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成钢专利>正文

液压肘杆压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53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液压拉伸机的肘杆压边机构,设有同向弯曲的肘杆机构,其上端与压边下横梁铰接,下端与机座底梁铰接,有一连杆与各肘节中的转轴连接,横卧设置的油缸与机座铰接,活塞杆与连杆铰接,由油缸驱动肘杆机构,实现压边。该机构降低了压边下横梁的低限高度,增大了行程,缩小了油缸及整机体积,无需被油保压,压边力稳定,安装操作方便,节材节能明显,而由该机构形成的独特的高速变速运动方式更符合拉伸机实际工作的需要。(*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锻压机床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液压拉伸机的液压肘杆压边机构。中国专利号ZL90215289.0公开的“新型拉伸液压机”,是用一只直立安装在机座底梁上的油缸和二套双肘杆机构组成拉伸液压机的压边机构,它由油缸驱动肘杆机构,达到压边目的。由于肘杆机构具有力的放大作用和自锁作用,因而缩小了油缸,简化了油路,具有节能节材、不需补油保压、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但是该专利的压边机构仍有不足压边机构的行程受压边下横梁尺寸的制约,欲增大行程,须增大压边下横梁尺寸,随之带来整机体积及制造材料的大幅度增加;由于油缸直立安装需占据一定高度,加之相向弯曲的双肘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压边下横梁的低限高度难以进一步降低,若增大拉伸机的拉伸深度,除上述须增大压边下横梁的尺寸外,其低限高度亦随之增高,这给整机安装,模具、工件的装卸及生产操作带来不便;再者,由于该肘杆机构的长度及摆动幅度受所在空间的局限,使其对力及运行速度的放大作用也受到限制,未能充分得以发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压边机构之不足,改进肘杆机构的构造和油缸的安装方式,在不增大压边下横梁尺寸及低限高度的情况下,增大压边机构的行程,提供一种性能更为优越的液压肘杆压边机构。本技术所述的液压肘杆压边机构,主要有机座、压边下横梁、肘杆机构、油缸、支架组成,其中肘杆机构的上端与固定在压边下横梁下的支架铰接,下端与固定在机座底梁上的支架铰接,有一连杆与各肘杆机构肘节中的转轴连接,由缸体、活塞及活塞杆组成的油缸横卧设置,与固定在机座侧边上的支架铰接,活塞杆前端经联接体与连杆铰接,由油缸驱动肘杆机构,带动压边下横梁升降,达到压边作用,由此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将直立设置的油缸改为横卧设置的摆动式油缸,并将其从压边下横梁的下方移至压边下横梁一侧,减少了原油缸占据的空间高度,从而降低了横梁的低限高度,便于整机安装及生产操作;2、将相向弯曲的肘杆机构改为同向弯曲,在相同高度的空间里可增加肘杆机构的长度和摆动幅度,加大了压边机构的行程,克服了原压边机构行程受压边下横梁尺寸制约的弊端,从而减少了整机体积和重量,节约材料明显;3、由于上述结构上的改进,使肘杆机构对力及运行速度的放大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一方面,在缩小油缸,无需补油保压的情况下,使压边力稳定,节能效果明显;另一方面,由此机构形成的压边下横梁升降过程中的高速变速运动更符合拉伸机实际工作的需要。本技术适用于各种拉伸机及压力机作压边机构,也可在各种需作直线变速运动的机器设备或类似的夹紧装置中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液压肘杆压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粗实线描述压边机构升降时的某一运动状态;双点划线描述肘杆机构弯曲时其肘节的运动轨迹。图1描述的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它主要有机座(1)、压边下横梁(5)、肘杆机构、油缸、支架组成,压边下横梁(5)由拉伸机机座(1)的导轨或在机座上直立安装的立柱导向,由上杆(16)和下杆(12)组成的二套肘杆机构,其上端与固定在压边下横梁(5)下的支架(6)铰接,其下端与固定在机座底梁(1’)上的支架(11)铰接,有缸体(7)、活塞(8)、活塞杆(10)组成的油缸与固定在机座(1)侧边上的支架(9)铰接,油缸横卧设置,可以支架(9)为轴心作上下摆动,活塞杆(10)前端经联接体(15)与连杆(14)铰接。本技术上述的技术特征可以相应地作下述变化,它们均未偏离本技术的实质。例如,根据拉伸机的实际需要,构成压边机构的肘杆机构可以采用一套、二套或者多套;油缸可以用动力驱动的螺旋副替代。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油缸的左腔进油,油压使活塞(8)连同活塞杆(10)向右移动,连杆(14)随之向右上方移动,促使上下杆(16、12)分别以支架(6、11)为轴心转动,即肘杆机构的肘节(13)沿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圆弧轨迹顺时针转动,随着肘杆机构由弯曲状态逐渐转向挺直,压边下横梁(5)被推向上升,促使上下模具(2、4)压紧拉伸工件(3),实现压边功能。反之,当活塞(8)向左移动,活塞杆(10)带动连杆(14)向左下方移动,肘杆机构由挺直逐渐转向弯曲,压边下横梁(5)下移,上下模具(2、4)松开,顶出工件(3)。权利要求1.液压肘杆压边机构,主要有机座(1)、压边下横梁(5)、肘杆机构、油缸、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有上杆(16)和下杆(12)组成的肘杆机构,其上端与固定在压边下横梁(5)下的支架(6)铰接,下端与固定在机座底梁(1)上的支架(11)铰接,有一连杆(14)与各肘杆机构肘节(13)中的转轴连接,有缸体(7)、活塞(8)和活塞杆(10)组成的油缸与固定在机座(1)上的支架(9)铰接,横卧设置,活塞杆(10)前端经联接体(15)与连杆(14)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肘杆压边机构,其特征在于肘杆机构可以采用一套、两套、或者多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肘杆压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油缸可以用动力驱动的螺旋副替代。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液压拉伸机的肘杆压边机构,设有同向弯曲的肘杆机构,其上端与压边下横梁铰接,下端与机座底梁铰接,有一连杆与各肘节中的转轴连接,横卧设置的油缸与机座铰接,活塞杆与连杆铰接,由油缸驱动肘杆机构,实现压边。该机构降低了压边下横梁的低限高度,增大了行程,缩小了油缸及整机体积,无需被油保压,压边力稳定,安装操作方便,节材节能明显,而由该机构形成的独特的高速变速运动方式更符合拉伸机实际工作的需要。文档编号B21D22/22GK2197144SQ94214298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6日专利技术者卢成钢 申请人:卢成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压肘杆压边机构,主要有机座(1)、压边下横梁(5)、肘杆机构、油缸、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有上杆(16)和下杆(12)组成的肘杆机构,其上端与固定在压边下横梁(5)下的支架(6)铰接,下端与固定在机座底梁(1)上的支架(11)铰接,有一连杆(14)与各肘杆机构肘节(13)中的转轴连接,有缸体(7)、活塞(8)和活塞杆(10)组成的油缸与固定在机座(1)上的支架(9)铰接,横卧设置,活塞杆(10)前端经联接体(15)与连杆(14)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成钢
申请(专利权)人:卢成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