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多维空间构建电网数据采集通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790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网通讯领域,提供了一种采用多维空间构建电网数据采集通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1:客户端发出指令;S2:主站系统根据接收的指令在多维存储空间中申请通讯对象,根据通讯对象存储的空间位置组包,并将通讯对象返回给主站系统;S3:将组包好的通讯包发送给前置机,前置机再转发给终端设备;S4:终端设备响应并返回回应包给前置机,前置机再转发给主站系统;S5:主站系统接收并解释前置机转发的通讯包,根据通讯包在多维存储空间找到对象的通讯对象将完整的通讯对象返回至主站系统;S6:主站系统将解释的通讯对象返回至客户端,完成一个通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实现主站通讯,主站并发能力就大大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通讯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智能电网在全球迅速发展;电力供应商为了加强对终端设备的检测和监控,减少运营成本,需要有检测和监控终端设备、智能抄表和售电等多功能集成的主站;主站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并发性和大规模数据采集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国内的主站主要是大规模数据采集能力和并发量效果不好,没有真正达到主站系统的目标。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大多数主站是单线程且收发是同步的,因此主站处理大量用户并发访问的能力很差;(2)自动任务和主站分离,浪费资源, 增加运营成本,无法完成大规模数据采集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量用户并发访问能力差以及自动任务和主站分离无法完成大规模数据采集任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下述步骤SI :客户端发出指令;S2:主站系统根据接收的指令在多维存储空间中申请通讯对象,根据通讯对象存储的空间位置组包,并将通讯对象返回给主站系统;S3 :将组包好的通讯包发送给前置机,所述前置机再转发给终端设备;S4 :终端设备响应并返回回应包给所述前置机,所述前置机再转发给主站系统;S5:主站系统接收并解释所述前置机转发的通讯包,根据通讯包在多维存储空间找到对象的通讯对象将完整的通讯对象返回至所述主站系统;S6 :所述主站系统将解释的通讯对象返回至客户端,完成一个通讯。更进一步地,所述多维存储空间为三维存储空间,所述三维存储空间是利用主站地址、集中器地址和帧序号构建的。更进一步地,所述多维存储空间为二维存储空间。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实现主站通讯,多线程的数量根据主站协议和采集规模决定,这样主站并发能力就大大增强,还根据客户的访问量、终端数和终端分布等合理地分配线程资源。另外,采用多维空间构建电网数据采集通道,解决部分协议规定的最大抄读终端数的瓶颈,利用主站地址、集中器地址和帧序号构建多维空间存储通讯对象,这样不需要采用服务器集群方式就可以解决大规模数据量采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用多维空间构建电网数据采集通道的方法实现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前置机、主站系统以及多维存储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多维空间构建电网数据采集通道的方法包括(I)客户端发出指令;(2)主站系统收到指令,立即到三维存储空间申请空间对象(通讯对象),根据通讯对象存储的空间位置组包,并返回通讯对象给主站系统;(3)将组包好的通讯包发送前置机,前置机转发给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响应,返回回应包给前置机,前置机转发给主站系统;(5)主站系统收到来自前置机的通讯包,立即解释通讯包,并根据通讯包在三维存储空间找到对象的通讯对象,将完整的通讯对象返回主站系统;(6)主站系统将解释的通讯对象返回客户端,完成一个通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送与接收是异步,大大地提高通讯效率。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在二维存储空间,多个主站集成系统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采用上述方法构建电网数据采集通道确保了通讯的准确性;合理规划和调度主站的多线程,达到通讯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大规模数据采集成为可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假设在主站配置N个主站ID ;主站启动时,为每一个主站ID建立一个Socket通讯线程;用心跳的方式与前置机维持链接;当有任务请求数据时,先从三维存储空间取出空闲的对象,根据对象的主站ID的属性,从线程池中找该主站对应的线程,发送数据帧;当请求的任务返回数据时,前置机会原路返回,该主站线程接收响应帧,从三维存储空间找到对应的对象,将响应帧存入发送帧相同的对象里,并将处理该对象。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实现主站通讯,多线程的数量根据主站协议和采集规模决定,这样主站并发能力就大大增强,而且本专利技术还根据客户的访问量、终端数和终端分布等合理地分配线程资源;另外采用多维空间构建电网数据采集通道,解决部分协议规定的最大抄读终端数的瓶颈,这样不需要采用服务器集群方式就可以解决大规模数据量采集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多维空间构建电网数据采集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客户端发出指令;S2:主站系统根据接收的指令在多维存储空间中申请通讯对象,根据通讯对象存储的空间位置组包,并将通讯对象返回给主站系统;S3:将组包好的通讯包发送给前置机,所述前置机再转发给终端设备;S4:终端设备响应并返回回应包给所述前置机,所述前置机再转发给主站系统;S5:主站系统接收并解释所述前置机转发的通讯包,根据通讯包在多维存储空间找到对象的通讯对象将完整的通讯对象返回至所述主站系统;S6:所述主站系统将解释的通讯对象返回至客户端,完成一个通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多维空间构建电网数据采集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i:客户端发出指令; 52:主站系统根据接收的指令在多维存储空间中申请通讯对象,根据通讯对象存储的空间位置组包,并将通讯对象返回给主站系统; 53:将组包好的通讯包发送给前置机,所述前置机再转发给终端设备; 54:终端设备响应并返回回应包给所述前置机,所述前置机再转发给主站系统; 55:主站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保张宗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