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进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69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级进冲压模具,设有下模座、下导套、下垫板、凹模板、保持圈、内导柱、卸料板、限高板、卸料弹簧、上导套、固定板、上垫板、卸料螺钉、上模座、导正钉和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凸模设有砍筋凸模和预切凸模。(*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是改进的用于生产金属零件的级进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级进冲压模具是指设有弹性卸料板,带料有导正钉精确定位的模具,参见图1,已有的级进冲压模具一般设有下模座1、下导套2、下垫板3、凹模板4、保持圈5、内导柱6、卸料板7、限高板8、卸料弹簧9、上导套10、固定板11、上垫板12、卸料螺钉13、上模座14、导正钉15和凸模16。通常,冲压生产的零件在其断面都自然产生冲裁圆角即塌角21、光亮带22、断裂带23和毛刺24(参见图2)。塌角的产生是由于冲裁是依靠剪切力将材料切断,在剪切过程中,材料在断裂前会产生塑性变形,即零件材料表面被凸模拉下,形成塌角。零件上表面与断面结合部圆弧过渡塌角的存在使得断面有效面积减少;对于以此断面为工作部分或上表面与断面结合部为工作部分的产品,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如减少寿命、运转不灵敏等。已有的采用减少塌角的方法为减小冲裁间隙、使凸模刀口锋利。此方法虽然可以减小一些塌角,但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间隙小,凸模很快磨损,而凸模又要求刀口锋利,所以经常需要修理模具、磨刀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显著减小冲裁断面的塌角并能保证零件大批量生产,减少级进模具的维护修理的级进冲压模具。本技术在上述已有冲压模具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另设有砍筋凸模和预切凸模。砍筋凸模的砍筋角度可选为20°~60°,砍筋深度为(0.2~0.5)t,t为冲压材料的厚度。由于本技术设有砍筋凸模和预切凸模,使零件的冲压变形机理发生了重大改进;将冲裁工艺分为三个步骤,即砍筋+预切+精切。在级进冲压模具中的某一工步设置砍筋凸模,带料上就相应冲出砍筋槽;该模具中,在随后的某一工步对应的位置上,由预切凸模将砍筋槽切去并将零件端面大致切出,其位置与零件位置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精切留量。在随后的某一工步,在相应位置由精切凸模切去精切留量,精切出零件外形。使用此方法,由于砍筋凸模十分锋利,砍筋深度又较浅,这样不但切断了材料表面,而且凸模对材料表面的牵扯远远小于正常冲裁。同时,由于成形时材料受挤压,所以由此产生的塌角非常小。砍筋凸模选用韧形好的材料,加上砍筋深度浅,所以也不容易崩裂。在预切工序,切去的是砍断的材料,对零件表面不会产生影响,即不会增大塌角。在精切工序,切除砍筋和预切的粗糙断面并达到零件尺寸,由于精切的量非常小,所以也基本不会增大塌角。经过在多副模具中对多种材料的实际生产,断面塌角被控制到非常小并能保证大批量稳定生产;提高了质量和效率。本技术特别实用于厚度为0.8~5mm的铁、铜等金属材料的冲压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的级进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已有的级进冲压模具冲压生产的零件效果图。在图2中,右下图为A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生产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砍筋凸模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切凸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将结构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3,4所示,本技术在已有级进冲压模具基础上(参见图1),作了改进,级进冲压模具设有下模座1、下导套2、下垫板3、凹模板4、保持圈5、内导柱6、卸料板7、限高板8、卸料弹簧9、上导套10、固定板11、上垫板12、卸料螺钉13、上模座14、导正钉15和凸模,凸模设有砍筋凸模19、预切凸模17和精切凸模18。使零件的冲压生产工艺分为三个步骤砍筋+预切+精切;在级进冲压模具中的某一步设制砍筋凸模19,带料20(带料上设有导正孔201)上就相应冲出砍筋槽。该模具中,在随后的某一工步对应的位置上,由预切凸模17将砍筋槽切去并将零件端面大致切出,其位置与零件位置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精切留量;在随后的某一工步,在相应位置由精切凸模18切去精切留量,精切出零件外形。图5中,砍筋凸模19的砍筋角度A可选为20°~60°,砍筋深度h为(0.2~0.5)t,t为冲压材料的厚度,一般为0.8~5mm;L为零件位置与砍筋中心的距离,取值0.1~1mm。图6中,L为零件位置与预切凸模之间的距离,取值0.1~1mm。权利要求1.一种级进冲压模具,设有下模座、下导套、下垫板、凹模板、保持圈、内导柱、卸料板、限高板、卸料弹簧、上导套、固定板、上垫板、卸料螺钉、上模座、导正钉和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凸模设有砍筋凸模和预切凸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砍筋凸模的砍筋角度选为20°~6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砍筋深度为0.2~0.5t,t为冲压材料的厚度。专利摘要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金属零件的级进冲压模具。设有上下模座、上下导套、上下垫板、凹模板、保持圈、内导柱、卸料板、限高板、卸料弹簧、固定板、卸料螺钉、导正钉和凸模,所说的凸模设有砍筋凸模和预切凸模。将零件的冲裁工艺分为砍筋+预切+精切。砍筋凸模在带料上相应冲出砍筋槽,随后由预切凸模将砍筋槽切去并将零件端面大致切出,并在相应位置由精切凸模切去精切留量,精切出零件外形。由于砍筋凸模锋利,砍筋深度又较浅,不但切断了材料表面,而且对材料表面的牵扯远小于正常冲裁。由于成形时材料受挤压,产生的塌角非常小,且不易崩裂。在预切工序对零件表面不会增大塌角。在精切工序,切除砍筋和预切的粗糙断面并达到零件尺寸。文档编号B21D37/10GK2673534SQ200320132178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唐启洪, 谢又炎, 曾桂德 申请人: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启洪谢又炎曾桂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