒之间的烟气通道,在此烟气通道空间内设置有月牙形积碳刮盘6,该积碳刮盘通过拉杆16连接至炉外壳顶部的操作手柄5,所述拉杆在穿过水夹套时设置有水夹套套管;所述积碳刮盘所在烟气通道底部一侧开设有联通至炉外壳外面的清灰门17。方便于内部传热面上彻底清刮积碳,增强传热效率。给薪箱上件19斜置在炉门框上,整体呈长方筒形;所述给薪箱下件14为两端均开通的长槽状,通过前端和炉门连接处的铰链20进行上下翻转开合,上旋至和给薪箱上件斜度一致,并且两件扣严,不得进风,下旋至水平位置。所述炉膛两侧上部位置设置有联通至炉外壳外部的二次风管10,所述二次风管穿过外水夹套并焊接在上面。应用了二次风助燃,把薪柴中可燃烧的生物质挥发出的可燃气体,用二次风合理混合充分燃烧使能量彻底显现节约能源。在使用时,给薪箱在燃用短杆燃料的条件下,可把放平后的给薪箱下件14用燃料填平,再往上掀起下件与给薪箱上件19扣严,不得进风,燃料可通过重力下滑自动向炉内补料。对于超长的燃料,可以放平下件后用手动送长料进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技术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薪炊暖两用锅炉,主要包括炉外壳、炉外壳内部的炉膛、炉外壳内部后侧和炉膛相联通的排烟筒,所述炉膛内部设置炉箅,炉膛上方为锅炉口,炉箅下方为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外壳内部的炉膛两侧和排烟筒的圆周外侧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炉外壳设置有联通至炉膛的给薪箱,所述给薪箱包括固定在炉门框上的用于储存薪料的给薪箱上件以及前端铰接在炉门上的自动旋转开合给薪的给薪箱下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薪炊暖两用锅炉,主要包括炉外壳、炉外壳内部的炉膛、炉外壳内部后侧和炉膛相联通的排烟筒,所述炉膛内部设置炉箅,炉膛上方为锅炉口,炉箅下方为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外壳内部的炉膛两侧和排烟筒的圆周外侧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炉外壳设置有联通至炉膛的给薪箱,所述给薪箱包括固定在炉门框上的用于储存薪料的给薪箱上件以及前端铰接在炉门上的自动旋转开合给薪的给薪箱下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燃薪炊暖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外水夹套和内水夹套,所述热交换器外壁和炉外壳之间形成外夹水套,所述排烟筒外部套有外管,所述外管和排烟筒之间形成内夹水套,所述外夹水套和内夹水套通过下端开设的对流小管联通;所述外夹水套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出水管和进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薪炊暖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水套内部和内夹水套外部的空间为位于炉膛和排烟筒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修庚史修栋史正高
申请(专利权)人:史修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