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器排水旋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072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器排水旋流体,包括旋流体本体,所述旋流体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立管接口和下锥体接口,所述旋流体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横管并呈螺旋状的横支管,所述横支管与所述旋流体本体之间的连通口处设有导流板,所述旋流体本体的内壁上沿所述横支管螺旋方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导流底板和导流侧壁,所述导流侧壁末端与旋流体本体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导流底板末端与旋流体本体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流器排水旋流体不仅结构简单,制作简便,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排水横支管入流到旋流器内的水流流态,降低噪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排水管接头,具体的为一种旋流器排水旋流体,用于改善建筑排水系统工况,提高排水立管通水能力,降低水流噪音。
技术介绍
由于PVC-U排水管内壁较为光滑,水流不易形成水膜沿管壁流动,在管道中呈混乱状态撞击管壁;而且PVC-U排水管管壁比同规格的铸铁管管壁薄,如DNllO的前者为4.Omm,而后者为5. 5_。这样PVC-U管就不能有效地阻止噪声的传递,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不安宁”因素。因此,开发生产了PVC-U螺旋消音管,其内壁有规则排列的螺旋状突起的筋肋,使管道对水流的附壁阻力增大,这样就可以强制性地使水流沿管壁呈水膜状流动,减少了对管壁的撞击,由于螺旋管的特殊构造,降低了水流速度减少了水舌阻力系数,保持立管内中心气核上下贯通,平稳了立管内的压力波动,有效地减小了排水立管中最常见的负压抽吸及正压喷溅,使通水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强,并且大大降低了水流噪音。目前大多的螺旋消音管采用偏心三通管的旋流器结构,利用旋流器将建筑排水横支管和排水立管连接起来,并使横支管的入流水流呈旋流状态进入立管,随后水流沿立管管壁呈螺旋状流态向下流动。而在实际工程中,旋流器的旋流效果不理想,排水立管内气压波动和排水噪声依然很大。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探索一种用在旋流器上的旋流器排水旋流体,该旋流器排水旋流体能够有效改善排水横支管入流到旋流器内的水流的流态,降低排水管道内的噪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旋流器排水旋流体,该旋流器排水旋流体不仅结构简单,制作简便,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排水横支管入流到旋流器内的水流流态,降低噪音。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旋流器排水旋流体,包括旋流体本体,所述旋流体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立管接口和下锥体接口,所述旋流体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横管并呈螺旋状的横支管,所述横支管与所述旋流体本体之间的连通口处设有导流板,所述旋流体本体的内壁上沿所述横支管螺旋方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导流底板和导流侧壁,所述导流侧壁末端与旋流体本体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导流底板末端与旋流体本体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进一步,所述导流底板末端与旋流体本体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 ;进一步,所述导流侧壁末端与旋流体本体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80° ;进一步,在沿着所述横支管轴线的视图方向上,所述导流板的末端超过所述旋流体本体的中心线;进一步,所述导流板的上部开设有缺口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0° ;进一步,所述横支管轴线与所述旋流体本体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 ;进一步,所述横支管轴线与所述旋流体本体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等于88. 5° ;进一步,所述横支管设置为一个;进一步,所述旋流体本体上环形均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横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旋流器排水旋流体通过设置立管接口和下锥体接口分别与上立管和下锥体连接,通过设置横支管与横管连接,通过在横支管与旋流体本体之间的连通口处设有导流板和在旋流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导流槽,用于对由横管流入的水流进行导流,使得横管流入的水流呈螺旋状沿着旋流体本体的内壁流下;另外,将导流侧壁末端与旋流体本体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导流底板末端与旋流体本体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在导流侧壁的末端处,水流开始由导流底板的边缘呈螺旋状向下流入下锥体的螺旋槽中,能够有效分散水流,避免水流集中进入下锥体,造成与下锥体螺旋槽之间的碰撞飞溅形成噪音,因此,本技术的旋流器排水旋流体不仅结构简单,制作简便,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排水横支管入流到旋流器内的水流流态,降低噪音。通过将导流板宽度设置为足够大,能够实现对水流较好的导流效果,且在导流板上部设置开口能够有效增加过流面积,增加横支管的排水能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旋流器排水旋流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的B-B剖视图;图4为图2的P向视图;图5为采用本实施例旋流器排水旋流体的旋流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为本技术旋流器排水旋流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的B-B剖视图;图4为图2的P向视图。本实施例的旋流器排水旋流体,包括旋流体本体I,旋流体本体I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立管接口 2和下锥体接口 3,立管接口 2用于连接上立管,下锥体接口 3用于连接下锥体。旋流体本体I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横管并呈螺旋状的横支管4,横支管4上设有横支管接口 5用于连接横管,横支管4与旋流体本体I之间的连通口处设有导流板6,旋流体本体I的内壁上沿横支管4螺旋方向设置有导流槽7,横支管4、导流板6和导流槽7组成横支管流道,用于对从横管流入的水流进行导向。导流槽7包括导流底板7. I和导流侧壁7.2,在沿着旋流体本体I中心线的视图方向上,导流侧壁7. 2末端与旋流体本体I中心的连线与横支管4轴线之间的夹角α小于导流底板7. I末端与旋流体本体I中心的连线与横支管4轴线之间的夹角β。优选的,导流底板7. I末端与旋流体本体I中心的连线与横支管4轴线之间的夹角β大于等于90°,且导流侧壁7. 2末端与旋流体本体I中心的连线与横支管4轴线之间的夹角α小于等于80°。采用该结构的导流槽7,不仅能够实现对水流的导流作用,而且能够分散水流,避免水流与下锥体10螺旋槽碰撞飞溅造成噪音。本实施例的旋流器排水旋流体通过设置立管接口 2和下锥体接口 3分别与上立管和下锥体连接,通过设置横支管4与横支管连接,通过在横支管4与旋流体本体I之间的连通口处设有导流板6和在旋流体本体I的内壁上设置导流槽7,用于对由横管流入的水流进行导流,使得从横管流入的水流呈螺旋状沿着旋流体本体I的内壁流下,能够降低噪音。另外,将导流侧壁7. 2末端与旋流体本体I中心的连线与横支管4轴线之间的夹角α小于所述导流底板7. I末端与旋流体本体I中心的连线与横支管4轴线之间的夹角β,在导流侧壁7. 2的末端处,水流开始由导流底板7. I的边缘呈螺旋状向下流入下锥体10的螺旋槽中,能够有效分散水流,避免水流集中进入下锥体10,造成与下锥体10螺旋槽之间的碰撞飞溅形成噪音,因此,本实施例的旋流器排水旋流体不仅结构简单,制作简便,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排水横支管入流到旋流器内的水流流态,降低噪音。·进一步,在沿着横支管4轴线的视图方向上,如图4所示,导流板6的末端超过旋流体本体I的中心线,采用该结构的导流板6能够有效防止水流从横支管4与旋流体本体I之间的连通口处直接朝着旋流体本体I的中心溢出,并与上立管流入的水流碰撞产生噪音。优选的,导流板6的上部开设有缺口,在沿着横支管4轴线的视图方向上,缺口边缘与旋流体本体I的中心线相交。本实施例的导流板6与横支管4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0°,能够有效增加横支管4与旋流体本体I之间的连通口处过流面积,增加横支管的排水能力。进一步,横支管4的中心线与旋流体本体I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本实施例的横支管4轴线与旋流体本体I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等于88. 5°。采用该结构的横支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流器排水旋流体,包括旋流体本体,所述旋流体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立管接口和下锥体接口,所述旋流体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横支管并呈螺旋状的横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管与所述旋流体本体之间的连通口处设有导流板,所述旋流体本体的内壁上沿所述横支管螺旋方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导流底板和导流侧壁,所述导流侧壁末端与旋流体本体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导流底板末端与旋流体本体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横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辉李贤梅付志敏邹镇张望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