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理空间信息网络化标报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网络环境中的地理空间信息标报,所述网络环境包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的至少一个标报终端、至少一个网络地图服务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在所述标报终端找出现有的地图数据中发生变化、需要更新的部分;并将其几何信息类型和属性信息的分类参数传送给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在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地理空间信息重构更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地理空间信息网络化标报的方法,将面目标快照差转换成轮廓线快照差,连同原来线目标快照差进行分类,从而实现基于目标变化轮廓线的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信息标报和变化范围更新重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理信息更新
,涉及。
技术介绍
地理空间信息标报是指用户根据现势资料或实地调查,将标定的地形要素变化范围、类型及相关属性,报送给后台处理中心,用于对原有地理空间信息的更新,目前以纸质地图、汇总表为依托的地理空间信息标报,其优点是能有效整合各地的现势资料信息,缺点是手工标绘效率低、上报汇总周期长、互动性较差,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地理空间信息动态更新的需求。将网络化标报手段用于克服传统现势资料空间标报的缺点,是信息化条件下地理信息变化快速发现的一条可行途径。为了实现网络化标报,需要研究面向标报的空间目标分类原理,解决“标什么”的问题;设计目标重构技术,解决用户端接收到变化信息后“怎么用”的问题。 早期人们对时空变化分类研究主要是对目标整体进行的,如“Claramunt C,Theriault Μ. . 1995. Managing Time in GIS An Event-Oriented Approach. RecentAdvances on Temporal Databases. Clifford, J. and Tuzhilin, A(eds. ), Springer-Verlag, Zurich, Switzerland: 23-42”中提出根据tl到t2前后两个时刻的时间段目标的存在状态、变换及运动,将目标变化分为整体出现、消失、扩张、移位等8类;“HornsbyK. Egenhofer Μ. 2000. Identity-Based Change:A Foundation for Spatio-Temporal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cience, 14(3) : 207-224”中提出根据目标的外在标识属性变化进行推理建模,反映空间目标波动于存在、不存在之间共9种变化类型;实际上用于更新的地理空间信息标报所需要的是变化范围,这些研究并没有涉及目标图形差异的区分与分类,无法应用到更新标报中。目标快照差是指地理空间目标在tl、t2前后两个时刻的空间图形及属性差异,能够描述其变化范围。图I为地理空间信息的目标快照差示意图,参见图I所示,在目标快照差分类研究中,图I中目标快照差D1是实际的变化范围,其标定需遍历和记录全部轮廓线U、L2。其中L2是真正有意义的变化轮廓线,L1可以通过图形几何计算求出。若在标报过程中采集目标变化轮廓线,既能减少标定工作量,又能降低变化信息网络化传输的流量。为了实现基于目标变化轮廓线的变化信息标报,需要研究发展变化轮廓线的分类,以及基于目标轮廓线的变化范围重构。“陈军,林艳,刘万增,周晓光;面向更新的空间目标快照差分类与形式化描述,测绘学报,2012 (2): 108-114”中提出采用目标差、被差和交的三元组,对目标快照差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正差、负差的计算及其在增量采集与变化信息发布中的应用方法;但由于目标快照差也存在一定的重复标报,如图I中的L1无需在标报时记录,且在实际标报中标的是轮廓线,因此,快照差仍不能满足变化标报需求。另一方面,在基于轮廓线更新处理的研究中,ArcGIS实现了诸多针对线目标和面目标的更新操作,如Split(切割)、Merge (合并)等;“Raza,A. and ff. Kainz, 2002. An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forModeling Urban Land-Use Changes . URISA Journall4 (I) : 37-55. ” 中提出分别从数据库实现和实体状态变化角度,对基本更新操作进行了设计和实现;“陈军,周晓光,2008.基于拓扑联动的增量更新方法研究,测绘学报,37 (3) :322-329. ”中从拓扑联动更新的角度,提出了 5种更新操作;但是这些更新操作都是针对新版整体目标快照,没有考虑利用目标差来完成更新操作,因此无法应用于变化轮廓线标报实际更新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所述方法用于网络环境中的地理空间信息标报,所述网络环境包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的至少一个标报终端、至少一个网络地图服务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所述标报终端从所述网络地图服务服务器以及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获取地图数据,将两种数据组合显示,在所述标报终端输入当前实地地理空间信息的地图数据,通过比对,找出现有的地图数据中发生变化、需要更新的部分;B、对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的几何信息根据地理空间信息的目标快照差从轮廓线角度进行分类,将面目标快照差转换为线快照差,连同线目标快照差共同进行分类,建立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轮廓线和变化特征点分类,将变化轮廓线分为新建目标线、延长目标线、切割目标线、并入目标线、改道目标线、替换目标线6类;将变化特征点分为新建目标点、删除目标点、切割目标点、移动目标点、旋转目标点、替换目标点、保留目标点7类;在所述标报终端上设置有所述变化轮廓线和所述变化特征点的分类选项;C、根据步骤B中的变化轮廓线和变化特征点分类,对步骤A中所述的地图数据中发生变化、需要更新的部分,在所述标报终端上选择确定其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的几何信息类型,即变化轮廓线和变化特征点的类型;D、根据步骤C中确定的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的几何信息,在所述标报终端上选择输入标示步骤C中确定的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的属性信息的分类参数(=i/c., Tp, Di, Λ\., Pc,Ac j;其中Cse表示变化分类描述,I。表示目标的标识动态性,Tp表示拓扑关系,D。表示目标维数的变化,S。、P。、A。分别表示目标几何特征的变化参数;所述目标的标识动态性参数1。={新建,删除,继续存在,唤醒};所述拓扑关系参数Tp包括包括相离、相邻、包含、被包含、相等、部分重叠、覆盖、被覆盖、相交;所述目标维数变化参数Dc= {点,线,面};所述目标几何特征的变化参数S。表示实体的形状、P。表示实体的位置、Ac表示实体的方位角;E、通过所述标报终端向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标报步骤C中的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的几何信息类型以及步骤D中的标示其变化的属性信息的分类参数Cse ;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所述变化轮廓线信息的图形信息以及属性信息,计算目标快照的正差和负差,添加正差,删除负差,重构变化后的目标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地理空间信息重构更新;F、所述标报终端从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获取地图数据,与步骤A中输入的当前实地地理空间信息的地图数据进行比对,如果数据还存在差异,则重复进行步骤C至步骤E。优选地,步骤E中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采用交和差两个集合操作算子来进行变化轮廓线更新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数据执行更新操作。优选地,所述网络地图服务服务器为Google Maps服务器和/或天地图服务器。优选地,所述标报终端为穿戴式计算机系统和/或嵌入式系统。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针对地理空间信息标报、更新的需要,将面目标快照差转换成线快照差,连同原来线目标快照差进行分类,建立起地理空间信息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理空间信息网络化标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网络环境中的地理空间信息标报,所述网络环境包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的至少一个标报终端、至少一个网络地图服务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所述标报终端从所述网络地图服务服务器以及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获取地图数据,将两种数据组合显示,在所述标报终端输入当前实地地理空间信息的地图数据,通过比对,找出现有的地图数据中发生变化、需要更新的部分;B、对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的几何信息根据地理空间信息的目标快照差从轮廓线角度进行分类,将面目标快照差转换为线快照差,连同线目标快照差共同进行分类,建立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轮廓线和变化特征点分类,将变化轮廓线分为:新建目标线、延长目标线、切割目标线、并入目标线、改道目标线、替换目标线6类;将变化特征点分为:新建目标点、删除目标点、切割目标点、移动目标点、旋转目标点、替换目标点、保留目标点7类;在所述标报终端上设置有所述变化轮廓线和所述变化特征点的分类选项;C、根据步骤B中的变化轮廓线和变化特征点分类,对步骤A中所述的地图数据中发生变化、需要更新的部分,在所述标报终端上选择确定其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的几何信息类型,即变化轮廓线和变化特征点的类型;D、根据步骤C中确定的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的几何信息类型,在所述标报终端上选择输入标示步骤C中确定的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的属性信息的分类参数其中CSG表示变化分类描述,Ic表示目标的标识动态性,Tp表示拓扑关系,Dc表示目标维数的变化,Sc、Pc、Ac分别表示目标几何特征的变化参数;所述目标的标识动态性参数Ic={新建,删除,继续存在,唤醒};所述拓扑关系参数Tp包括相离、相邻、包含、被包含、相等、部分重叠、覆盖、被覆盖、相交;所述目标维数变化参数Dc={点,线,面};所述目标几何特征的变化参数Sc表示实体的形状、Pc表示实体的位置、Ac表示实体的方位角;E、通过所述标报终端向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标报步骤C中的地理空间信息的变化的几何信息类型以及步骤D中的标示其变化的属性信息的分类参数CSG;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所述变化轮廓线信息的图形信息以及属性信息,计算目标快照的正差和负差,添加正差,删除负差,重构变化后的目标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地理空间信息重构更新;F、所述标报终端从所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获取地图数据,与步骤A中输入的当前实地地理空间信息的地图数据进行比对,如果数据还存在差异,则重复进行步骤C至步骤E。FDA000018496386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邢汉发,周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