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暖空调的测试系统及其冷媒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9386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媒的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部的滤芯,滤芯与外壳之间形成过渡腔;外壳设有分别与过渡腔相连通的第一进口通道和第二进口通道,分别与滤芯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出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道,第一出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道与过渡腔相隔开;过滤装置还包括控制第一进口通道开闭的第一截止阀,控制第二进口通道开闭的第二截止阀,控制第一出口通道开闭的第三截止阀,控制第二出口通道开闭的第四截止阀。上述冷媒的过滤装置,实现了在测试中冷暖空调在制冷和制热两种不同工况下对冷媒的过滤,减少了冷媒空调系统的堵塞,提高了冷暖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冷媒的过滤装置的冷暖空调的测试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测试过程中冷媒过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暖空调的测试系统及其冷媒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空调质量,厂家需要在空调销售前对空调进行测试。一般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连接管相连。由于刚出厂的空调的ー些通道中残留有灰尘等杂质,当冷媒通过附着有杂质的通道吋,杂质会与冷媒混合,一起通过连接管进行制热或者制冷循环,会导致空调系统堵塞,使得空调压缩机较易被损坏,降低了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杂质堵塞空调系统,从而提高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一般测试时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设置冷媒的过滤装置。 现有的过滤装置主要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滤芯,位于壳体顶端并与壳体密封相连的顶盖;壳体的内壁与滤芯的外壁围成的空间为过渡腔;壳体上设置有相对的进ロ和出口 ;滤芯为中空结构,且滤芯的内腔与过渡腔相互独立,顶盖的内腔与滤芯相连通且与过渡腔相隔离;顶盖的内腔与壳体上的出ロ相连通,滤芯对含有杂质的冷媒进行过滤,将冷媒中的杂质阻留在过渡腔内。过滤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冷媒通过连接管自进ロ进入到过渡腔内;然后通过滤芯过滤进入滤芯内腔中,杂质被阻留在过渡腔内;最后经过过滤的冷媒自滤芯内腔进入顶盖内腔并通过出口流出过滤装置。很显然,现有的过滤装置只具有一条过滤通道,只能满足空调在其中ー种工作状态下对冷媒的过滤。例如,当对冷暖空调进行测试过程中,先测试制热,杂质被阻留在过渡腔中。测试制冷时,冷媒自出口流入滤芯内腔;然后自滤芯内腔流入过渡腔,由于测试制热后,过渡腔存在杂质,使得被过滤的冷媒经过过渡腔时会再次含有杂质,最后由过渡腔通过入口流出过滤装置并进入空调冷媒的循环系统中。由上述过滤过程可知,在测试冷暖空调时,现有的过滤装置不能满足对冷媒过滤的要求,导致冷暖空调在测试过程中较易出现空调系统堵塞的现象,使得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较低。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冷媒的过滤装置,以实现在冷暖空调测试过程中,冷暖空调在制冷和制热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冷媒的过滤,进而減少冷暖空调系统的堵塞,提高冷暖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媒的过滤装置,实现在冷暖空调测试过程中,冷暖空调在制冷和制热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冷媒的过滤,进而減少冷暖空调系统的堵塞,提高冷暖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媒的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滤芯,所述滤芯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过渡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过渡腔相连通的第一进ロ通道和第二进ロ通道,分别与所述滤芯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出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道,所述第一出口通道和所述第ニ出ロ通道与所述过渡腔相隔开;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ロ通道开闭的第一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ロ通道开闭的第二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口通道开闭的第三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ロ通道开闭的第四截止阀。优选的,上述冷媒的过滤装置中,所述第一进ロ通道与所述第一出口通道分别相对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所述第二进ロ通道和所述第二出ロ通道分别相对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优选的,上述冷媒的过滤装置中,所述第一进ロ通道和所述第二进ロ通道分别相对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所述第一出ロ通道和所述第二出ロ通道分别相对位于所述外壳的 两侧。优选的,上述冷媒的过滤装置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进ロ通道、所述第二进ロ通道、所述第一出ロ通道和所述第二出ロ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和所述第四截止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二连接管上、所述第三连接管上和所述第四连接管上。优选的,上述冷媒的过滤装置中,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二截止阀为向所述过渡腔导通的单向阀;所述第三截止阀和所述第四截止阀为与所述滤芯的内腔反向导通的单向阀。优选的,上述冷媒的过滤装置中,所述第一截止阀内置于所述第一进ロ通道,所述第二截止阀内置于所述第二进ロ通道,所述第三截止阀内置于所述第一出口通道,所述第四截止阀内置于所述第二出口通道。优选的,上述冷媒的过滤装置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密封相连的顶盖,所述壳体与所述滤芯之间形成所述过渡腔;所述第一进ロ通道和所述第二进ロ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出ロ通道和所述第二出ロ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所述顶盖的内腔与所述滤芯的内腔相连通。优选的,上述冷媒的过滤装置中,所述顶盖通过O型密封圈与所述壳体密封相连。优选的,上述冷媒的过滤装置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并与所述壳体密封相连的顶盖,所述壳体与所述滤芯之间形成所述过渡腔;所述第一进ロ通道、所述第二进ロ通道、所述第一出ロ通道和所述第二出ロ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顶盖上。基于上述提供的冷媒的过滤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冷暖空调的测试系统,包括冷暖空调,连接所述冷暖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媒的过滤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冷媒的过滤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制热测试过程中,打开第一截止阀和第三截止阀并关闭第二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冷媒通过第一进ロ通道进入过渡腔,然后通过滤芯,滤芯将冷媒中的杂质阻留在过渡腔中,冷媒经过过滤后通过第一出ロ通道流出该过滤装置;在制热过程中,关闭第一截止阀和第三截止阀并打开第二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冷媒通过第二进ロ通道进入过渡腔,然后通过滤芯过滤,滤芯将冷媒中的杂质阻留在过渡腔中,冷媒经过过滤后通过第二出口通道流出该过滤装置,即实现了在冷暖空调测试过程中对冷媒的过滤。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冷媒的过滤装置,提供了由第一进ロ通道、过渡腔、滤芯的内腔和第一出口通道形成的过滤通道以及由第二进ロ通道、过渡腔、滤芯的内腔和第二出口通道形成的过滤通道,即提供了两条过滤通道,且两条过滤通道均自过渡腔进入滤芯的内腔中,从而实现了在冷暖空调测试过程中,冷暖空调在制冷和制热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冷媒的过滤,进而減少了冷暖空调系统的堵塞,提高了冷暖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媒的过滤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媒的过滤装置的另ー种结构示意图。上图1-2 中壳体11、第一进ロ通道111、第二进ロ通道112、第一出口通道113、第二出口通道114、滤芯12、第一截止阀13、第二截止阀14、第三截止阀15、第四截止阀16、顶盖17、总进ロ通道171、总出口通道172、O型密封圈18、过渡腔1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媒的过滤装置,实现了在冷暖空调测试过程中,冷暖空调在制冷和制热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冷媒的过滤,进而減少了冷暖空调系统的堵塞,提高了冷暖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媒的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滤芯(12),所述滤芯(12)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过渡腔(1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过渡腔(19)相连通的第一进口通道(111)和第二进口通道(112),分别与所述滤芯(12)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出口通道(113)和第二出口通道(114),所述第一出口通道(113)和所述第二出口通道(114)与所述过渡腔(19)相隔开;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口通道(111)开闭的第一截止阀(13),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口通道(112)开闭的第二截止阀(1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口通道(113)开闭的第三截止阀(15),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口通道(114)开闭的第四截止阀(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武生蔡莹马君李传贵吴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