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560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落海人员实施救捞的设备。国内外对于落海人员救捞常用抛缆绳、救生圈、充气橡皮筏、小型救生快艇、直升机救援等,有的无法抗风浪,有的代价高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船上操作人员就可以灵活控制,并通过电缆操作控制将海上的漂浮物(包括落海人员和器物)轻松救捞上来的救捞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套通过电缆可控的微特电机/电磁耦合螺旋桨作为动力的巡航的救捞网兜的救捞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轻便,随时打开即用,便于长期保存,可适应6级以下的风浪。(*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对于落海人员实施救捞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对于落海人员救捞的防救装备和方法有以下几种,如发射抛缆绳、抛救生圏、抛充气橡皮筏、小型救生快艇接近落海者和直升机吊缆悬吊救援等。但是,一旦海况恶劣或者落海人员受伤昏迷,落海人员就无法抓住抛缆绳、救生圈和爬上充气橡皮筏;如果风浪巨大,救生快艇本身尚无法平稳;直升机悬吊救援是目前国内外较为理想的防救装备,但是代价高昂、风险也较大。目前尚无ー种在船上,操作人员就可以灵活控制,并且能够轻松地将海上的漂浮物(包括落海人员和器物)救捞上来的救捞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可视范围内,在船上操作人员就可以灵活控制,并通过电缆操作控制将海上的漂浮物(包括落海人员和器物)轻松救捞上来的救捞装置。本技术提供了 ー种落海人员或器物救捞装置,核心技术就是一套通过电缆可控的微特电机/电磁耦合螺旋桨动カ巡航的救捞网兜的救捞装置。本技术是由ー个固定在一起的上、下两层的正方形管型方框,上层正方形管型方框的四个角的交接处,各安装有Y轴方向的一组微特电机/电磁耦合动カ螺旋桨,ー组为两个,四个角共需安装有四组螺旋桨;下层正方形管型方框是ー个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个固定在一起的上、下两层的正方形管型方框组成,上层正方形管型方框的四个角的交接处,各安装有Y轴方向的一组微特电机/电磁耦合动力螺旋桨;下层正方形管型方框是一个缺角正方形的方框,各安装有X轴方向的一组微特电机/电磁耦合动力螺旋桨;并且下层正方形管型方框内衬以捕鱼用的网兜;其中所述的一组微特电机/电磁耦合动力螺旋桨是一个微特电机/磁力耦合器带动前、后两个蜗杆上的螺旋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个固定在一起的上、下两层的正方形管型方框组成,上层正方形管型方框的四个角的交接处,各安装有Y轴方向的一组微特电机/电磁耦合动力螺旋桨;下层正方形管型方框是一个缺角正方形的方框,各安装有X轴方向的一组微特电机/电磁耦合动力螺旋桨;并且下层正方形管型方框内衬以捕鱼用的网兜;其中所述的一组微特电机/电磁耦合动力螺旋桨是一个微特电机/磁力耦合器带动前、后两个蜗杆上的螺旋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正方形管型方框,直径为40cm。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正方形管型方框的边长为 250cm 或 330cm。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正方形管型方框的边长为 170cm 或 250cm。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网兜为尼龙绳材质,15cmX 15cm 空隙。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个固定在一起的上、下两层的正方形管型方框组成,分为上层正方形管型方框(I)和下层缺角正方形管型方框(2);上层正方形管型方框为圆形中空管(13),四个角的交接处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