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多个连接器的适配器组件,包括:多个适配器,每个适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至少一对用于插接连接器的接口;以及至少一个接合装置,每个接合装置被构造成将多个所述适配器中两个相邻适配器的接口的相邻壁采用卡接配合方式相互连接,以将所述多个适配器固定在一起。由于多个适配器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并排地依次接合或者在垂直方向上叠置地依次接合,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安装面板上的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数据通信和电信应用中的用于连接器的适配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插拔式连接器的适配器、以及具有这种适配器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在各类光纤通信系统中,通常使用光纤连接器将不同光缆的光纤实现对接。图20出了一种现有的两个光纤连接器400的立体示意图。图21和22示出了与光纤连接器结合使用的适配器200。每个光纤连接器400包括连接器主体401,光缆300从连接器主体401的一端插入,用于光缆300的光纤的插芯(ferrUle)301从连接器主体401的另一端露出。 适配器200包括四个接口 201,分别成对地形成在适配器200的两端,并被构造成分别容纳被插入的相应连接器400 ;以及两个接续部202,每个接续部202设置在一对接口 201之间,用于连接分别插入到成对的接口 201中的连接器的插芯301。当将光纤连接器400插入到适配器200中时,连接器主体401容纳在容纳槽201中,插芯301插入到接续部202中以与接续部202中的另一光纤的插芯进行接续。另外,上述适配器有时候也可用于容纳将两条电缆的导线实现电连接的电连接器。对于上述现有的应用于插拔型连接器的适配器,可在适配器上设置法兰结构,通过法兰结构上的安装孔将适配器固定在面板上;也可以在适配器设置金属制造的弹性夹,通过弹性夹将适配器固定到面板上。但无论采用法兰结构或者弹性夹,都只能将一个适配器独立地安装在面板上。如果需要在面板上安装多个适配器,各个适配器之间需要保持预定的距离,安装面板上相邻的适配器不能实现高密度排布,从而影响了安装面板的安装密度,造成安装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配器组件和包括装置适配器组件的连接器组件,多个适配器可依次接合,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安装面板上的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多个连接器的适配器组件,包括多个适配器,每个适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至少一对用于插接连接器的接口 ;以及至少一个接合装置,每个接合装置被构造成将多个所述适配器中两个相邻适配器的接口的相邻壁采用卡接配合方式相互连接,以将所述多个适配器固定在一起。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每个所述适配器的壳体呈大致的长方体形,并包括限定成所述接口的第一立壁、与所述第一立壁相对的第二立壁、顶壁和底壁,所述接合装置被构造成连接多个适配器中的两个相邻适配器的相邻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和/或者相邻的顶壁和底壁。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所述接合装置被构造成夹持多个适配器中的两个相邻适配器的相邻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和/或者相邻的顶壁和底壁的弹性的夹持机构。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所述第一立壁、第二立壁、顶壁和底壁中的每一个包括形成在壳体的内侧表面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夹持结构的两个夹持臂的形状大致配合,以将所述夹持结构的两个夹持臂容纳在两个相应的凹槽中。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每个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在所述夹持臂的自由端相向突起形成的保持部,每个所述凹槽的远端形成贯穿所述第一立壁、第二立壁、顶壁和底壁中的每一个的通孔,所述保持部能够容纳在所述通孔中。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每个夹持臂具有大致的三角形形状。上述适配器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对安装机构,每对安装机构中的一个安装机构安装在一排适配器中位于最外侧的第一立壁或者第二立壁上,每个安装机构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长度为一个适配器的纵向长度的大约一半,并且每个主体部包括一个第一端和一个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安装耳部,从所述第一端向外垂直延伸形成;辅助夹持装置,从所述第二端向内弯折大约180度形成,以接合到位于最外侧的立壁的凹槽中。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所述安装耳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辅助夹持装置的自由端设有弹性的夹持突起。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每个接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水平接合装置,从所述第一壁外侧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形成;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水平接合装置,形成在所述第二立壁外侧,所述第一水平接合装置和第二水平接合装置被构造成在形状上彼此卡接配合,以将所述多个适配器依次并排地接合在一起。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所述第一水平接合装置包括连接部,从所述第一立壁外侧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形成;以及接合部,从所述连接部的末端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立壁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水平接合装置包括容纳槽,形成在所述第二立壁上,并被构造成容纳另一个适配器的第一水平接合装置的接合部;以及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接合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接合部。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所述第二水平接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口,与所述容纳槽连通并被构造成与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连接部相配合,在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接合部插入所述容纳槽的过程中,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所述接合部具有大致的U形形状,并包括两个具有弹性的臂部、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臂部的端部之间的基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基部与所述第一立壁之间。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每个臂部的末端设有突起部,当将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接合部作为插入端插入所述容纳槽中时,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突起部暴露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外部,以阻挡所述接合部的进一步插入。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每个适配器进一步包括两个定位部,分别从所述第二立壁上突出形成,并离开所述第一开口预定距离,以当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接合部插入所述容纳槽中时,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二接合装置和所述定位部之间。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所述第二水平接合装置还包括第三开口,与所述容纳槽连通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每个臂部的末端设有突起部,当将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臂部的末端作为插入端插入所述容纳槽中时,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突起部暴露在所述第三开口的外部,以阻挡所述另一个适配器的接合部退出所述容纳槽。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所述第一水平接合装置设置在形成于所述第一立壁上的凹槽内,所述第二水平接合装置从所述第二立壁凸出。上述适配器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第一安装机构包括板式的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辅助接合装置,形成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侧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水平接合装置相同的结构,以与所述多个适配器中位于最外侧的一个适配器的第二水平接合装置结合。第二安装机构,包括板式的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辅助接合装置,形成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侧并具有与所述第二水平接合装置相同的结构,以与所述多个适配器中位于最外侧的另一个适配器的第一水平接合装置结合。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二侧的第一安装耳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侧的第二安装耳部。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安装耳部和第二安装耳部都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每个接合装置包括第一垂直接合装置,从所述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的外侧靠近所述顶壁或底壁处延伸形成;以及第二垂直接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立壁和第一立壁的外侧靠近所述底壁或顶壁处,并被构造成用于插入并固定另一个适配器的第一垂直接合装置的插槽,当所述第一垂直接合装置和第二垂直接合装置相互接合时使得所述多个适配器在垂直方向上叠层地接合在一起。在上述适配器组件中,每个所述第一垂直接合装置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多个连接器的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适配器,每个适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至少一对用于插接连接器的接口;以及至少一个接合装置,每个接合装置被构造成将多个所述适配器中两个相邻适配器的接口的相邻壁采用卡接配合方式相互连接,以将所述多个适配器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童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