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9821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9 18:28
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包括有:温室大棚;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土壤肥料测定仪;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有温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智能补光模块、气压调节模块及土壤肥料补给模块;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有云端服务器;通信网络;及太阳能发电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及土壤肥料等参数进行智能调整,使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收益的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智能化程度更高,可实现温室环境远程监测及控制,提高了管理的便利性,降低了管理成本;更加节能环保,安全性高,运行费用低,适用范围广,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温室大棚,特别是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我国很多温室大棚的建设地区经济条件差、地理环境恶劣,现代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水平不高,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工作,企业和温室大棚基地必须建设在一起,对现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不便于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大棚的实时监控管理,因此提高了建设和管理成本,不利于温室大棚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其产品实时追踪、查询以及针对科技示范基地的科研人员对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对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及土壤肥料等参数进行智能调整,使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收益的效果,同时可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智能化程度更高,可实现温室环境远程监测及控制,从而可提高管理的便利性,降低管理成本,且更加节能环保,安全性高,运行费用低,适用范围广,便于推广的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包括有温室大棚;用于采集温室大棚内各参数的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土壤肥料测定仪;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有温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智能补光模块、气压调节模块及土壤肥料补给模块;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有云端服务器;用于信息采集模块及各功能模块与云端服务器间及云端服务器与移动设备间通信的通信网络;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温室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及蓄电池。所述通信网络包括有用于信息采集模块及各功能模块与云端服务器间通信的以太网及用于云端服务器与移动设备间通信的GPRS或3G无线网络。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土壤肥料测定仪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于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藉由控制器连接各功能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有温度控制器,该温度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连接于云端服务器。所述湿度控制模块包括有给水泵,所述给水泵通过控制器连接于云端服务器。所述智能补光模块包括有LED补光灯,所述LED补光灯的光谱由波长620nm的红光LED和470nm的蓝光LED交叉均匀分布组成,红色与蓝色LED补光灯的数量比例为5 :1 8 :1,该LED补光灯由太阳能发电装置产生的直流电供电,该LED补光灯通过控制器连接于云端服务器。所述气压调节模块包括有可控通风窗,该可控通风窗通过控制器连接于云端服务器。所述土壤肥料补给模块包括有施肥器,该施肥器通过控制器连接于云端服务器,所述施肥器可将肥料液输送至作物处进行喷施或滴灌施肥。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还包括有用于将其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用电设备可用电能的逆变器。整个温室大棚系统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供电或通过市电供电。 由上述对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云端服务器可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反馈的信息对功能模块进行控制,对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及土壤肥料等参数进行智能调整,使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收益的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智能化程度更高,可实现温室环境远程控制,并可通过移动设备实时查看温室即时信息或调整温室大棚参数,提高了管理的便利性,降低了管理成本;可采用太阳能供电装置为温室大棚供电,更加节能环保,安全性高,且运行费用低,适合偏远山区无市电供应的场合,适用范围广,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光敏传感器,4.气压传感器,5. 土壤肥料测定仪,6.温度控制模块,7.湿度控制模块,8.智能补光模块,9.气压调节模块,10. 土壤肥料补给模块,11.云端服务器,12.移动设备,13.控制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包括有温室大棚;用于采集温室大棚内各参数的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有温度传感器I、湿度传感器2、光敏传感器3、气压传感器4及土壤肥料测定仪5 ;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有温度控制模块6、湿度控制模块7、智能补光模块8、气压调节模块9及土壤肥料补给模块10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有云端服务器11 ;用于信息采集模块及各功能模块与云端服务器间11及云端服务器11与移动设备12间通信的通信网络;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温室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及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还包括有用于将其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用电设备可用电能的逆变器。整个温室大棚系统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供电或通过市电供电。所述通信网络包括有用于信息采集模块及各功能模块与云端服务器11间通信的以太网及用于云端服务器与移动设备12间通信的GPRS或3G无线网络。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的温度传感器I、湿度传感器2、光敏传感器3、气压传感器4及土壤肥料测定仪5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于云端服务器11,所述云端服务器11藉由控制器13连接各功能模块。参照图I,所述温度控制模块6包括有温度控制器,该温度控制器通过控制器13连接于云端服务器11。云端服务器11通过温度传感器I反馈的温度参数信息,对温度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升温或降温调整。参照图1,所述湿度控制模块7包括有给水泵,所述给水泵通过控制器13连接于云端服务器11。云端服务器11通过湿度传感器2反馈的湿度参数信息,对给水泵进行控制,实现智能浇水。参照图1,所述智能补光模块8包括有LED补光灯,所述LED补光灯的光谱由波长620nm的红光LED和470nm的蓝光LED交叉均匀分布组成,红色与蓝色LED补光灯的数量比例为5 :1 8 :1,该LED补光灯由太阳能发电装置产生的直流电供电,该LED补光灯通过控制器连13接于云端服务器11。云端服务器11通过光敏传感器3反馈的光照参数信息,对LED补光灯进行控制,实现智能补光。光线充足时,作物通过自然光进行光合作用;光线较弱时,LED补光灯开启为作物提供光源,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将太阳能板安装在温室的顶部, 可以使对植物生长有利的部分太阳光线透过,使植物可以在太阳能光伏温室内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太阳能板在白天汲取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再由蓄电池根据需要直接向LED补光灯供电,对植物进行补光,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参照图I,所述气压调节模块9包括有可控通风窗,该可控通风窗通过控制器13连接于云端服务器11。云端服务器11通过气压传感器4反馈的气压参数信息,对可控通风窗进行控制,实现温室内气压调整。参照图I,所述土壤肥料补给模块10包括有施肥器,该施肥器通过控制器13连接于云端服务器11,所述施肥器可将肥料液输送至作物处进行喷施或滴灌施肥。云端服务器11通过土壤肥料测定仪5反馈的土壤肥料参数信息,对施肥器进行控制,实现自动施肥。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温室大棚; 用于采集温室大棚内各参数的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土壤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温室大棚;用于采集温室大棚内各参数的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土壤肥料测定仪;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有温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智能补光模块、气压调节模块及土壤肥料补给模块;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有云端服务器;用于信息采集模块及各功能模块与云端服务器间及云端服务器与移动设备间通信的通信网络;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温室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及蓄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旭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百来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