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炬割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025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割炬割嘴,主要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割炬在使用过程中割嘴可以与工件保持合适间距的割炬割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割炬割嘴,包括主体、外套以及内嘴,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外套一端形成空心套筒,所述内嘴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外套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外套和所述定位柱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柱的截面为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割炬割嘴,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准确地控制割嘴与工件间的间距,从而避免了回火现象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割炬割嘴
技术介绍
目前割炬用割嘴,大都由主体、内嘴、外套三个配件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割嘴通过螺母连接到割炬上工作的。这种结构的割嘴安装在割炬上,在操作者使用割炬工作过程中须自行控制割嘴与工件间的间距,并手臂要始终保持适合的高度,但操作者有时会由于外来作用、操作者疲劳等原因,造成此间距很难控制好。如果操作中割嘴与工件间距过小,甚至相互碰到,会造成气流不畅,极易发生回火现象,高温燃烧气体烧坏部分配件而导致割炬漏气,甚至燃烧气体回流到射吸管中心细孔处得不到及时排放,在焊接处前后急剧膨胀发 生爆裂,从而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身体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准确控制割嘴与工件之间距离的割炬割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抗回火式割嘴,包括主体、外套以及内嘴,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外套一端形成空心套筒,所述内嘴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外套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柱。进一步地,所述外套和所述定位柱通过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截面为圆形。本技术割炬割嘴,通过在外套的顶端连接定位柱,通过定位柱控制割嘴与工件间的间距,从而避免回火现象的发生,定位柱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套上,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精确的控制割嘴与工件间的距离,可有效避免因割嘴与工件间间距过小或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回火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割炬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抗回火式割嘴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割炬割嘴,包括采用优质黄铜材料制成的主体、采用优质紫铜材料制成的外套及内嘴,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外套一端形成空心套筒,所述内嘴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外套的另一端连接有采用优质不锈钢SUS304材料制成的定位柱,其中所述主体、内嘴及外套均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割炬割嘴,所述外套和所述定位柱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柱的截面为圆形。使用时,定位柱固定在割嘴前端长于割嘴,使用者可以通过定位柱确定割嘴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旋转定位柱改变定位柱长于割嘴的长度,所述定位柱上可以刻上精确的刻度,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割炬割嘴,包括主体、外套以及内嘴,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外套一端形成空心套筒,所述内嘴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割炬割嘴,包括主体、外套以及内嘴,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外套一端形成空心套筒,所述内嘴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其特征在干所述外套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国胜焊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