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对抗能量空洞的传感网协作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828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抗能量空洞的传感网协作通信方法,首先将传感网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同心圆环区域,相邻同心圆节点间的进行协作通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源节点发出请求发送帧信息给目的节点;然后源节点进入监听状态,在规定时间内若收到允许发送帧信息,则源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帧;若没有收到允许发送帧信息,则源节点以翻倍功率继续发送请求发送帧给目的节点;若在规定时间内收到协作要求帧信息,则源节点遂向发送协作要求帧的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帧,该发送节点将数据帧发送给目的节点;最后源节点转入监听状态,等待目的节点协作通信完成。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充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更重要的是,各节点间协作通信能有效抵抗无线信道衰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的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传感网是一个由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所以,传感网节点所部署的环境很多情况下比较恶劣,节点间的无线通信受信道 衰落的影响非常大。传感网通常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汇聚节点和大量的分布在感知区域的传感器节点组成。从传感器节点到汇聚节点的数据传输通常是采用多跳的方式,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离汇聚节点距离越近,节点消耗的能量越快,这种因部分节点过早耗尽自身能量而导致网络原有覆盖区域缺失或者数据无法送达汇聚节点的现象被称作“能量空洞”现象。因此,避免或延缓能量空洞的出现,是提高网络寿命与能量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另外,由于传感网节点个数多、体积微小、成本低廉,它通常配备能量十分有限的电池作为能量单元,并且不能更换,一旦节点的能量耗尽会直接影响整个网络功能的实现。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抗能量空洞的传感网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源节点、协作节点和目的节点,以传感网的最终目的节点作为圆心,以传感网内相邻节点的平均间距的n倍为半径,把传感网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同心圆环区域,且环间距为n,其中,n是5骤2;步骤4、源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抗能量空洞的传感网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源节点、协作节点和目的节点,以传感网的最终目的节点作为圆心,以传感网内相邻节点的平均间距的n倍为半径,把传感网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同心圆环区域,且环间距为n,其中,n是5〈n〈100内的正整数,相邻同心圆的节点之间进行协作通信,其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源节点发出请求发送帧信息给目的节点; 步骤2、源节点进入监听状态,在系统设置的规定时间内若收到允许发送帧信息,则执行步骤4 ;若没有收到允许发送帧信息,则执行步骤3 ;若在规定时间内收到协作要求帧信息,则执行步骤5; 步骤3、源节点以翻倍功率继续发送请求发送帧给目的节点后执行步骤2 ; 步骤4、源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帧并执行步骤6 ; 步骤5、源节点遂向发送协作要求帧的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帧,该发送协作要求帧的发送节点将数据帧发送给目的节点; 步骤6、源节点转入监听状态,等待目的节点协作通信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对抗能量空洞的传感网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节点以翻倍功率继续发送请求发送帧给目的节点中,功率的上限要以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参数作为参考设定门限值。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对抗能量空洞的传感网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协作要求帧的发送节点为协作节点,所述通信方法中协作节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旗田间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