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其包括机架、上池、下池以及脚踏驱动机构;上池内设有动压板;上池池底中央设有排水长孔;脚踏驱动机构包括从动连杆、方框形从动臂、方框形主动臂以及脚踏板;从动连杆设于方框形从动臂的顶端,从动连杆穿过排水长孔并与动压板相连接,在下池的上部、上池底端一侧上设置有导水簸箕;在上池池底下、排水长孔的两侧设有导水板;在所述方框形从动臂的横杆上设置有挡水圈。在脚踏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上池中的动压板可将墩布挤压脱水,废水流入下池可二次利用;排水阀操作时手不沾水,卫生方便;其可采用陶瓷、塑料、金属等材料制作成各种规格的产品,结构简洁、实用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ー种家用洗涤装置,特别涉及了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
技术介绍
由本人申请的在先专利“多功能墩布清洗脱水机”,授权公告号CN100459924C,在样机试制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之处I、如附图10、附图11和附图12所示,在上池107清洗墩布时,污水从两侧壁的侧壁条孔105溅出外流,也从上池底出水孔108横向外流,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产品零部件易锈蚀。2、附图10、附图12和附图14中,上池107以中心线为界,左边侧壁上设有上池注水管道111为清洗区,右边设有动压板104为脱水区,两区横向尺寸较大。造成产品笨重占地面积大,使得适合民用的小规格产品无法生产。3、附图10和附图13中,下池109外侧壁两侧设置的门形脚蹬杆106,大部分暴露在外,操作时常与周围的物品摩擦相碰,影响操作的顺畅与安全,不利于陶瓷下池的使用及安装。4、附图14中,上池107后上方的操作台101结构繁杂,成本高,上池107清洗区左 侧壁上的上池注水管道111,在水压较低时,水流沿着池壁流下,无法对墩布进行清洗。5、附图11、图14中,上池注水水管道111和下池注水管道102直接预置在上池107两侧壁和前壁中,给管道维修拆装带来不便。6、附图11、图13和图15中,与下池109为一体结构的L形连通管道110的设计,使得下池仅限于塑料用模具制作,不利于陶瓷制作,用材単一。且竖直方向管道内排水控制阀阀杆112顶端的拉绳103,向上穿过上池107的池底,造成操作时污水顺着拉绳103向下流向池外,污染环境及池体零件。在先专利中有两个实施例,上述I至6项不足中,第I项为实施例2中仅有,2至6项为实施例I和实施例2均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防止污水外流、结构简化、操作方便、降低成本、卫生安全、规格多祥、用材广泛的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池、下池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脚踏驱动机构;所述上池内设有和脚踏驱动机构相连接的动压板;其关键技术在于位于下池上方的上池池底中央设有排水长孔;所述脚踏驱动机构包括顺序联接的从动连杆、方框形从动臂、方框形主动臂以及脚踏板;其中所述从动连杆设于方框形从动臂的顶端,所述从动连杆穿过排水长孔并与设在上池中央的动压板相连接,在所述下池的上部、上池底端一侧上设置有导水簸箕;在所述上池池底下、排水长孔的两侧设有导水板;在所述方框形从动臂的横杆上设置有挡水圏。所述上池池底设有并列的三个排水长孔;所述上池后沿的沿面上设置有上池水龙头和下池注水阀。对于脚踏板与方框形主动臂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其中ー种为所述下池的前壁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中空腔体内竖向设有主动连杆;所述脚踏板与主动连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主动连杆的下端与位于下池下面的方框形主动臂前端连接。另ー种为所述脚踏板与倾斜向上的方框形主动臂前端的横杆直接连接;所述下池两侧壁和前壁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方框形主动臂位于下池的中空腔体内。所述上池的两侧壁、前壁和后壁顶部为中空腔体结构,在所述上池侧壁、前壁和后壁顶部的中空腔体内穿置有连通下池注水口和上池水龙头的下池注水管;在水龙头的下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下池一侧底端设置有排水管,在排水管上端设置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包括 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空心阀杆、和空心阀杆下端相连接的压盘以及设于压盘下端的密封圈;所述空心阀杆上端设有提手。所述阀体侧壁上设有进水孔,空心阀杆侧壁顶部设有溢水孔。所述阀体内壁上设有片弹簧,所述片弹簧与空心阀杆外壁相接触;在所述阀体外侧设有用于过滤污水的带有滤水孔的滤水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摒弃在先专利中上池两侧壁条孔及在上池底的出水孔,将排水长孔设于上池池底中央,而方框形从动臂顶端的从动连杆直接穿过排水长孔与上池中央的动压板连接。在下池的上部,上池底端一侧上设置有导水簸箕,在排水长孔下端的两侧设置有导水板,以及方框形从动臂横杆上的挡水圈组成了导水装置。在墩布清洗脱水过程中,污水直接通过排水长孔经导水装置集中全部流入下池,避免了在先专利使用过程中污水外流的现象。确保使用环境的整洁,避免污水腐蚀零部件,延长产品使用寿命。(2)本技术把在先专利中上池右边的动压板移至上池中央,使得清洗区、脱水区两区合ニ为一,池体横向尺寸可以减少一半。这样的设计,其一可以实现产品的多种规格,其ニ不但具备在先专利中可实现墩布的预洗、冲洗、脱水、节水、四项功能,还增加了边清洗边脱水的功能。(3)本技术有两个实施例,目的是为方框形主动臂创建一个封闭的活动空间,避免与外界的干扰,突破不便于陶瓷下池使用的壁垒,扩展用材空间,满足市场需求。关键区别在于实施例I有主动连杆,实施例2则没有。实施例I中方框主动臂呈水平状,在下池池底下面活动,主动连杆在下池前壁中空腔体内活动,特别有利于陶瓷下池的安装使用,也便于塑料等材质下池的使用。实施例2中方框主动臂呈倾斜状,在下池两侧和前壁的中空腔体内活动,有利于壁薄的塑料、金属下池的使用,节省材料,适合轻小型产品的制作,也适于中空腔体内能够满足方框主动臂活动要求的陶瓷下池产品。(4)本技术去除了在先专利中上池后上方结构繁杂的操作台,把上池水龙头和下池注水阀直接安装在上池后沿的沿面上,从而把在先专利中位于上池左侧面的上池注水ロ,提升至上池最高处的水龙头出水ロ,水压较低吋,仍可对墩布进行清洗,且降低了生产成本。(5)本技术将下池注水口和上池水龙头用下池注水管连接,在水龙头的下端设有进水管,并将上池注水管、进水管作为单独零件设于上池中空腔体内単独存在,便于拆装维修。(6)本技术在下池一侧设置单独的排水阀,也叫内排水阀。结构十分简单,在陶瓷、塑料等下池均可単独安装使用,操作时手不沾水,卫生方便。针对上池流下的废水,排水阀可及时地调整下池的蓄水量,可将较脏的废水排出,把较干净的蓄后再利用,为排水阀在墩布池中的使用及节水探寻了一条新路。本技术克服了在先专利中的许多不足,提供了ー种结构简、品种多、功能全、用处广的全新的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I的右视示意图;图3为供水管路及上池底结构示意图;图4为进水管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下池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右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下池俯视示意图;图8为排水阀结构示意图;图9为排水阀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在先专利实施例2的主视示意图;图11为在先专利实施例2的右视示意图;图12为在先专利实施例2的上池俯视示意图;图13为在先专利实施例2的下池俯视示意图;图14为在先专利供水管路示意图;图15为在先专利排水控制阀示意图;在附图中1_上池水龙头2_动压板;3-从动连杆;4_导水板;5_挡水圈;6-导水簸箕;7_方框形从动臂;8_方框形主动臂;9_杠杆轴;10_机架;11-扭カ弹簧;12_排水管;13_下池排水孔;14_脚踏板;15_凹槽;16_下池;17_下池注水ロ ;18_上池;19_下池注水阀;20_下池注水管;21_后挡板;22_限位杆;23_主动连杆;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包括机架(10)、安装在机架(10)上的上池(18)、下池(16)以及安装在机架(10)上的脚踏驱动机构;所述上池(18)内设有和脚踏驱动机构相连接的动压板(2);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池(16)上方的上池(18)池底中央设有排水长孔(26);所述脚踏驱动机构包括顺序联接的从动连杆(3)、方框形从动臂(7)、方框形主动臂(8)以及脚踏板(14);其中所述从动连杆(3)设于方框形从动臂(7)的顶端,所述从动连杆(3)穿过排水长孔(26)并与设在上池中央的动压板(2)相连接,在所述下池(16)的上部、上池(18)底端一侧上设置有导水簸箕(6);在所述上池(18)池底下、排水长孔(26)的两侧设有导水板(4);在所述方框形从动臂(7)的横杆上设置有挡水圈(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包括机架(10)、安装在机架(10)上的上池(18)、下池(16)以及安装在机架(10)上的脚踏驱动机构;所述上池(18)内设有和脚踏驱动机构相连接的动压板(2);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池(16)上方的上池(18)池底中央设有排水长孔(26); 所述脚踏驱动机构包括顺序联接的从动连杆(3)、方框形从动臂(7)、方框形主动臂(8)以及脚踏板(14);其中所述从动连杆(3)设于方框形从动臂(7)的顶端,所述从动连杆(3)穿过排水长孔(26)并与设在上池中央的动压板(2)相连接,在所述下池(16)的上部、上池(18)底端一侧上设置有导水簸箕¢);在所述上池(18)池底下、排水长孔(26)的两侧设有导水板(4);在所述方框形从动臂(7)的横杆上设置有挡水圈(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池(18)池底设有并列的三个排水长孔(26);所述上池(18)后沿的沿面上设置有上池水龙头(I)和下池注水阀(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池(16)的前壁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中空腔体内竖向设有主动连杆(23);所述脚踏板(14)与主动连杆(23)的上端连接,所述主动连杆(23)的下端与位于下池(16)下面的方框形主动臂⑶前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少甫,
申请(专利权)人:孟少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