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456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1:10
一种耐高温检测装置,其中,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位置上并进行加热;第一冷却单元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二位置上并进行冷却;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检测区域的第一实际温度值和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二实际温度值并将其发送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第一加热单元、第一冷却单元以及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其内存储有分别相应于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用于将第一实际温度值和第二实际温度值分别与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比较进而控制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一冷却单元至少其中之一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对待检测工件加热和冷却,通过控制器,实现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的协同工作,从而实现非均温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高温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非均温加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炉,属于耐高温检测和高温试验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高温炉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壁上的加热单元以及控制加热单元功率的控制面板。待检测工件被放置于壳体内部,通过控制面板使得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达到相应的预设值,进而,对该待检测工件进行加热,加热到预定温度后,再对工件进行各种性能测试。然而,由于在这种高温炉中仅具有加热单元,故当待检测工件放入到这种高温炉中并开启电源使得加热单元加热后,加热单元的热量会从一个加热区域向另一个加热区域迅速释放,即热传递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待检测工件的各个待检测区域(如上、中、下部分)的温度大致相同,换言之,这种高温炉只能对待检测工件进行均温加热,这就存在冷却速度慢且不能直接进行非等温试验或热机械疲劳试验的缺点。对于一些在不同区域需要不同温度进行测试的待检测工件来说,这种现有的高温炉就不符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非等温加热,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检测装置,其用于对待检测工件进行加热。该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一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一冷却单元,其中: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位置上并对待检测工件的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进行加热;第一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位置上并对所述待检测工件的第二检测区域进行冷却;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检测区域的第一实际温度值和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二实际温度值并将其发送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第一加热单元、第一冷却单元以及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其内存储有分别相应于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用于将第一实际温度值和第二实际温度值分别与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比较进而控制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至少其中之一者。其中,第一位置与待检测工件的第一检测区域相对应,第二位置与待检测工件的第二检测区域相对应。优选地,耐高温装置还具有相应于壳体内的第二位置设置并对待检测工件的第二检测区域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单元。更优选地,耐高温装置还具有相应于壳体内的第一位置设置并对待检测工件的第一检测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单元。较优地,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二加热单元均为电炉丝,其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较优地,第一冷却单元和第二冷却单元均包括冷却管和空气压缩机,冷却管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相连通,另一端延伸出壳体。可选择地,温度检测单元为温度传感器。较优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较优地,第一加热单元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一冷却单元被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二位置均能够调节的。这样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一冷却单元可以相应于同一工件上前后几次待测的测试区域在壳体上进行适应性调节,或者相应于不同的工件进行适应性调节。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两个温度调节模块,其中:至少两个温度调节模块,与壳体内的至少两个加热区域一一对应设置,其分别具有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至少两个加热区域的各实际温度值并将其发送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至少两个温度调节模块和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其内存储有相应于至少两个加热区域的各预设温度值,用于将各实际温度值与各预设温度值比较进而至少控制至少两个温度调节模块的其中一个的加热单元或冷却单元。该耐高温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测工件进行加热,其中,两个加热区域中的其中一个与待检测工件的上部检测区域相对应,两个加热区域中的另一个与待检测工件的下部检测区域相对应。两个加热区域是彼此热连通的。较优地,两个温度调节模块在壳体上的位置是能够调节的。这样可以相应于同一工件上前后几次待测的测试区域进行适应性调节,或者相应于不同的工件进行适应性调节。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可以对待检测工件进行非均温加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通过同时控制加热和冷却的控制器,控制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的协同工作,实现了不均温加热,本专利技术对于模拟发动机和其它热端部件的温度环境是特别有利的,尤其对于发动机高温部件或零件的性能试验以及适航验证试验提供更合理的试验装置。附图说明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其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去除了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空气压缩机等,并且,为了清楚起见,在壳体的一侧仅显示电炉丝,在另一侧仅显示冷却管);图2示出了图1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后视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各单元的控制示意图;图6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去除了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空气压缩机等);图6B示出了图6A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7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去除了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空气压缩机等);图7B示出了图7A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8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去除了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空气压缩机等);图8B示出了图8A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9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种实施方式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去除了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空气压缩机等);图9B示出了图9A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10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种实施方式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去除了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空气压缩机等);图10B示出了图10A中的耐高温检测装置的正视图;不同图中的相似特征由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0、加热单元20、冷却单元30、温度检测单元40和控制单元50。具体地,壳体10由外壳体11、内壳体12和石棉13构成,外壳体11采用不锈钢钢板制成,其上开设有六个小孔和一个探口14,每个小孔的直径与下述冷却管进出气口的外径一致,探口14可用来观察内壳体12中待检测工件的情况。石棉13填充在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之间,主要起到隔温和保温的作用。内壳体12由陶瓷导热材料制成,其内壁大体上在上、中、下位置处竖直间隔地开设有六段环形凹槽。加热单元20由三段电炉丝21构成,其分别置于上、中、下三段环形凹槽中。冷却单元30包括三个空气压缩机(未示出)和三段冷却管32,该空气压缩机用于向冷却管32中供给压缩空气,该三段冷却管32分别地置于另外的上、中、下三段环形凹槽中(为了清楚起见,在图1-图4的一侧仅显示电炉丝,在另一侧仅显示冷却管,事实上,在同一侧既有电炉丝也有冷却管。)。其中,每一段冷却管32都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与一个空气压缩机连通,该空气压缩机可以对进口端的空气流量速度进行调节,出口端延伸出外壳体11外。温度检测单元40包括三个热电偶(未示出),这些热电偶分别以上、中、下的布置方式布置在待检测的工件的待检测点上。参考图5,控制单元50为微控制器,其与电炉丝21、空气压缩机和热电偶电连接,微控制器50至少具有存储模块、比较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存储模块中存储有分别相应于上、中、下三个加热区域的预设温度值,通过比较模块对上、中、下三个加热区域的热电偶计算的实际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耐高温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检测装置,其用于对待检测工件进行加热,所述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一冷却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位置上并对所述待检测工件的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位置上并对所述待检测工件的第二检测区域进行冷却;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第一实际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二实际温度值并将其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第一冷却单元以及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其内存储有分别相应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用于将所述第一实际温度值和所述第二实际温度值分别与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比较进而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一冷却单元至少其中之一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检测装置,其用于对待检测工件进行加热,所述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一冷却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位置上并对所述待检测工件的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位置上并对所述待检测工件的第二检测区域进行冷却;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第一实际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二实际温度值并将其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第一冷却单元以及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其内存储有分别相应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用于将所述第一实际温度值和所述第二实际温度值分别与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比较进而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一冷却单元至少其中之一者,所述耐高温检测装置还具有相应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位置设置并对所述待检测工件的第二检测区域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单元,所述耐高温检测装置还具有相应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位置设置并对所述待检测工件的第一检测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均为电炉丝,所述电炉丝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第二冷却单元均包括冷却管和空气压缩机,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一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连通,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加热单元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冷却单元均能够根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乃先杨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