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807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中间区域为显示区,所述基板上交错分布有第一导电通道和第二导电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通道和第二导电通道分布在同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通道在与第二导电通道相交处断开,每条断开的第一导电通道通过引导线和设置在显示区外侧的一条金属导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通过设置在显示区外侧的金属导线将断开的第一导电通道相连,从而实现单层多点式触摸结构,且工艺简单,可视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摸屏,特别是指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技术介绍
触摸屏是一种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设备,其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所。触摸屏种类繁多,按原理划分主要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和表面声波式。其中投射式互电容屏需要两层导电层来蚀刻线路,每层导电层会蚀刻出数条相互独立绝缘的通路,其中一层上的通路用来做T (transmission)通道发送信号,另一层线路用来做R(receive)通道接收信号。T通道和R通道方向要相互交错(一般相互垂直排列),且T通道与R通道之间要相互绝缘,即中间必须有非导电介质隔离开来。当屏体工作没有被触摸时,T通道与R通道之间感应的容值为一个固定值,当有导电介质(如人手指)触摸到屏体时,因改变T层与 R层之间的介质而改变了两层之间感应的容值,这一容值改变量会被控制芯片捕捉到,从而识别出相对应的T通道与R通道,根据两通道的交错位置判断出触摸点的具体位置。一般情况下,以上所说的导电层要镀在PET或玻璃基材上使用。根据以上原理,目前主流的投射式互电容屏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使用两层导电层,其结构如图I和图2所示。中间用整面的绝缘物质,如胶体或胶体加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缩写,中文是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等,隔离R通道和T通道,此类结构的电容屏特点为T通道和R通道分别分布在两个层面上。其缺点是1)材料成本高层数越多,消耗的材料越多,成本越高;2)成品厚度厚,无法满足客户超薄机型的设计需求;3)工艺路线复杂需经过多道组合工序,每多一道工序,需要损耗人工且损失良率。如图I所示,其中显示区I位于基板3中间,基板3为PET或玻璃基材,基板3上依次镀有第一导电通道2和第二导电通道5,两导电层通过光学粘合胶4粘合,如选用光学胶OCA或其他胶体。其中,第一导电通道2和第二导电通道5 —个为发送信号的T通道,另一个则为接收信号的R通道。而另一种结构是把T通道和R通道做到同一个层面上,目前一般称之为搭桥工艺,其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电通道2和第二导电通道5位于同一导电层。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同一层导电膜上蚀刻出T通道和R通道的图形,但两种通道在交错的地方只有一种通道是导通的,另外一种通道在此处断开,然后在交错处镀上绝缘层6,再在绝缘层6上用连接导电层7把断开的R或T通道连接起来以达到导通效果。该类结构的电容屏主要特点是1)R通道和T通道只需一层导电层;2)绝缘物质分布在整个动作区T通道和R通道交汇的地方;3)由于绝缘层6和连接导电层7位于显示区1,因此绝缘物质和其上连接的导电物质要做到不可视。其缺点是1)机器设备一次性投入巨大;2)产品可视性效果不好;3)工艺相对复杂,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容式触摸屏,不但可以实现单层多点式触摸结构,且工艺简单,可视效果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中间区域为显示区,所述基板上交错分布有第一导电通道和第二导电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通道和第二导电通道分布在同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通道在与第二导电通道相交处断开,每条断开的第一导电通道通过引导线和设置在显示区外侧的一条金属导线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通道和第二导电通道相互垂直排列分布,呈m行n列分布,m, n为自然数。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通道按列分布,每列断开的第一导电通道通过一条金属导 线相连,每列的引导线和其他列的金属导线交错处设置绝缘层。优选地,所述n列金属导线均匀分布在显示区两侧的非可视区。优选地,所述绝缘层为透明材料层或者非透明材料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通道为发送信号的T通道或接收信号的R通道。优选地,所述基板的材料为PET塑料或玻璃基材。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通过设置在显示区外侧的金属导线将断开的第一导电通道相连,从而实现单层多点式触摸结构,且工艺简单,可视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的两层导电层投射式互电容触摸屏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I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现有的单层导电层搭桥技术投射式互电容触摸屏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单层导电层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示意图。图中I显示区2第一导电通道 3基板4粘合胶5第二导电通道 6绝缘层7连接导电层 8金属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基板3,基板3的中间区域为显示区I,基板3上交错分布有第一导电通道2和第二导电通道5,其中,第一导电通道2和第二导电通道5分布在同一导电层,第一导电通道2在与第二导电通道5相交处断开,每条断开的第一导电通道2通过引导线和设置在显示区I外侧的一条金属导线8相连。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其中,第一导电通道2和第二导电通道5 —般相互垂直排列分布,呈m行n列分布,m,n为自然数。第一导电通道2按列分布,每列断开的第一导电通道2通过一条金属导线8相连,每列的引导线和其他列的金属导线8交错处设置绝缘层6。所述n列金属导线8均匀分布在显示区I左右两侧的非可视区。当然,第一导电通道2也可按行分布,n行金属导线8均匀分布在显示区I上下两侧的非可视区。由于绝缘层6位于非可视区,因此绝缘层6可为透明材料层或者非透明材料层。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在显示区I内没有T通道和R通道的交汇。在显示区I中,蚀刻整条的第一导电通道2和第二导电通道5,两者在相交处断开,断开的导电通道通过引导线延伸到非可视区,然后在非可视区中用金属导线8把分段的导电通道连接起来,构成整条的R(或T)通道。其中金属导线8与T(或R)通道交汇的地方印 刷绝缘层6,该绝缘物质不要求不可视。具体优点如下I)材料成本大大减少相对于两层导电层结构触摸屏,可至少减少60%的原材料使用量。2)厚度变薄相比于两层导电层结构触摸屏,可至少降低0. 15mm以上,一层PET基材厚度至少0. 125mm,光学绝缘胶至少0. 025mm,合计至少降低0. 15mm。3)简化生产工序相比于两层导电层结构触摸屏,减少了每层结构单独加工的工序,而且节省了两两组合的工序;相比于单层导电层搭桥工艺触摸屏,简化了可视区镀绝缘层和导电层的工序。4)减少对机器设备成本的投入相比于单层导电层搭桥工艺触摸屏,新技术所需的工艺设备成本远小于搭桥工艺所需的设备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基板(3),所述基板(3)的中间区域为显示区(1),所述基板(3)上交错分布有第一导电通道(2)和第二导电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通道(2)和第二导电通道(5)分布在同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通道(2)在与第二导电通道(5)相交处断开,每条断开的第一导电通道(2)通过引导线和设置在显示区(1)外侧的一条金属导线(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合美硕触控技术有限公司杜秀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