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汉忠专利>正文

金属板压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41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板压形机,它是在一机座上设置有上下两排轮道,上轮道朝下,下轮道朝上各固连有压轮,轮道之前设置有输送辊组,轮道之后设置有正形辊组,两辊组由电机连动,另外上下轮道为交错布置,并成收缩状,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大大降低,使用可靠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板压形机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板压制成型的机械,属于成型机械领域。现有的金属板压形机结构,主要用20几对轧辊依次排列在机座上构成,金属板从工作台伸入至上下轧辊之中,经连续的多对轧辊压制而慢慢变形,最后达到压制成型目的,由于压制成形的轧辊需20几对以上,因此机器往往需要长达10多米,重量也在20吨以上,不仅占地面积大,不易搬动,而且对使用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只能加工较平直的金属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主要以压轮为主组成的压形机构,使之减少体积降低重量,从而降低成本,能适应各种金属板成型需要的金属板压形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在一机座上设置有上下两排轮道,上轮道朝下、下轮道朝上各固连有压轮,轮道的进入端设置有由电机带动的输送辊组,在该输送辊组的外端设置有水平工作台,轮道的输出端设置有正形辊组。所述的输送辊组的轧辊形状为竹节状,即每一节形状展开成型。本技术所述的上下轮道为相互交错布置,且从进入端到输出端呈收缩状。所述的输送辊组是通过机座中部设置的过桥轮与正形辊组相连,而正形辊组则直接与固定在机座内的电机相连。本技术还在轮道的输出端,正形辊组之前的机座上设置有一对前后错开的调直辊组,且上调直辊上连有可调节丝杆。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轮道及压轮布置结构示意图。-->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介绍:用铁架制成一长方形的机座1,机座1的左右两端各固连有机架2,中间设置有上下两排、每排多条轮道3,上轮道4朝下固连有上压轮5,下轮道6朝上固连有下压轮7,左端机架2为轮道3的进入端,其上设置有成竹节状的上下两辊组成的输送辊组8,在该左端机架2的外延设置有水平工作台9供金属板放置后伸入机内。右端机架2为轮道3的输出端,其上设置有上下两辊组成的正形辊组10。而在正形辊组10之前的右端机架2上还设置有一对前后错开安置的调直辊组11,且上调直辊上连有可调节丝杆12,该调节丝杆被置在机架2上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上调直辊上下移动,以调节上下调直辊之间隙。机座1的下方装置有电机13,它通过传动链14直接与正形辊组10的下正形辊相连,而该下正形辊又通过设置于机座1内的过桥链轮15及传动链16与输送辊组8的下输送辊相连,由此通过电机13而带动前输送辊组8,后正形辊组10转动,有效地保证了被压形金属板的正常输送。考虑到一块平的金属板在受压后的内缩情况,本技术将上下两排轮道3布置成从输入到输出收缩的形状,从图2来看,轮道3左宽右窄,从图1来看上下轮道3的间距为左大右小,因为随着金属板的不断伸入,经多道压轮压制后,压制的压形进来越深,宽度也就越来越窄,为保证压制的金属板成波浪形状,本技术将上下轮道3成上下错位布置,即上下轮道左右错开而不在同一垂直面上。本技术可根据压轮的不同形状来压制成不同形状的金属板。使用时,接通电源,电机13启动,带动前输送辊组和正形辊组转动,金属板从平面工作台伸入,先进入输送辊组被压成较小的型状,并在压制力的作用下将金属板往前提移,而金属板在被压成较小的形状后,能增加金属板材的向前推动力。当金属板进入轮道3内被压轮压住并逐渐压制成所需形状的成型板,在压制输送过程中金属板会产生向中心收缩的过程。从轮道3出来后再进入后置的调直辊组,进行调正。如要加工圆弧形成型金属板,只要将上调直辊通过可调节丝杆下调即可,然后成型金属板进入正形辊组,最后完成压制成型-->的全部工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大大减少,重量大大减轻,能适合多种金属板材加工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金属板压形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板压形机,其特征在于一机座(1)上设置有上下两排轮道(3),上轮道(4)朝下、下轮道(6)朝上各固连有压轮(5、7),轮道(3)的进入端设置有由电机(13)带动的输送辊组(8),在该输送辊组(8)的外端设置有水平工作台(9),轮道(3)的输出端设置有正形辊组(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板压形机,其特征在于一机座(1)上设置有上下两排轮道(3),上轮道(4)朝下、下轮道(6)朝上各固连有压轮(5、7),轮道(3)的进入端设置有由电机(13)带动的输送辊组(8),在该输送辊组(8)的外端设置有水平工作台(9),轮道(3)的输出端设置有正形辊组(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压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轮道(4、6)为相互交错布置,而且从进入端至输出端呈收缩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板压形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汉忠
申请(专利权)人:徐汉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