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后土体压力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324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土墙后土体压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为挡土墙或其他支挡结构的设计提高准确依据,包括下述步骤:1、确定土体的计算范围;2、单元与节点划分;3、分配节点应力向量;4、建立单元静力平衡方程约束S1;5、建立节点屈服准则约束S2;6、建立节点静力边界条件约束S3;7、建立挡土墙后土体压力目标函数T;8、确定挡土墙后的最小或最大土体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将挡土墙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土体范围、土体的边界条件及挡土墙的工作状态等因素统一考虑在内,适应不同形状的挡土墙后土体压力的计算,且计算结果准确,可以为挡土墙的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土墙后土体压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确定土体的计算范围;第二步,对计算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单元与节点划分;第三步,分配节点应力向量:????????????????????????????????????????????????;第四步,建立单元静力平衡方程约束S1:通过构造函数,将单元静力平衡方程、和表达为由单元节点应力向量表示的单元静力平衡方程,形成单元静力平衡方程约束S1;第五步,建立节点屈服准则约束S2:每一个节点应力向量均应满足土体屈服准则,形成节点屈服准则约束S2;第六步,建立节点静力边界条件约束S3:在静力边界条件已知节点处,节点应力向量或其分量应等于静力已知边界条件,形成节点静力边界条件约束S3;第七步,建立挡土墙后土体压力目标函数T:通过构造函数,将挡土墙后土体压力表达为由墙后的节点应力向量或其分量表示的形式,形成挡土墙后土体压力的目标函数T;第八步,确定挡土墙后的最小或最大土体压力:由S1、S2和S3确定的目标函数T的最小或最大值,即为挡土墙后土体的最小或最大压力。382936dest_path_image001.jpg,2012103403734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842736dest_path_image003.jpg,2012103403734100001dest_path_image004.jpg,696291dest_path_image001.jpg,712789dest_path_image001.jpg,210766dest_path_image005.jpg,169364dest_path_image001.jpg,2012103403734100001dest_path_image006.jpg,247566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刘琳琳陈昭友吴建军耿莉耿波陈娜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