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电源智能电源线。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电脑在日常生活、办公、娱乐等方面随处可见,人们对电脑使用时的方便、快捷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记本电脑因携带方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笔记本电脑关机后,其电源仍在进行充电状态,这样容易导致电池充电过满,降低电池使用寿命,且浪费电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的笔记本电脑电源智能电源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输入端LNl和输出端LN2,输入端LNl用于连接220V市电,输出端LN2用于连接到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输入插头上,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l连接有第一电容Cl,第一电容Cl经第一至第四二极管Df D4连接到第二电容C2及稳压二极管VDl,稳压二极管VDl经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l,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经第六电阻R6连接到第二 ...
【技术保护点】
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输入端(LN1)和输出端(LN2),输入端(LN1)用于连接220V市电,输出端(LN2)用于连接到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输入插头上,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1)连接有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经第一至第四二极管(D1~D4)连接到第二电容(C2)及稳压二极管(VD1),稳压二极管(VD1)经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经第六电阻(R6)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 ...
【技术特征摘要】
1.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输入端(LNl)和输出端(LN2),输入端(LNl)用于连接220V市电,输出端(LN2)用于连接到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输入插头上,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l)连接有第一电容(Cl),第一电容(Cl)经第一至第四二极管(DfD4)连接到第二电容(C2)及稳压二极管(VDl ),稳压二极管(VDl)经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经第六电阻(R6)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连接第一继电器(Jl)及第五电容(C5),按钮开关(ANl)经第二电阻(R2)连接到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九二极管(D9)经第七电阻(R7)连接到光耦(IC1),光耦(ICl)的3脚连接有第八电阻(R8),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地,光耦(ICl)的3脚经第i^一电容(Dll)连接到第六电阻(R6); 按钮开关(ANl)接通后220V电压经第一电容(Cl)降压,二极管(Df D4)整流,第二电容(C2)滤波,整理二极管(VDl)稳压后输出12V电压,+12V电压除给第一继电器(Jl)供电夕卜,同时12V电压经第四电阻(R4)给第三电容(C3)充电,同时经第五电阻(R5)使第一三极管(Ql)导通,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六二极管(D6)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在第一三极管(Ql)导通后,第一三极管(Ql)发射极输出高电平经第六电阻(R6)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l-I)吸合,输出端(LN2)输出220V电压,使笔记本电源适配器得电工作,此时人为启动笔记本电脑,使笔记本电脑开机工作,此时将在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lO)两端将产生I. 5-3V的电压,通过第四电阻(R4)使光耦(ICl)内部的发光管工作发光,光耦(ICl)的4脚输出高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