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盒及采用该接线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6945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包括基板,具有用于接收辐照的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接线盒,设置在所述基板的背面,并包括接线盒本体、自接线盒本体两侧延伸出的一对固定臂、及位于所述两固定臂之间的收容区,所述固定臂上设有可与外接功能模块配合的卡合。通过这种设置,简化了外接功能模块和接线盒及太阳能电池基板间的连接结构,从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工序和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尤其涉及利用光伏效应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应用于该组件中的接线盒、及采用该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等各方面的优势。目前主要的一种太阳能利用方式是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将接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其可以是由若干太阳能电池(或称光伏电池)串联后进行封装并按方阵排列形成的大面积电池组件。其中,太阳能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生伏特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从而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太阳能电池为核心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一个完整的太阳能电池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以及外接功能模块等。外接功能模块可以是用来实现电压转换的装置,如逆变器。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系统,通常都是将每块安装有太阳能电池的基板串联起来,然后连接一个总的大型的逆变器,通过这个逆变器来跟踪所有基板组合一起后的最大功率点。但获得的最大功率点往往代表的整个基板组合后的最大功率点,而每个基板并不一定都达到了各自的最大功率点,所以现有设计中也有采用在每块太阳能电池基板的背面都设置一个微型的逆变器,该逆变器与接线盒连接,利用该逆变器跟踪每块太阳能电池基板的最大功率点,从而使得每块太阳能电池基板都能在最大最大功率点下工作。这种微型逆变器还可以使得每块太阳能电池基板所产生的直流电流直接转换成交流电流,然后与外部负载或电网连接以用于供电。现有的接线盒与逆变器的连接方式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CN201754410U所示,接线盒安装在每块太阳能电池基板的中间,其设置有连接器,而逆变器可以直接插接到接线盒上以实现相应的功能。接线盒大致呈长条状,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背板中间。逆变器与接线盒插接的一端设置有锁紧片,可与接线盒上相应设置的锁紧卡座配合来实现锁扣。此外,在逆变器的底部还设置有吊钩,可与基板上相应的通孔配合而确保逆变器可固定在基板上而不会掉下来。然而,这种逆变器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因为不仅需要在接线盒与逆变器之间设置锁扣,还需要在太阳能电池基板和逆变器之间设置扣合方式。此外,太阳能电池基板上还要设置不同形状的通孔,如L型或倒T型,这无疑又进一步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工序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不仅能够确保其接线盒与外接功能模块实现可靠的连接固定,而且实现连接的结构简单。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系统。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接线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包括基板,具有用于接收辐照的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接线盒,设置在所述基板的背面,并包括接线盒本体、自接线盒本体两侧延伸出的一对固定臂、及位于所述两固定臂之间的收容区,所述固定臂上设有可与外接功能模块配 合的卡合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臂包括自接线盒本体两侧横向延伸出的横向部分,及垂直所述横向部分的纵向部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合部包括由所述横向部分的内侧纵向凸伸出的一对扣合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扣合板包括沿竖向分布的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间形成可与外接功能模块边缘配合的凹口,且在延伸方向上,所述底板延伸出的长度超出顶板延伸出的长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合部包括自所述纵向部分的内侧横向凸伸出的一对导引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导引板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底导引板和顶导引板,所述底导引板与顶导引板间形成导引槽,且在延伸方向上,所述底导引板延伸出的长度超出顶导引板延伸的长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区呈“Π”形,所述卡合部自所述固定臂上凸伸入所述收容区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臂上还设置可与外接功能模块卡扣的扣合口。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系统,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包括基板和接线盒;其中基板具有用于接收辐照的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接线盒设置在所述基板的背面,其包括接线盒本体及自接线盒本体两侧延伸出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设有卡合部;逆变器,其位于所述基板的背面且具有中央部分和较中央部分薄的边缘部分,所述边缘部分与所述卡合部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臂包括自接线盒本体两侧横向延伸出的横向部分,及垂直所述横向部分的纵向部分;所述逆变器部分收容在所述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围成的区域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合部包括由所述横向部分的内侧纵向凸伸出的一对扣合板,所述逆变器的边缘部分卡入所述一对扣合板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合部包括自所述纵向部分的内侧横向凸伸出的一对导引板,所述逆变器的边缘部分可在所述一对导引板之间滑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臂上设有扣合口 ;所述逆变器的边缘部分上设有与所述扣合口配合的弹性卡钩。为了实现上述又一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接线盒,用于将逆变器安装到太阳能电池基板背面,该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一对固定臂,自所述接线盒本体两侧延伸出的;及收容区,位于所述一对固定臂之间,每一固定臂具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逆变器配合的卡合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臂包括自接线盒本体两侧横向延伸出的横向部分,及垂直于所述横向部分的一对纵向部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合部包括由所述横向部分的内侧边缘纵向延伸出的一对扣合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扣合板包括沿竖向分布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与底板间形成可与逆变器边缘配合的凹口,其中所述底板纵向延伸长于顶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臂的卡合部包括自所述纵向部分的内侧边缘横向凸伸出的一对导引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导引板包括底导引板及与所述底导引板平行的顶导引板,所述底导引板与顶导引板在其间定义一导引槽,其中所述底导引板横向延伸长于顶导引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固定臂呈U形设置,其中所述卡合部自所述固定臂延伸入所述收容区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臂包括可与所述逆变器配合的扣合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接线盒设置有一对固定臂及形成在固定臂之间的收容区,增加了接线盒对外接功能模块的承载区域,从而仅靠接线盒就能满足外接功能模块的承重要求。通过这种设置,简化了外接功能模块和接线盒及太阳能电池基板间的连接结构,从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工序和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太阳能接线盒安装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基板后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接线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接线盒顶部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显示了设置在接线盒顶壁上的若干凹槽;图4与图3类似,其中位于顶壁上的凹槽中被灌注了胶水;图5显示了设置在图2所示的接线盒上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图6是一逆变器插接到图I所示的接线盒后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逆变器和接线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基板,具有用于接收辐照的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接线盒,设置在所述基板的背面,并包括接线盒本体、自接线盒本体两侧延伸出的一对固定臂、及位于所述两固定臂之间的收容区,所述固定臂上设有可与外接功能模块配合的卡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伟萍张小刚陈子夏黄子健刘必权史蒂夫·比泽尔戴夫·哈吉斯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艾瑞转换器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