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 技术涉及一种将介质引入体内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体外留置导管的医用无针正压接头。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疗上,当患者需要多次输液时,通常会使用体外留置导管,人体外留置器械与输液器的驳接方式分为有针和无针驳接。有针驳接方式例如传统肝素帽在输液过程中,特别是在神经外科病人多为意识不清、躁动、不合作,极易出现输液器与留置器械脱离,造成输液外泄;还有婴幼儿病人由于痛苦不安烦躁而肢体活动幅度大,更容易造成输液器脱落,从而影响输液;这样无形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和心理负担。有针接头在输液时,输液器针管需穿过无针接头上胶塞,有可能将胶质微粒带入输液系统而伤害到病人;最大问题是有针接头输液完毕拔出输液器针管,在留置导管内不能产生正压,只会形成负压,这样血液就会倒流入留置器械导管内,有可能凝固形成血栓而造成对病人的伤害,因而必须及时用封管液进行冲管封管操作。而封管操作是使用带针管注射器穿过肝素帽胶塞进行推注封管液,封管结束拔出针管,同样会在留置导管内产生负压,为了防止倒流血液在留置导管内凝固形成血栓,甚至造成堵管,无法再次输液而减少留置器械再次输液次数,通常采用往留置导管内推注抗 ...
【技术保护点】
医用无针正压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接头基座和正压单向阀,接头基座下方具有第一接口,接口内腔中间具有一导流通道,接头基座的上方为一管状壳体,内为圆柱形空腔,该空腔与导流通道连通;正压单向阀包括有阀座、阀芯、第一环形密封圈、第二环形密封圈、复位弹簧、第三环形密封圈以及支撑底盖,阀座为一种中空内腔的回转形壳体,壳体外围上具有垂直于壳体表面的环形肩,环形肩下方的阀座侧壁上开具有复数个通孔,阀芯安装于阀座内腔的上方位置,阀芯由其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通过第一环形密封圈和第二环形密封圈而与阀座内腔实现密闭;阀芯下端面上开具有一孔槽,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于该孔槽中,另一端支撑在支撑底盖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无针正压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接头基座和正压单向阀,接头基座下方具有第一接ロ,接口内腔中间具有ー导流通道,接头基座的上方为一管状壳体,内为圆柱形空腔,该空腔与导流通道连通;正压单向阀包括有阀座、阀芯、第一环形密封圈、第二环形密封圈、复位弹簧、第三环形密封圈以及支撑底盖,阀座为ー种中空内腔的回转形壳体,壳体外围上具有垂直于壳体表面的环形肩,环形肩下方的阀座侧壁上开具有复数个通孔,阀芯安装于阀座内腔的上方位置,阀芯由其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通过第一环形密封圈和第二环形密封圈而与阀座内腔实现密闭;阀芯下端面上开具有一孔槽,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于该孔槽中,另一端支撑在支撑底盖上,支撑底盖安装于阀座内腔下端部,基于在支撑底盖的外围环形槽上嵌套有第三环形密封圈而实现支撑底盖与阀座的密闭配合;阀座的环形肩以下部分安装于接头基座的管状壳体内腔中,环形肩封闭了管状壳体的开ロ,与管状壳体的开ロ上沿固定连接,阀座的回转形壳体及支撑底盖与该管状壳体内腔之间形成间隙空腔,阀座内腔通过环形肩下方的通孔与该间隙空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用无针正压接头,其特征在干,阀芯外周面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具有环形槽,第一环形密封圈为圆密封圈,嵌装在阀芯上端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