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穿流和粗晶缺陷的分析及预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585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4:49
一种锻造穿流和粗晶缺陷的分析及预防方法,首先,通过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获得金属的原始流动应力-应变数据,构建材料的本构模型:然后导入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计算结束后获得锻件内部的金属流动、应力应变及温度场分布情况;另外通过镦粗试验对金属的锻造过程进行物理模拟,获得金属粗晶的温度和应变等临界条件;结合数值模拟及物理模拟两方面试验结果分析出现穿流和粗晶的原因,对锻造工艺进行优化,并在有限元软件中对优化后的锻造工艺进行模拟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地将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和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起来,实现锻造工艺的优化,且可以验证优化后的锻造工艺条件,从而能够节省材料和能源,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件缺陷分析加工优化的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锻造通常有两个目的,即成形和成性。“成形”不仅包括要获得足够精度的锻件,也包含避免不合理的内部流线和折叠缺肉等缺陷成性”则是指改善内部铸态缺陷和细化晶粒,为后续的热处理等工艺准备良好的初始组织状态。在锻造过程中,除了表面缺陷、尺寸和几何形状方面的缺陷以外,还有可能出现内部流线或组织方面的缺陷,如穿流、穿筋和低倍粗晶等。因此,对锻件内部组织缺陷的分析研究,是锻件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传统的预防锻造穿流和粗晶等缺陷的方法是依靠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和经验,改变锻造的工艺条件后试制锻件,直到生产出合格锻件为止,既浪费材料和能源,又强烈依赖于人为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它具有优化锻件加工工艺、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原始流动应力-应变数据对所研究的金属通过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采集不同热力参数条件下的流动应力-应变数据; (2)构建材料的本构模型根据步骤(I)采集的流动应力-应变数据,选定合适的本构模型,运用数值回归分析等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穿流和粗晶缺陷的分析及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原始流动应力?应变数据:对所研究的金属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采集不同热力参数条件下的流动应力?应变数据;(2)构建材料的本构模型:根据(1)采集的流动应力?应变数据,选定合适的本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进而求得材料的本构方程;(3)设定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有限元模型:导入锻造成型零件的三维数字模型至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输入步骤(2)所求得的本构方程至材料特性数据库,设定变形的边界条件;(4)提交运算,获得锻件变形过程中内部金属流动、应力、应变及温度场的情况;(5)通过物理模拟试验获得金属不同热力参数条件下的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潮邓同生窦忠林王志录董洪波徐雪峰韩志飞刘秀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