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装置,一种用于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装置,包括五个加热器、水平支撑臂、配重、支撑座,所述的五个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固定装置固定设置在水平支撑臂一端,所述的水平支撑臂另一端设置有配重,水平支撑臂通过横梁固定框架设置在支撑座上,采用本方案前,在冬季室温在0--4℃时,每天用于烘烤焊缝两侧所用氧气为20瓶,消耗乙炔气约20瓶,周边污染很严重。由于加热不均匀,焊缝经常用出现质量问题,需停机进行处理,焊缝温度下降,又加剧了焊缝的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管径铸管模的生产中,可分为整体锻造和分段锻造的锻造方法,对于分段锻造,在后面的粗加工之后,需将各段焊接在一起,由于大管径铸管模的壁厚大多在-mm以上,在焊接前需将被焊接的管体焊缝两端进行预热。在常规的管体焊接时的预热方法是采取外部用电热丝、电热带缠绕在管体上或是采取罩式结构将焊接部位罩起,或采用气焊烘烤等。显然上述方法外部引线较多,影响外部的操作,当焊逢出现问题需要进行处理时,需 打开或移开加热装置,而本专利技术的内加热法在大管径铸管模焊接时是管体转动,加热器装于管体内部,当需要检查和处理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时可随时停机,无需采用任何打开或移开加热装置的动作,即可进行。同时,由于热量集中于管体内部,加热均匀,能耗较低,焊逢温度均匀,解决了外加热方式进行焊前预热的不足。同时,由于采取内加热法进行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装置和方法,可以较好的发挥大管径铸管模分段锻造加工方式的优点,如具有对锻造压机的的吨位要求较低,便于制造等,确保焊接质量。由于我公司的压机吨位相对较小,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分段锻造的锻造方法和采取内加热法进行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装置和方法。产品生产得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客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面,结构简单,无漏电现象的用于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装置,包括五个加热器、水平支撑臂、配重、支撑座,所述的五个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固定装置固定设置在水平支撑臂一端,所述的水平支撑臂另一端设置有配重,水平支撑臂通过横梁固定框架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的加热器固定装置包括五块加热器固定板和由六块角钢首尾焊接而成的六边形框架,所述的五个加热器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与五块加热器固定板连接,所述的五块加热器固定板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与六边形框架的五个边框连接,所述的每个六边形框架上下相对两个边框之间均焊接有两根角钢二,两个六边形框架对应的角钢二之间通过四根角钢三焊接,所述的四根角钢三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的水平支撑臂通过穿过螺栓孔的螺栓连接。所述的水平支撑臂采用工字钢,所述的水平支撑臂上套装有绝缘装置。所述的绝缘装置包括两层隔断钢板层、绝缘板层,所述的绝缘板层位于两层隔断钢板层之间,所述的两层隔断钢板层与绝缘板层之间通过螺栓一、螺母一紧固。所述的螺栓上套装有绝缘套管和垫片。所述的横梁固定框架与水平支撑臂之间通过螺栓二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包括水平支撑板、竖直升降装置,所述的竖直升降装置由螺杆、调节螺母和套筒,所述的套筒竖直固定设置在水平支撑板上,所述的调节螺母设置在套筒上部开口处,所述的螺杆一端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横梁固定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水平支撑板下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的水平支撑板与水平支撑臂之间设置有防止水平支撑臂摆动的槽钢,在槽钢上设置有顶紧螺栓二。发热体采用框架式加热器,共使用五块,每块10KW。框架由角钢焊接成六边形,力口热器固定在由角钢焊接而成的框架上,此框架用螺栓装在14#工字钢梁上。工字梁的另一端,安装配重装置和砝码,工字梁的中间安装于一支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内设调节螺母,可以通过调节使工字钢梁上升或下降和左右移动,用以适应不同内径的工件,移动装置下部 设计一小车,设计成轨道车的形式,以便于在轨道上移动和进入到被焊工件的内部。加热器的供电,加热器先通过不锈条延长至温度较低处,再通过电缆与外部的供电控制柜联接。为保证不同阶锻温度的要求和该加热装置的可靠性,五组加热器分别采取自动调节、手动切换等到方式,确保在其中一路或几路加热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投入另外的加热器。在外部安装一红外探头,红外探头将焊缝表面的温度传送至温控装置,由温控装置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输出功率的大小。为防止出漏电,在工字钢上采取了绝缘手段。焊接前应检查加热器上是否有金属杂质,加热带上是否有焊渣等。加热器 各部份的绝缘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所需要焊接的管模一端距焊缝的尺寸,调整水平支撑臂从横梁固定框架内部穿过的尺寸位置,并旋紧横梁固定框架螺栓,顶紧水平支撑臂。根据管模的中心高度,中心的具体位置,调整竖直升降装置的调节螺母和套筒,确保加热器中心高度与管模中心高度一致。将防偏装置放置于水平支撑臂下方。并调整位置,使其将水平支撑臂撑起。确保工字钢中心与管模的中心一致。调整配重后沿轨道将加热器推入管模内部。观察加热器与管模内孔的间隙大小,应确保一致。在加热器伸入工件后,旋紧横梁固定框架上的螺栓,顶紧水平支撑臂,防止水平支撑臂转动。旋紧防偏装置上螺栓,顶紧水平支撑臂,防止水平支撑臂转动。将红外测温仪对准焊缝中间部位。检查电路的各部份的绝缘。根据焊接的工艺要求,选择不同的加热器数量,并在记录中标注具体加热器的编号,以便在出现故障时可快速调整接线。本专利技术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达到如下的技术效果 在冬季室温在0-4°C时,焊缝表面温度能够保持在200°C,特别是在扩氢阶段温度下降不大于15°C。外部焊缝周长各点温度差小于20°C,当一组加热器出现故障后,其它各组加热切换方便。由于采取了绝缘手段和接地接零措施,没有发现漏电。采用本方案前,在冬季室温在0-4°C时,每天用于烘烤焊缝两侧所用氧气为20瓶,消耗乙炔气约20瓶,周边污染很严重。由于加热不均匀,焊缝经常用出现质量问题,需停机进行处理,焊缝温度下降,又加剧了焊缝的应力。使用本方案后,日消耗电能960KWH,消除了污染,同时由于加热均匀,焊缝经质量得以保证,在出现问题时,不需要停加热器,保证了焊缝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结构示意图。图3为绝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绝缘装置的测试结构示意图。图5为加热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I的C-C剖视图。图8为槽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3、4、5、6、7、8所示,一种用于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装置,包括五个加热器3、水平支撑臂4、配重9、支撑座8,所述的五个加热器3通过加热器固定装置2固定设置在水平支撑臂4 一端,所述的水平支撑臂4另一端设置有配重9,水平支撑臂4通过横梁固定框架6设置在支撑座8上。所述的加热器固定装置2包括五块加热器固定板2. I和两个由六块角钢一 2. 2. I首尾焊接而成的六边形框架2. 2,所述的五个加热器3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与五块加热器固定板2. I连接,所述的五块加热器固定板2. I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与其中一个六边形框架2. 2的五个边框连接,所述的每个六边形框架2. 2上下相对两个边框之间均焊接有两根角钢二 2. 2. 2,两个六边形框架2. 2对应的角钢二 2. 2. 2之间通过四根角钢三2.2. 3焊接,所述的四根角钢三2. 2. 3上设置有螺栓孔2. 2. 3. 1,所述的水平支撑臂4通过穿过螺栓孔2. 2. 3. I的螺栓2. 2. 3. 2连接。六根角钢首尾焊接而成的六边形框架,通过两根40#的角钢分别与六边形的上下边焊接形成一个整体(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管径铸管模分段焊接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五个加热器(3)、水平支撑臂(4)、配重(9)、支撑座(8),所述的五个加热器(3)通过加热器固定装置(2)固定设置在水平支撑臂(4)一端,所述的水平支撑臂(4)另一端设置有配重(9),水平支撑臂(4)通过横梁固定框架(6)设置在支撑座(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增,矫天林,李明,罗军,张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