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垫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389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垫芯,包括一个垫体和若干个叶片,所述垫体,还包括:面盖层和底层;所述叶片通过连接杆连接,并嵌于面盖层内部;所述底层粘合于面盖层底部,封闭和稳定所述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蝶形叶片嵌入式海绵垫芯结构,使用者可透过缜密结合的高分子灌包泡绵完整感受到叶片360度全方位的支撑力与良性的反作力,贴合人体曲线,均衡释压,有利于脊椎与坐骨神经律动的力点回馈;由于采用单个垫体成型,通过外套的连接,可组合成多种尺寸的床垫,拥有整体床垫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垫、床垫
,尤其涉及ー种组合式垫芯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产品的健康性、舒适性、便利性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目前,坐垫、床垫的垫芯均惯常采用弹簧、填充材料、海绵等单一材质或组合材质的方式制成。弹簧垫芯受限于弹簧的固有技术特性,即使采用品质较高的袋装独立筒弹簧,其制成的弹簧垫芯其内部的弹簧也易变形,容易产生使用寿命短、弾力方向単一、不能很好与身体曲线贴合的技术问题。采用纯海绵的海绵垫芯则受限于海绵的技术特性,容易产生弹力差、支撑カ不够、 久睡海绵易变形等技术问题。采用弹簧、海绵等材质的组合式垫芯,虽然能解决上述材质组合的便利性,但是舒适性却达不到使消费者满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组合式垫芯,该组合式垫芯采用蝶形叶片嵌入海绵的结构,能实现360度全方位的缓和均匀弹力,且更轻便、更耐老化、接触面大、不变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ー种组合式垫芯,包括ー个垫体和若干个叶片,所述垫体,还包括面盖层和底层;所述叶片通过连接杆连接,并嵌于面盖层内部;所述底层粘合于面盖层底部,封闭和稳定所述叶片。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垫体是模塑灌注发泡海绵;所述叶片是塑钢蝶形叶片;所述蝶形叶片包括依次设置的叶翼、下斜桥架、支撑层以及底座;所述叶翼的表面为弧形,所述下斜桥架是两片用于连接所述叶翼和所述支撑层的倾斜板,所述支撑层是中空的椭圆体支撑物。更进一歩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叶翼的长宽均大于所述支撑层及底座;所述叶翼左右对称分布8个圆角矩形孔。所述叶片的长是120mm,宽是90mm,高是30mm。所述圆角矩形孔的面积是21. 5mm乘以2. 5_。所述面盖层表面是5mm高的波浪体,所述面盖层上间隔分布有18个50mm乘以15mm圆角矩形孔从上至下镂空,间隔分布有10个直径15mm排气孔与下面贯穿排气槽相通。本技术由于采用蝶形叶片嵌入式海绵垫芯结构,使用者可透过缜密结合的高分子灌包泡绵完整感受到叶片360度全方位的支撑カ与良性的反作力,贴合人体曲线,均衡释压,有利于脊椎与坐骨神经律动的力点回馈;由于采用单个垫体成型,通过外套的连接,可组合成多种尺寸的床垫,拥有整体床垫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ー种组合式垫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面盖层表面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的面盖层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I所示的底层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I所示的塑钢蝶形叶片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多个组合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技术ー种组合式垫芯包括ー个模塑灌注I3U发泡海绵垫体和若干个塑钢蝶形叶片2。所述模塑灌注发泡海绵垫体,其包括面盖层11和底层111 ;所述塑钢蝶形叶片2嵌于面盖层11内部,再通过连接杆25连接在一起,底层111粘合于面盖层11底部,用于封闭和稳定塑钢蝶形叶片2。所述塑钢蝶形叶片2的较佳个数为9个。模塑灌注PU发泡海绵面垫体包括ー个面盖层11和一个底层111 ;通过模塑发泡,材质更为缜密,面盖层11表面是5mm高波浪状,弾性及柔软亲肤更强,间隔分布的18个50mm乘以15mm圆角矩形孔从上至下镂空,能有效减轻泡绵体重量,并能将内嵌叶片的弹カ无障碍传至表面,间隔分布的10个直径15_排气孔与下面贯穿排气槽相通,以增强整个垫气的透气性。模塑灌注PU发泡海绵垫体的面盖层11内部按叶片大小、高度及叶面形状弧度开摸,间隔分布9个中空叶片位,每个叶片位宽度两侧镂空与圆角矩形孔相通,能卡住叶片叶翼21,叶翼21距波浪形表面40mm,此厚度的发泡海绵能有效增加垫体的柔软度及均匀缓释叶片压力,开模大小与叶片能固定塑钢蝶形叶片,在使用中叶片2弹跳也不会脱落及移位。模塑灌注发泡海绵垫体的底层111厚度为10mm,覆盖于面盖层底部,于面盖层内嵌叶片的底座两侧对应位置,间_分布90mm乘以23mm乘以IOmm的突起泡绵,能进ー步固定内嵌塑钢蝶形叶片2。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模塑灌注发泡海绵垫体,包括ー个面盖层11和一个底层111,材质为模具塑形PU发泡海绵,起柔软及保护塑钢蝶形叶片2的作用。如图5所示,塑钢蝶形叶片2材质为塑钢,其包括弧形叶翼21、下斜桥架22、中空椭圆支撑层23以及底座24。塑钢蝶形叶片长120mm,宽90mm,高30mm,由弧形叶翼21、下斜桥架22、中空椭圆支撑层23以及底座24组成。弧形叶翼21长宽均大于下面的支撑层23及底座24,能有效增加接触面,均匀向各个方向发散、传达压力,左右对称分布8个21. 5mm乘以2. 5mm圆角矩形孔,以缓释压カ并增强叶翼強度;下斜桥架22起来连接弧形叶翼21与中空椭圆支撑层23作用,叶翼21不直接与支撑层23连接,通过下斜桥架22的连接,能增加叶翼21与支撑层23的高度落差,增强弹力;中空椭圆支撑层23能承载下斜桥架22带来的压力,并通过自身中空椭圆结构缓释压カ;水平底座24能增强稳定性,4个角位处的环形孔位,可以内置连接杆25,将多个叶片2连接成组使用,此叶片2可単独使用也可与接连杆25配套使用。如图6所示,多个图I所示的本技术ー种组合式垫芯,通过外套的连接,可组合成多个尺寸的床垫或坐垫。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 型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ー种组合式垫芯,包括ー个垫体和若干个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还包括面盖层和底层;所述叶片通过连接杆连接,并嵌于面盖层内部;所述底层粘合于面盖层底部,封闭和稳定所述叶片。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组合式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是模塑灌注PU发泡海绵。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组合式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是塑钢蝶形叶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组合式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叶片包括依次设置的叶翼、下斜桥架、支撑层以及底座;所述叶翼的表面为弧形,所述下斜桥架是两片用于连接所述叶翼和所述支撑层的倾斜板,所述支撑层是中空的椭圆体支撑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组合式垫芯,其特征在干,所述叶翼的长宽均大于所述支撑层及底座;所述叶翼左右对称分布8个圆角矩形孔。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组合式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长是120mm,宽是90mm,高是 30mm。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组合式垫芯,其特征在干,所述圆角矩形孔的面积是21. 5mm 乘以 2. 5mm。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组合式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层表面是5mm高的波浪体,所述面盖层上间隔分布有18个50mm乘以15mm圆角矩形孔从上至下镂空,间隔分布有10个直径15_排气孔与下面贯穿排气槽相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垫芯,包括一个垫体和若干个叶片,所述垫体,还包括面盖层和底层;所述叶片通过连接杆连接,并嵌于面盖层内部;所述底层粘合于面盖层底部,封闭和稳定所述叶片。本技术由于采用蝶形叶片嵌入式海绵垫芯结构,使用者可透过缜密结合的高分子灌包泡绵完整感受到叶片360度全方位的支撑力与良性的反作力,贴合人体曲线,均衡释压,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垫芯,包括一个垫体和若干个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还包括:面盖层和底层;所述叶片通过连接杆连接,并嵌于面盖层内部;所述底层粘合于面盖层底部,封闭和稳定所述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佳久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