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所述保险箱箱门上设有拨板、保险箱线路控制板、换码键及可与拨板离合的开关电磁铁,所述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为紧邻拨板的、封闭的电控内盒,线路控制板、开关电磁铁及换码键均容置于电控内盒内,电控内盒上设有用于操作换码键的换码键窗口,以及供开关电磁铁伸出的电磁铁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将电路控制部分集中设置在电控内盒中从而给予电路控制部分双重保护,并方便生产装配和维修的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险箱的机械结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能更好地保护保险箱电路且更便于生产装配和维护的具有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
技术介绍
电子密码锁式保险箱的电路控制部分,包括线路控制板、开关电磁铁及换码键等,是此类保险箱的核心组成部分,相对拨板、导向板和门闩等纯机械执行机构部件而言更脆弱更易被破坏,但是目前常见的电子密码锁式保险箱的电路控制部分都是与执行机构部件一起分布在保险箱箱门上,没有特别分隔开并加以额外保护。现有的此类保险箱在生产装配时,电路控制部分的部件和执行机构部件一样只能逐一装配,因此装配效率不高。而在故障维修时,面对分散在保险箱箱门上的众多部件,即使怀疑是电路部分问题,也只能对电路 上的多个部件逐一排查,这样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公告号为CN2698941Y的技术于2005年5月11日公开了一种新型墙壁式保险箱,包括箱体、箱门、锁具,箱体采用内外箱体双层结构,通过螺栓将内外箱体固定为一体,箱门的正面为平板,平板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红外接收头和状态显示装置,箱门板与门框接合缝面为锥形结构,箱门背面通过螺栓固定有锁具盒,盒体的上、下、左或右三个面共设有四个锁闩,盒体内设有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的电路板。该保险箱具有良好的抗干扰、防窃、防撬、防破坏及具有电子密码和报警的功能,但其电路控制部分和机械执行机构同处锁具盒内,电路控制部分没有集成在专门的区域内,不利于电路控制部分的保护,而且在生产装配及故障维修时会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密码锁式保险箱电路控制部分的部件设置较分散,不利于电路控制部分的保护,不利于提高生产装配及故障维修时的工作效率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电路控制部分集中设置在电控内盒中从而给予电路控制部分双重保护,并方便生产装配和维修的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所述保险箱箱门上设有拨板、保险箱线路控制板、换码键及可与拨板离合的开关电磁铁,所述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为紧邻拨板的、封闭的电控内盒,线路控制板、开关电磁铁及换码键均容置于电控内盒内,电控内盒上设有用于操作换码键的换码键窗口,以及供开关电磁铁伸出的电磁铁出口。电控内盒将主要的电路控制部分全部集中在一起,加以封闭保护,这样电路控制部分得到了保险箱箱门之外的又一层保护,同时,电路控制部分集成在电控内盒里,可作为一个独立模块进行整体装卸,大大方便了生产装配和维护。作为优选,电控内盒旁设有可摆动用于遮挡换码键的遮板,遮板固连于拨板上。遮板随拨板而动,保险箱门关闭时,遮板遮住换码键,当开关电磁铁通电解锁,通过把手驱动拨板时,遮板随拨板摆动,露出换码键。很多型号的保险箱在设计时会在背部设置安装固定孔,供膨胀螺栓将保险箱固定在墙壁上以防保险箱被整个盗走,但有些用户由于大意未将保险箱固定,且安装固定孔弃之不用,这样就留下安全隐患,万一某些有恶意之人用铁丝等细而硬物体从此孔中伸入保险箱内部,触按换码键,导致原开锁密码失效,将给保险箱用户自身带来很大麻烦。设置遮板目的就在于对换码键加以防护,防止上述情形发生,使得改换密码只能经正常程序打开箱门之后才可进行。作为优选,电控内盒内固设有一总装板,线路控制板、开关电磁铁及换码键均设于总装板上。采用总装板进一步提高了线路控制板、开关电磁铁及换码键的集成度,同时也方便了电控内盒自身的组装。作为优选,电控内盒通过五角星形螺栓固定在保险箱箱门上。电控内盒最好不要焊在保险箱箱门上,否则一旦出现故障需要维修不便去下。为此可使用不同于标准件的特殊规格的五角星形螺栓来固定,而只有生产厂家有专用配套工具能拆卸,这样既确保了电控内盒不是轻易就可拆下从而增加了保险系数,又保证了必要时电控内盒仍可被生产厂家取下返厂检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强保险箱的保险效果。电控内盒为保险箱的电路控制部分增加一层保护,使之更加不易受到破坏。便于生产装配。电控内盒可作为独立模块在与其它保险箱部件同时生产,减少总装步骤,然后在总装线上以较少的工序完成总装,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便于维护。由于电路控制部分集成在电控内盒中,与机械执行部分分界明显,如电路控制部分发生故障,可整体更换电控内盒,快速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I-拨板,2-线路控制板,3-开关电磁铁,4-换码键,5-电控内盒,6_遮板,7-电磁铁出口,8-总装板,9-导向板,10-钩状突出部,11-换码键窗口,12-箱门后盖,13-横向门闩,14-纵向门闩,15-鹰嘴状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I、图2和图3所示,一种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所述保险箱箱门具有中空结构,内设有拨板I、导向板9、上连杆、下连杆、保险箱线路控制板2、换码键4及可与拨板I离合的开关电磁铁3,开关电磁铁3具有鹰嘴状突起15,拨板I下端也具有一钩状突出部10。保险箱箱门具有中空结构,上述部件被箱门后盖12封闭在箱门内部,拨板I、导向板9、下连杆和上连杆自外向内依次平行叠放,拨板I上设有一通透的圆弧槽,导向板9上设有一大五小六个槽孔,其中一个小槽孔为纵向槽孔,其余五个均为横向槽孔,下连杆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下连杆上槽孔、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下连杆斜槽孔以及下连杆下槽孔,上连杆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连杆上槽孔、与下连杆斜槽孔垂直的上连杆斜槽孔以及上连杆下槽孔,所述圆弧槽内设有一根上销和一根下销,所述上销贯穿导向板9的一个较小槽孔、上连杆上槽孔及下连杆上槽孔,所述下销贯穿导向板9的另一个较小槽孔、上连杆下槽孔及下连杆下槽孔,拨板I上焊有一连接销,通过此连接销穿过所述的纵向槽孔与导向板9连接。导向板9上又焊有一联动销,此联动销贯穿下连杆斜槽孔和上连杆斜槽孔。所述保险箱箱门外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轴杆贯穿导向板9的较大槽孔后与拨板I固连,导向板9上固连有横向门闩13,上连杆和下连杆上固连有纵向门闩14。保险箱背面设有用于将保险箱固定在墙壁上的固定安装孔。所述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为一紧邻拨板I的、封闭的、呈长方体的电控内盒5,线路控制板2、开关电磁铁3及换码键4均容置于电控内盒5内,电控内盒5上设有用于操作换码键4的换码键窗口 11,以及供开关电磁铁3伸出的电磁铁出口 7。电控内盒5内固设有一总装板8,线路控制板2、开关电磁铁3及换码键4均设于总装板8上。电控内盒5旁设有可摆动用于遮挡换码键4的遮板6,遮板6固连于拨板I上。电控内盒5通过五角星形螺栓固定在保险箱箱门上。在保险箱箱门关闭时,开关电磁铁3经由电磁铁出口 7伸出,鹰嘴状突起15与钩状突出部10搭接,顶住拨板I使其不能下摆,遮板6始终停留在换码键窗口 11前,阻挡任何对换码键4的操作,横向门闩13和纵向门闩14也处于伸出状态;当输入正确密码时,开 关电磁铁3通电回缩,撤去对拨板I的锁止,此时扳动所述把手,拨板I便下摆,拨板I的运动带动导向板9向里滑动,横向门闩13缩进,导向板9的运动又带动上连杆和下连杆相向运动,纵向门闩14也缩进,与此同时,遮板6也随拨板I 一同下摆,露出换码键窗口 11。在保险箱装配线上进行其它机械部件组装的同时,电控内盒可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所述保险箱箱门上设有拨板(1)、保险箱线路控制板(2)、换码键(4)及可与拨板(1)离合的开关电磁铁(3),其特征是所述保险箱的双层保护机构为紧邻拨板(1)的、封闭的电控内盒(5),线路控制板(2)、开关电磁铁(3)及换码键(4)均容置于电控内盒(5)内,电控内盒(5)上设有用于操作换码键(4)的换码键窗口,以及供开关电磁铁(3)伸出的电磁铁出口(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科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榭开发区书一保险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