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气体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248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气体清洗装置,主要涉及粘胶短纤维生产过程的CS2冷凝回收工序中的第一道工序。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的底端侧壁设有出液口,所述的筒体的外侧壁设有出气口,所述的筒体上端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的筒体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的进液口的底部连接螺旋喷嘴。一种混合气体清洗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确保操作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气体清洗装置,主要涉及粘胶短纤维生产过程的CS2冷凝回收工序中的第一道工序。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粘胶短纤维的生产过程中,纺丝成形后经切断的丝条会带有一定数量的CS2和H2S进入到绒毛成形槽,在绒毛成形槽内,经蒸汽蒸煮后进入精练机进行脱硫、漂白、水洗、上油等工序,而绒毛成形槽内大量的CS2、H2S及水蒸汽的混合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空气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必须进行冷凝法回收CS2。以往的冷凝法回收工艺因存在CS2回收率不高,或H2S去除不干净,或绒毛成形槽负压不够易出现有毒有害混合气体外泄等问题而效果不佳。目前在粘胶短纤维生产冷凝回收工艺中,冷凝回收主要采取两种工艺,一种工艺是不进行稀碱喷淋处理直接冷凝回收,此种工艺因H2S未去除易造成管道腐蚀、污染CS2、且回收的CS2液体在回到CS2库储罐时H2S易随水排出而污染环境。另一种工艺是采用自流式喷淋板,此种工艺虽然去除了 H2S,但绒毛成形槽内及输送管道内的负压只靠气体冷凝后形成的体积减少来产生负压,很难确保绒毛成形槽内及输送管道内的负压要求,易出现绒毛成形槽跳盖而使有毒有害气体外泄进而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提高绒毛成形槽内及输送管道内负压,防止有害气体外泄的混合气体清洗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种混合气体清洗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的底端侧壁设有出液口,所述的筒体的外侧壁设有出气口,所述的筒体上端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的筒体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的进液口的底部连接螺旋喷嘴。混合气体经真空引导从进气口进入,螺旋喷嘴喷射稀碱液。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喷嘴与进液口间设有延伸管,所述的螺旋喷嘴由挡条相螺旋而成,所述的挡条的底端为封闭空心尖,所述的挡条间为喷射螺旋缺口,所述的螺旋喷嘴为圆锥状。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气口为向上倾斜分布,所述的筒体的侧壁设有视镜。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气体清洗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确保操作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螺旋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I :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混合气体清洗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的筒体I的底端侧壁设有出液口 2,所述的筒体I的外侧壁设有出气口 3,所述的筒体I上端侧壁设有进气口 4,所述的筒体I顶部设有进液口 5,所述的进液口 5的底部连接螺旋喷嘴6,所述的螺旋喷嘴6与进液口 5间设有延伸管7,所述的螺旋喷嘴6由挡条8相螺旋而成,所述的 挡条8的底端为封闭空心尖9,所述的挡条8间为喷射螺旋缺口 10,所述的螺旋喷嘴6为圆锥状,所述的出气口 3为向上倾斜分布,所述的筒体I的侧壁设有视镜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的筒体(1)的底端侧壁设有出液口(2),所述的筒体(1)的外侧壁设有出气口(3),所述的筒体(1)上端侧壁设有进气口(4),所述的筒体(1)顶部设有进液口(5),所述的进液口(5)的底部连接螺旋喷嘴(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的筒体(I)的底端侧壁设有出液口(2),所述的筒体(I)的外侧壁设有出气口(3),所述的筒体(I)上端侧壁设有进气口(4),所述的筒体(I)顶部设有进液口(5),所述的进液口(5)的底部连接螺旋喷嘴(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翔盛粘胶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