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面防伪盖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686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绸面防伪盖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选铝皮,对其铝皮外涂上外涂料、至少一次光油,通过至少一次拉伸形成不同规格的坯盖,除渣除油进行烘烤后坯盖外周形成如丝绸般的表面效果,再切边、成型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特别适宜生产与高档酒瓶配套的高档绸面防伪瓶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包装容器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瓶盖仅限于常规涂装,经拉伸成型,不会产生瓶盖外观上的明显变化,外观极其普通,防伪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使瓶盖有明显绸面效果,防伪性能好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铝皮,去掉其上的油污,在其一面上涂上内涂料作内壁;2),采用二涂二烘或二涂一烘方式在铝皮外涂上外涂料,涂膜厚度在湿膜时控制在25±2g/m2,烘烤温度190℃-200℃,烘烤时间为7~10分钟;3),在铝皮外涂层上罩上至少一层光油;4),将涂上光油的铝皮经过至少一次拉伸形成坯盖,对坯盖除渣、涂油,坯盖的拉伸比为坯盖的高度∶坯盖直径=1.8∶1~2.5∶1间;5),在100℃-130℃条件下对坯盖烘烤或沸水浸泡或酒精与溶剂的混合液浸泡3-8分钟,坯盖周面即产生如丝绸般的表面效果;6),切边、成型。即成具有丝绸般效果的绸面盖。上述的外涂料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饱和聚脂树脂826 100低分子环氧树脂2.0~3.5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317 2.4~3.8固含量为40%的大分子树脂L411 5.5~7.5 催化剂 0.1~0.32。色 浆 适 量。外涂料的颜色可以变化,颜积比高的涂料,拉伸时,摩擦更大,绸面效果更好,对于其它类似的聚脂涂料也可以作外涂。上述的外涂料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饱和聚脂树脂826100低分子环氧树脂 2.75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3175 3.13固含量为40%的大分子树脂L411 6.4催化剂 0.22增塑剂 2.5流平剂492 1耐晒深红BBM色浆12.2永固桔黄1151色浆 21.6耐晒火红B溶液 4R902钛白粉色浆 4上述的耐晒深红BBM色浆、永固桔黄1151色浆是按重量比色粉∶稀释剂∶树脂=1∶1∶2混合研磨而成,耐晒火红B溶液是按重量比火红B色粉∶正丁醇=1∶3浸泡溶解而成,R902钛白粉色浆是按重量比钛白粉∶树脂=1∶1混合研磨而成,上述所用稀释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S-150#汽油 50%二丙酮醇 25%正丁醇 10%乙基溶纤剂醋酸脂 15%。上述的一次光油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饱和聚脂树脂826100低分子环氧树脂 2.0~3.5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3175 2.4~3.8固含量为40%的大分子树脂 5.5~7.5催化剂 0.1~0.32一次光油可以二次涂装,适当增厚,可增强绸面效果,对于颜积比高的外涂料,此道工序可省去,也可产生绸面效果。将配好的光油用二涂一烘进行涂装,湿膜厚度在19~21g/m2左右,在温度为200℃条件下烘烤7~10分钟。上述的一次光油包括如下组分饱和聚脂树脂826 100低分子环氧树脂2.75封闭型异氰酸脂固化剂3175 3.13固含量为40%的大分子树脂 6.4催化剂0.2增塑剂2.0流平剂492 1。上述的二次光油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聚脂775树脂 100环氧树脂 8~15氨基树脂HMMM 4~6.5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3175 5.5~9.5用配好的二次光油采用二涂一烘进行涂装,湿膜厚度在19~21g/m2间,烘烤温度190℃~200℃,时间7~10分钟。上述的二次光油包括如下组分聚脂775树脂 100环氧树脂 11.7氨基树脂HMMM 5.3流平剂492 1增塑剂2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3175 7.5涂装时,湿膜厚度在20g/m2,烘烤温度190℃,7~10分钟。上述的生产方法中对铝皮进行外涂前,在铝皮外壁采用无色底涂料对铝皮进行底涂,按重量份底涂料包括如下组分饱和聚脂树脂826 100低分子环氧树脂 4~7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31754.5~8.0固含量为40%的大分子树脂L41110~15 催化剂 0.2~0.6。上述的底涂料包括如下组分饱和聚脂树脂826 100低分子环氧树脂 5.5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3175 6.3固含量为40%的大分子树脂L411 12.8催化剂 0.4增塑剂 2.5流平剂4921上述的增塑剂是按重量比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丁酯=4∶6配制而成。上述的催化剂采用百分比浓度为10%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溶液,该溶液是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稀释剂按重量比1∶9配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是利用涂覆在铝皮表面的一系列特种涂料,在制盖拉伸时,由于漆膜表面光油固化彻底,表面很坚硬,拉伸时,表面涂膜被破坏,发生很细微变化,再经过适当的后处理,使这种变化加剧和明显化,坯盖外周漆膜表面形成如丝绸般的表面效果,如在绸面上继续进行一些加工如增加绸面暗纹、漏印绸面等,则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能生产出色彩美观,有绸面效果、感观效果好,防伪效果好的绸面铝塑防伪盖,生产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生产出的防伪盖适用范围广。采用此方法可生产出与高档酒瓶配合的瓶盖。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重庆铝厂生产的0.22mm厚的铝皮,先将铝皮在180℃烘烤7~10分钟,除去铝皮上的油污(如铝皮上的油污严重,可用清洗油进行去污处理),将铝皮较差一面做内涂,烘干。2,涂底涂料底涂料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饱和聚脂树脂826 100低分子环氧树脂5.5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3175 6.3固含量为40%大分子树脂L41112.8 百分比浓度为10%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溶液 0.4增塑剂 2.5流平剂4921上述的增塑剂是按重量比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丁酯=4∶6配制而成。大分子树脂L411为固体颗粒,先用二甲苯∶乙二醇丁醚=1∶2(重量比)在80℃左右溶解;所有原料边加入专用稀释剂(即外涂料中所用稀释剂)中边搅拌直至稀释至粘度50S左右。将配好的底涂料涂在铝板上,湿膜厚度为7g/m2,(控制在6~8g/m2),在200℃温度下烘烤8分钟(可控制在7~10分钟间)。3,涂外涂料根据要求调配各种颜色的外涂料,本实施例以“五粮液”某酒瓶盖为例。外涂料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饱和聚脂树脂826 100低分子环氧树脂 2.75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31753.13固含量为40%大分子树脂L411 6.4百分比浓度为10%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溶液0.2增塑剂 2.5流平剂492 1耐晒深红BBM色浆 12.2永固桔黄1151色浆21.6耐晒火红B溶液 4R902钛白粉色浆 4上述的耐晒深红BBM色浆、永固桔黄1151色浆是按重量比色粉∶稀释剂∶树脂=1∶1∶2混合研磨而成,耐晒火红B溶液是按重量比火红B色粉∶正丁醇=1∶3浸泡溶解而成,R902钛白粉色浆是按重量份钛白粉∶树脂=1∶1混合研磨而成,上述的增塑剂是采用底涂料中增塑剂配方,上述所用稀释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S-150#汽油 50%二丙酮醇25%正丁醇 10% 乙基溶解剂醋酸脂 15%。将配好的外涂料充分搅拌,再进行砂磨过滤处理,调整粘度在100s左右,采用二涂二烘(或二涂一烘)方式在铝皮外涂上外涂料,涂膜厚度在湿膜时控制在25±2g/m2,烘烤温度200℃,烘烤时间为8分钟;4,罩光油1),罩一次光油一次光油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饱和聚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绸面防伪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铝皮,去掉其上的油污,在其一面上涂上涂料作内壁;2),采用二涂二烘或二涂一烘方式在铝皮外涂上外涂料,涂膜厚度在湿膜时控制在25±2g/m↑[2],烘烤温度190℃-200℃,烘烤 时间为7~10分钟;3),在铝皮外涂层上罩上至少一层光油;4),将涂上光油的铝皮经过至少一次拉伸形成坯盖,对坯盖除渣、除油,坯盖的拉伸比为:坯盖的高度∶坯盖直径=1.8∶1~2.5∶1;5),在100℃-130℃条件下对坯盖烘烤 或沸水浸泡或酒精与溶剂的混合液浸泡3-8分钟,坯盖周面即产生如丝绸般的表面效果;6),切边、成型,即成具有丝绸般效果的绸面防伪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立吴行夏国强王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晶樽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