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英俊专利>正文

一种广角线光斑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653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广角线光斑激光器,该激光器的结构包括有激光光源、走离片、扩束准直系统和两支柱透镜,所述激光光源发出单个激光光束射向走离片,该激光光束经走离片分成为两束平行的光束射向扩束准直系统,经扩束准直的两光束形成为两束空间上进一步分开的平行的较粗光束,两个所述的柱透镜并列平行放置,一束较粗光束入射至其中一支柱透镜,另一束较粗光束入射至另一支柱透镜,两个柱透镜出射的光线重叠形成一个广角线光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广角线光斑激光器输出的线张角特别大,线质量好、效率高并且功耗小,同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和制作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器,特别是一种投线仪用的广角线光斑激光器
技术介绍
在激光器的许多应用领域如激光投线仪中,都希望能有一种线光斑激光器。激光投线仪中所需要的激光光斑是线条性,通常用一个柱透镜来将点光斑转化成线光斑。目前的激光投线仪所用线光斑激光器的线光斑的 有效张角通常只能做到120°,这主要是因为单柱透镜这种方式只能做到这样大的张角,而且由于高斯光斑的特点,决定了线光斑通常是中心部分亮,越到两边越不亮,对于高斯光模式显著的绿光激光器更是如此。所以现有线光斑激光器存在张角小,光线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广角线光斑激光器。本技术的广角线光斑激光器要达到张角大并且光线亮度均匀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广角线光斑激光器,该激光器的结构包括有激光光源、走离片、扩束准直系统和柱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发出单个激光光束射向走离片,该激光光束经走离片分成为两束平行的光束射向扩束准直系统,经扩束准直的两光束形成为两束空间上进一步分开的平行的较粗光束,两个所述的柱透镜并列平行放置,一束较粗光束入射至其中一支柱透镜,另一束较粗光束入射至另一支柱透镜,两个柱透镜出射的光线重叠形成一个广角线光斑。在本技术的广角线光斑激光器中,还设有一带契角的光学镜片,放置于一束光路上,改变该光束的光路方向,该光束在与其相应的柱透镜垂直的平面内斜射入进入柱透镜侧面,从另一侧面变成线光斑输出,与另一光束部分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广角的线光斑,其线光斑的有效张角不小于120°。在本技术的广角线光斑激光器中,还可同时用两个带契角的光学镜片分别放置于两束光路上,改变光束的光路方向,光束在与其相应的柱透镜垂直的平面内斜射入进入柱透镜侧面,从另一侧面变成线光斑输出,上述两个线光束部分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广角的线光斑,其线光斑的有效张角不小于200°。在本技术的广角线光斑激光器中,所述两柱透镜放置方向所构平面与两光路方向所购成平面方向垂直。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广角线光斑激光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I.本技术中的光线通过两个并列平行放置的两个柱透镜,由此产生两条彼此部分重叠的线光斑,总的线光斑的有效张角将大大增加,可以远超过120°。2.本技术的激光器通过在光路上方置带契角的光学元件,使原来平行的两光束产生夹角,进入到柱透镜后两线光斑的中心方向也存在夹角,这样两线光斑的重叠部分进一步减少,整体线光斑会变的更加长,也就是有效张角更大,甚至可以超过200°。3.本技术的激光器通过改变两个线光斑之间的重叠部分,从而使总的线光斑的亮度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广角线光斑激光器实施例I的光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广角线光斑激光器实施例2的光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广角线光斑激光器实施例3的光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广角线光斑激光器做进一步 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理解本技术的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根据图I所示,本实施例产生广角线光斑的激光器在结构上包括有激光光源I、走离片3、由扩束装置5和准直装置6构成的扩束准直系统、柱透镜9和柱透镜10。其中柱透镜为两个,二者并列平行放置,这里的激光光源I是微型化的激光器。扩束准直系统的作用是将细小的光斑扩大直径,形成较大的、近似圆形的点状光斑。两个柱透镜的作用则是将点状光斑变化成为线光斑。本实施例的激光器在结构中的光路关系如下由激光光源I发出单个激光光束2射向走离片3,该激光光束2经走离片3分成为两束平行的光束4射向扩束准直系统。两个光束4分别经扩束准直系统的扩束作用和准直作用,由原先的细光束形成为两根上下平行的较粗光束7和较粗光束8。位于上部的较粗光束7和位于下部的较粗光束8的尺寸变大、空间上有明显的分离,形状与亮度也基本一致。这样,原来由激光光源I发出的小光斑变成两个大光斑,同时发散角也相应变小。两个所述的柱透镜上下并列平行放置,上面柱透镜9,下面柱透镜10,位于上部的较粗光束7入射柱透镜9,出射线光斑11,位于下部的较粗光束8入射至柱透镜10,出射的线光线12,线光斑11 一端和线光斑12—端重合,两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效发散角大的且亮度均匀的线光斑。图中虚线13、14分别表示两个线光斑中心位置的方向,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两线光斑之间的方向夹角是很小的,甚至是平行的。实施例2根据图2所示,本实施例激光器结构中的光路关系与图I类似在结构上包括有激光光源I、走离片3、由扩束装置5和准直装置6构成的扩束准直系统、柱透镜9和柱透镜10,这些元件的作用与图I结构中的完全一样,此外在结构上多了一片带契角的光学元件,该带契角的光学元件插入一个光束的光路上。由激光光源I发出单个激光光束2射向走离片3,该激光光束2经走离片3分成为两束平行的走离光束4射向扩束准直系统。走离光束4经扩束准直系统6的扩束作用和准直作用,由原先的走离光束形成为两根上下平行的较粗光束7和较粗光束8。位于上部的较粗光束7和位于下部的较粗光束8的尺寸变大、空间上有明显的分离,形状与亮度也基本一致。这样,原来由激光光源I发出的小光斑变成大光斑,同时发散角也相应变小。两个所述的柱透镜上下并列平行放置,上面柱透镜9,下面柱透镜10,位于上部的较粗光束7入射柱透镜9,出射线光斑11,位于下部的较粗光束8先进入带契角的光学元件201,从201出射后变成光束202,光束202方向被改变,,斜入射至柱透镜10,出射的线光线12同样存在一个出射角,出射角方向如虚线13所示,与水平线之间存在一个夹角,线光斑11 一端和线光斑12—端重合,两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效发散角更大的且亮度均匀的线光斑,该线的有效发散角可以进一步超过图I结构的有效发散角。实施例3根据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激光器结构中的光路关系与图I和图2类似在结构上包括有激光光源I、走离片3、由扩束装置5和准直装置6构成的扩束准直系统、柱透镜9和 柱透镜10,这些元件的作用与图I结构中的完全一样。此外本实施例在结构上多了两片带契角的光学元件,此两片带契角的光学元件分别插入上述两束光的光路上,改变它们的光束方向。由激光光源I发出单个激光光束2射向走离片3,该激光光束2经走离片3分成为两束平行的走离光束4射向扩束准直系统,扩束装置5和准直装置6构成了扩束准直系统。走离光束4经扩束准直系统的扩束作用和准直作用,由原先的走离光束形成为两根上下平行的较粗光束7和8。位于上部的较粗光束7和位于下部的较粗光束8的尺寸变大、空间上有明显的分离,形状与亮度也基本一致。这样,原来由激光光源I发出的小光斑变成大光斑,同时发散角也相应变小。两个所述的柱透镜上下并列平行放置,上面柱透镜9,下面柱透镜10,位于上部的较粗光束7先进入带契角的光学元件301,从301出射后变成光束302,光束302方向被改变,斜入射至柱透镜9,出射线光斑11存在一个出射角,出射角方向如虚线14所示,与水平线之间存在一个夹角;位于下部的较粗光束8先进入带契角的光学元件201,从201出射后变成光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广角线光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该激光器的结构包括有激光光源、走离片、扩束准直系统和柱透镜,所述激光光源发出单个激光光束射向走离片,该激光光束经走离片分成为两束平行的光束射向扩束准直系统,经扩束准直的两光束形成为两束空间上进一步分开且平行的较粗光束,两个所述的柱透镜并列平行放置,一束较粗光束入射至其中一支柱透镜输出一个线光斑,另一束较粗光束入射至另一支柱透镜输出另一线光斑,这两个线光斑重叠形成一个广角线光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马英俊浙江合波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