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管包括有:一灯管、二端盖以及一电路板,该灯管内侧设有一定位槽可供设置电路板,各端盖分别设置于该灯管二端,且分别设有二电性端子,而于各端盖内侧则分别设有一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与该电性端子连接,该电路板二端设有一连接座;藉此,透过各端盖的导电端子直接插接于该连接座来形成接触导通,以传导电力,使具有简易组装,且一般人皆可更换维修套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发光二极管灯管的连接座结构,g在提供ー种可透过灯管、电路板及端盖的设计,让使用者利用简单插接动作即可形成接触导通,而适于日光灯管、省电灯管或类似灯管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按,早期日光灯的灯管的材质大多为玻璃,且日光灯管内部含有少量的水银,故,在拿取或装设上需极为小心,因不小心打破日光灯管的 话,其内部的水银流出会对环境造成伤害,且人体不小心碰触到或吸附到的话,也会造成中毒现象;且传统日光灯虽便宜,但其废弃物有汞污染或易碎等缺点者。 然,目前的日光灯新一代的改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来发光,其结构上也跟早期的日光灯设计是一祥的,以能适用早期的灯架。请參阅图I所示,指出该习知LED灯管的结构主要包括一中空管体11、ー发光模组12及两外接模组13。其中该中空管体11包括一座体110及一灯罩111盖设在该座体上。该发光模组12包括电路板120及复数LED121结合在该些电路板120上,且该电路板120上具电路与该些LED121电气连接,该电路在该电路板120靠近两侧边处分别具有两导接区块123。该两外接模组13结合在该中空管体11的两端,姆ー外接模组包括一端盖130、一固定块131及两端子。该端盖130利用ー螺栓133结合在该座体110上,该固定块131以螺栓133螺锁在该座体110上。该两端子包括ー嵌块136及ー导柱137。该嵌块136嵌入该固定块131中且ー侧由该固定块131下方露出,并与外侧电路板120上的外侧边的导接区块123相焊接接触。该导柱137延伸自该嵌块136的一端面且由该端盖130伸出至外部。然而习知技术的缺点如下。I.该外接模组组装动作繁复,组装成本较高。2.焊接质量难以用肉眼判断,因此有可能产生细小的裂縫,并且焊接人员水平若參差不齐,亦容易影响焊接质量。3. 一般LED灯管仍延用习用的灯座结构,则LED灯管插入习用灯座结构的插座吋,因需旋转90度始能接通电源,如此将使LED灯管的照射面也偏离90度,使LED灯管下方一侧无法获得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ー种可透过灯管、电路板及端盖的设计,让使用者利用简单插接动作即可形成接触导通,使电路板及灯管具有能旋转360度来调整不同照射角度的效果,进而増加整体的实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ー种发光二极管灯管的连接座结构,包括有一灯管,该灯管内侧设有一定位槽;ニ端盖,分别设置于该灯管ニ端,各端盖设有ニ电性端子,而于各端盖内侧则分别设有ー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与该电性端子连接;以及ー电路板,设置于该定位槽内,该电路板ニ端设有ー连接座,该连接座设有ー壳体,该壳体设有至少ー插槽,该插槽内设有端子以及与该端子连接的导电片,该导电片并延伸至该壳体侧边,以供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而该插槽则可供各端盖的导电端子插接而形成导通。该导电片由该壳体的底部朝外侧延伸。该壳体底部设有至少一定位柱,而该电路板设有至少ー收容该定位柱的定位孔。该导电片由该壳体的底部朝外侧延伸,该壳体底部设有至少一定位柱,而该电路板设有至少ー收容该定位柱的定位孔。该灯管下缘处形成有复数散热鳍片。 该端盖与灯管的结合方式以凸肋环沟方式来嵌合固定。该电性端子与该导电端子一体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发光二极管灯管包括有一灯管、ニ端盖以及ー电路板,该灯管内侧设有一定位槽可供设置电路板,各端盖分别设置于该灯管ニ端,且分别设有ニ电性端子,而于各端盖内侧则分别设有ー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与该电性端子连接,该电路板ニ端设有ー连接座;藉此,透过各端盖导电端子直接插接于该连接座来形成接触导通,以传导电カ,使具有简易组装,且一般人皆可更换维修套件。附图说明图I为习知LED灯管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中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中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灯管与端盖可相对形成旋转360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灯管与端盖可相对形成旋转360度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中空管体11座体110灯罩111发光模组12电路板120LED121导接区块123外接模组13端盖130固定块I3I螺栓133嵌块136导柱137发光二极管灯管2灯管21座体211定位槽212散热鳍片213环沟214端盖22电性 端子221导电端子222凸肋223电路板23插座231发光二极管232壳体233插槽234端子235导电片236定位柱237定位孔23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本技术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结构分解图、图2本技术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管2包括有一灯管21、ニ端盖22以及一电路板23。其中该灯管21内侧同样设有一座体211,该座体211上设有一定位槽212可供设置电路板23,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灯管21为圆管状,且该灯管21下缘处形成有复数散热鳍片213,以供散热。各端盖22分别设置于该灯管21 ニ端,各端盖22设有ニ电性端子221,而于各端盖22内侧则分别设有ー导电端子222,该导电端子222与该电性端子221连接,其中该电性端子221可与该导电端子222 —体制成,再利用包射方式与该端盖22 —体制成。该电路板23设置于该定位槽212内,该电路板23 ニ端设有ー连接座231,该电路板23可设有复数发光二极管232,该电路板23上具有电路(图未示)与该些发光二极管232电气连接,该电路则于该连接座231形成电性连接。其中,该连接座231设有ー壳体233,该壳体233设有至少ー插槽234,该插槽234内设有端子235以及与该端子235连接的导电片236,请同时參阅图4所示,该导电片236并延伸至该壳体233侧边,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导电片236由该壳体233的底部朝外侧延伸,以焊接于电路板23上,而与该电路板23形成电性连接,而该插槽234则可供各端盖的导电端子222插接,使该导电端子222与该端子235相互接触而形成导通;另外,该壳体233底部设有至少一定位柱237,而该电路板23设有至少ー收容该定位柱的定位孔238,使该连接座231可更稳固定位于该电路板23上。当本技术的灯管插入习用灯座结构时,该电性端子221以及导电端子222藉由该连接座231与电路板23形成ー电流回路,使发光二极管232因接收到电カ而发光发亮。故本技术可利用简单插接动作即可构成端盖与灯管的组装,使其具有易组装、易维修、易检测、易更换零组件,进而增加实用性。另外,该端盖与灯管的结合方式可以凸肋环沟方式来嵌合固定,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端盖22内侧设有一圈凸肋223,而该灯管21则相对设有ー环沟214,而该端盖22的圆周直径大于灯管21的圆周直径,透过两者嵌合方式相互固定,且可使该电路板23及灯管21可相对于该端盖22具有能旋转360度,如图5所示,来调整不同照射角度的效果,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当然,亦可于该端盖内侧设有ー环沟,而该灯管则相对设有ー圈凸肋,同样可使该灯管21与各端盖22相互定位,并可形成相对 旋转。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的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灯管,该灯管内侧设有一定位槽; 二端盖,分别设置于该灯管二端,各端盖设有二电性端子,而于各端盖内侧则分别设有一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的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灯管,该灯管内侧设有一定位槽;二端盖,分别设置于该灯管二端,各端盖设有二电性端子,而于各端盖内侧则分别设有一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与该电性端子连接;以及一电路板,设置于该定位槽内,该电路板二端设有一连接座,该连接座设有一壳体,该壳体设有至少一插槽,该插槽内设有端子以及与该端子连接的导电片,该导电片并延伸至该壳体侧边,以供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而该插槽则可供各端盖的导电端子插接而形成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佳庆,余渊铭,
申请(专利权)人:佳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