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宸至专利>正文

取代核电站的潮汐发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346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潮汐发电系统:即在最大高潮的海滩筑建高位水库C,C的底部高程以现有的滩涂为高度,但顶部拦水堤坝的高度B就必须要高于高潮的两米以上;又在合适的地方筑建底部A的高度为低潮的高度的水库D。涨潮时,C的单向阀门5被潮水冲开,C被灌满水;D的单向阀因为自身的重力和涨潮时水的冲击自动关闭,D仍然保持底水位;落潮时,5在自身的重力和回水力的作用自动关闭,高位水被蓄积,C中的高位水通过函道带动水轮发电机组向D冲灌。落潮时,只要D里面的水位比外面的高,D内的积水冲开单向阀6回归大海,一直到最低潮时,D内的积水会全部排干。如此周而复始,从而永远保证了C、D之间的水位高度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能源、基础建设、海洋、环保、核电站领域。
技术介绍
潮汐发电、海洋发电、无碳发电
技术实现思路
取代核电站的潮汐发电站自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制造无人区之后,紧接着日本因为地震和海嘯而造成核泄漏污染全世界,于是人们开始对核电站深恶痛绝,一些西方国家纷纷要求关闭国内所有的核电站。就是我国对核电站的建设也变得谨慎。核电站,亦正亦邪,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却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于是曾经风光无限的核电站现在沦落到让全人类所诟病,人们无不谈虎色变。然而核电站以其它强大的发电量对人类的诱惑实在是在太大,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能源能够完全取代它。如果有一个专利技术用一种特殊的装置和一些成熟、简单的机械设备,充分利用大自然能量,所发出的电量并不低于核电站,那该是多么美好?本专利技术就是根据这个梦想和冲动,通过很长时间的切夜不眠和多次实验,就这样在历史使命中应运而生。本专利技术急为全人类所急,专利技术出比核电站更加威猛的强劲电流但却绝对安全、环保、零排放、零消耗的发电方式,以造福全人类,最终完全取代核电站、消灭核电站。潮汐我国多数地方海水每天24小时有规律上涨4次,又落下4次,如此夜以继日,年复一年永不停息。海水这种周期性有规律的涨落运动就是潮汐。白天海水涨落称为潮,夜间海水涨落称为汐。人们通常把潮和汐称为潮汐。而且受日月星辰的影响,每月都有一个最闻潮和最低潮。相对于海浪发电,潮汐发电更加固定、稳定,更加靠近岸边以便施工,功率更加威猛,可是由于人类至今还没有一种高效地利用潮汐发电的科学有效方法,于是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也只能把潮汐当作一种旅游资源用于观看,仅此而已。眼见那样威猛的能源白白地浪费在无边的大海上,最多只能望洋兴叹。本专利技术就是巧妙地、科学地充分利用潮汐能发电,而且稳定可靠,威猛强劲,安全环保。我国沿海暂不算我国的神圣领土 钓鱼岛、台湾、海南、南海等地区,适合潮汐发电的装机容量远远大于我国江西省正在投资人民币400亿元建造电能力约为400万千瓦的核电站的亿倍以上,就是说有海就有潮汐,有潮汐就有取之不尽的洁净能源,潮汐能源不但可以完全取代核电站,而且还可以供应全国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所有领域,而且还绰绰有余,还能够出口到其他内陆国家。而同装机容量的潮汐发电站造价还不到核电站的百分之一,发电成本不到核电站发电成本的亿分之一,几乎不要钱。当前世界上已有450多座核反应堆电站并网发电,核电总装机容量已达3.5亿kw以上,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尽管迄今核电站主要分布在工业化国家,但是目前正在建设的32个核电站中有31座分布在亚洲、中欧和东欧地区。阿根廷、巴西、捷克、德国、印度、韩国、西班牙、俄罗斯、瑞士、乌克兰和美国都增加了各自的核电发电量,以供应日夜增加的国内电力需求。现在,我国有4座核电站11台机组运行。在建也不少。假如这些核电站的十分之一发生事故,那全世界就完了,所以取代核电站以及刻不容缓。 对于我国,潮汐落差最大的是浙江杭钱塘江口著名的海宁观潮处附近,拥有建万千瓦级以上潮汐电站的良好条件。该处最大潮差达8. 9m。还有位于福建省中部沿海的罗源湾内大官坂。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临海,岩石基础。该地属半日潮,每天两涨两落,多年平均潮差4. 9m,最大潮差8. 93m。是我国潮差较大的一个地区。在加上水中含沙量少,建站不会引起淤积。也是如同海宁一样,是最佳建站地方。本专利技术是利用了电子学里面的晶体二极管单向导电原理,将潮汐导流、束流、蓄积,让其做功发电。现针对上述两个地方加以叙说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最大高潮的海滩筑建高位水库C,C的底部高程以现有的滩涂为高度,但顶部拦水堤坝的高度B就必须要高于高潮的两米以上;又在合适的地方筑建低水位水库D,D的底部A的高度为低潮时的海平面高度。涨潮时,C的单向阀门5被潮水冲开,C被灌满水;D的单向阀因为自身的重力和涨潮时水的冲击力而自动关闭,D仍然保持低水位;落潮时,5在自身的重力和回水力的作用自动关闭,高位水被蓄积,C中的高位水通过函道带动水轮发电机组工作,尾水向水位相对较低的D冲灌。落潮时,只要D里面的水位比外面的高,D内的积水冲开单向阀6回归大海,一直到最低潮时,D内的积水会全部排干。如此周而复始,从而无论潮涨还是潮落,都永远保证了 C、D之间的水位高度差。同时,高潮浪与C池边界B墙发生碰撞后,水浪被反弹回头,与原来的浪叠加,于是产生比高潮更高的发电水位。因为此时单向阀5已经关闭。每天如此反复4次,周而复始,C、D间的水位差至少可以保证在6米以上,发电机组可以连续不间断地稳定运行。从而保证了发电站所发电的质量。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专利技术和创举,这一切都是自动的,几乎不要人工或者智能调配。本专利技术还有另一个亮点就是在C池的进水面设置了导流挡水束流墙8,8的最大的作用就是将高速而来的海浪导流、束流,让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从而将水位抬高,灌进C池,有这两个挡水束流墙,C内的水位可以明显提闻。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在C池的进水口上设置抬水坡10,它的作用也是将动能转化为势能,它的原理是只要在流水中横着放置一块瓦片,就可以看到抬水坡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有在阀门的外面设置了几道捕沙沟,以免被海浪带来的沙石进入池内淤积,捕沙沟每月用设置在挡水墙顶部的专用工具清理并带走。本专利技术的C、D 二水库为一个完整的发电系统。为提高效率,往往用多个C单元水库并列或根据地形和自然条件单独设立,总之C可多个但D池可以共用,当然也可以根据自然条件的具体情况设立与C同样的数量,但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蓄积在C中的水能够在3小时内及时消化以提高潮汐能的利用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进排水阀56与阀基座9之间设有橡胶缓冲防水密封圈,该圈也可以用内外胎形式充气的形式,总之要便于维修和整体更换。本专利技术的阀门铰链轴4和阀基座9必须高出月最高潮的4米。以完全阻挡C中的回浪。和涨潮时的冲击浪;确保上面的维护维修工作人员和观潮、参观、旅游人员的生 命安全。附图说明图I为潮汐发电系统正面剖视图。图2为潮汐发电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图二的另外一种布置形式。图4为蓄水库C和承水库D的侧面剖视图。图中1为蓄水库C;2为发电机组;3为承水库D;4为单向阀门铰链轴;5为进水单向阀;6为排水单向阀;7为导流墙;8为束流墙;9为阀门基座与7共为一体;10为抬水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凡是在潮汐能的利用上,用高水位水库和低水位水库构成水位差或者高低水池构成水位差的潮汐发电的方式和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凡是在潮汐能的利用上,用高水位水库和低水位水库构成水位差或者高低水池构成水位差的潮汐发电的方式和方法。2.凡是用单向阀截流方式自动吞吐潮汐水使之构成水位差发电的方式和方法。3.所述的取代核电站的潮汐发电站包括I为蓄水库C;2为发电机组;3为低水位承水库D ;4为单向阀门铰链轴;5为进水单向阀;6为排水单向阀;7为导流墙;8为束流墙;9为阀门基座与7共为一体;10为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宸至
申请(专利权)人:吴宸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