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少甫专利>正文

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7720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其包括机架、上池、下池以及脚踏驱动机构;上池内设有动压板;上池池底中央设有排水长孔;脚踏驱动机构包括从动连杆、方框形从动臂、方框形主动臂以及脚踏板;从动连杆设于方框形从动臂的顶端,从动连杆穿过排水长孔并与动压板相连接,在下池的上部、上池底端一侧上设置有导水簸箕;在上池池底下、排水长孔的两侧设有导水板;在所述方框形从动臂的横杆上设置有挡水圈。在脚踏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上池中的动压板可将墩布挤压脱水,废水流入下池可二次利用;排水阀操作时手不沾水,卫生方便;其可采用陶瓷、塑料、金属等材料制作成各种规格的产品,结构简洁、实用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ー种家用洗涤装置,特别涉及了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
技术介绍
由本人申请的在先专利“多功能墩布清洗脱水机”,授权公告号CN100459924C,在样机试制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之处I、如附图10、附图11和附图12所示,在上池107清洗墩布时,污水从两侧壁的侧壁条孔105溅出外流,也从上池底出水孔108横向外流,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产品零部件易锈蚀。2、附图10、附图12和附图14中,上池107以中心线为界,左边侧壁上设有上池注水管道111为清洗区,右边设有动压板104为脱水区,两区横向尺寸较大。造成产品笨重占地面积大,使得适合民用的小规格产品无法生产。3、附图10和附图13中,下池109外侧壁两侧设置的门形脚蹬杆106,大部分暴露在外,操作时常与周围的物品摩擦相碰,影响操作的顺畅与安全,不利于陶瓷下池的使用及安装。4、附图14中,上池107后上方的操作台101结构繁杂,成本高,上池107清洗区左 侧壁上的上池注水管道111,在水压较低时,水流沿着池壁流下,无法对墩布进行清洗。5、附图11、图14中,上池注水水管道111和下池注水管道102直接预置在上池1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包括机架(10)、安装在机架(10)上的上池(18)、下池(16)以及安装在机架(10)上的脚踏驱动机构;所述上池(18)内设有和脚踏驱动机构相连接的动压板(2);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池(16)上方的上池(18)池底中央设有排水长孔(26);所述脚踏驱动机构包括顺序联接的从动连杆(3)、方框形从动臂(7)、方框形主动臂(8)以及脚踏板(14);其中所述从动连杆(3)设于方框形从动臂(7)的顶端,所述从动连杆(3)穿过排水长孔(26)并与设在上池中央的动压板(2)相连接,在所述下池(16)的上部、上池(18)底端一侧上设置有导水簸箕(6);在所述上池(18)池底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包括机架(10)、安装在机架(10)上的上池(18)、下池(16)以及安装在机架(10)上的脚踏驱动机构;所述上池(18)内设有和脚踏驱动机构相连接的动压板(2);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池(16)上方的上池(18)池底中央设有排水长孔(26); 所述脚踏驱动机构包括顺序联接的从动连杆(3)、方框形从动臂(7)、方框形主动臂(8)以及脚踏板(14);其中所述从动连杆(3)设于方框形从动臂(7)的顶端,所述从动连杆(3)穿过排水长孔(26)并与设在上池中央的动压板(2)相连接,在所述下池(16)的上部、上池(18)底端一侧上设置有导水簸箕¢);在所述上池(18)池底下、排水长孔(26)的两侧设有导水板(4);在所述方框形从动臂(7)的横杆上设置有挡水圈(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池(18)池底设有并列的三个排水长孔(26);所述上池(18)后沿的沿面上设置有上池水龙头(I)和下池注水阀(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布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池(16)的前壁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中空腔体内竖向设有主动连杆(23);所述脚踏板(14)与主动连杆(23)的上端连接,所述主动连杆(23)的下端与位于下池(16)下面的方框形主动臂⑶前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踏挤压式脱水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少甫
申请(专利权)人:孟少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