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振发专利>正文

金属拉链的链齿成型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618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金拉链的链齿成型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胚齿成型步骤,是经由上胚模与下胚模以冲压切断方式,裁切出分离于料带的胚齿:切角步骤,是经由上切角模与下切角模以冲压切断方式,将胚齿的开放端的两外端处的余料切除,以得待成型链齿;成型步骤,是经由上成型模与下成型模以冲压方式,将待成型链齿成型出顶具凹陷的齿凹,而底部则为突出的齿榫的链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有关金属拉链的技术,尤指一种制造金属拉链的链齿制造方法,以及执行此方法的装置。
技术介绍
按金属拉链于人们生活周围多有所见,实则,更确切地说,金属拉链是为较尼龙拉链及塑钢拉链更早为人们所开发,堪称是拉链的始祖,通常,金属拉链大致可分为铝质与铜质金属拉链。金属拉链的原理,是如图1所示,基本上,是由两布带a,其相对向分别具有一芯(cord)b,各该芯b上则为依序等距排列的链齿c所包夹,而其两链齿c间的距离,是对应于另边链齿c 2的距离,所以,其当利用拉链头通过而拉合时,可为合齿,为使其可牢固的夹合,因此,各链齿c1、c2是于一方向具突起的齿榫d,而其对应的背面,则为对应凹陷的齿凹e,因此,如图1所示,当夹合后,该齿榫d的至少前端部份,会容置于齿凹e,因而形成啮合。为了使链齿c1、c2的夹合于布带a的芯b,亦即业界所习称的植齿,则请参阅图2及图3,如该图所示,其是由一上模组f及一下模组g以冲压方式成型链齿c,图2左方虚线表示的,是为料带w,亦即金属料带(wire),通常为铝质或铜质,该金属带经由喂料而其前端进入下模g上,该上模f与下模g具对应的齿榫模h1、h2,其冲压合模后可形成上方具突起的链齿c的齿榫d,及下方具凸陷e,此外,上模组f与下模组g尚具有两内突的切模k1、k2,使其于合模冲压时形成颈部1,而后,则为成型模m1、m2,形成独立分离的链齿c,同时,再使布带a的芯b由下而上通过该未夹合的链齿c的开孔内,并经由左右合模方式,使其夹合,如此自动化的反复实施,而达连续植齿。基本上,此生产方法及装置行之多年,且已达自动化阶段,固然可达植齿的目的与功效,唯美中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是一次成型,因此,切削成冲压的斧痕明显,如颈部1,夹合芯b的链齿侧向切痕,乃至于各线条的交会处,于切削或成型后,并无修饰或表面处理的机会,因此,除了粗糙外,亦因缺乏导角,而使拉合时较不顺畅,同时,使得质感因之降低。为了改善此缺点,如日本吉田工业,亦即YKK拉链,则是以具链齿唯不具成型的齿榫与齿凹的料带为原料,经裁切及冲压出齿榫与齿凹,唯该成型料带成本较高,且对一般厂商而言,难以转嫁额外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监于此,申请人乃本于长年来从事拉链机器的设计与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克服上述缺点,经再三探索,始创作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拉链的链齿制造方法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拉链的链齿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无需改变料源或用料习惯;提高质感和触感;将成型与自料带分离的装置分开设计,于设置,保养与维修上,较具弹性。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拉链的链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胚模,是由上胚模及与的对应的下胚模组成,可冲压切断出具链齿雏形的胚齿;一切角模,是由上切角模与下切角模组成,可将胚齿的开放端的两前端余料部份切除;一成型模,是包括至少一可冲压成型出齿凹的上成型模,以及与之对应可成型出齿凹的下成型模;一旋转模座,是供设置下切角模及与上成型模对应的下成型模,并可依预定角度旋转。其进一步包括一夹芯装置,该夹芯装置是可将成型后的链齿夹合布带的芯。其中的下成型模是等角设于旋转模座的外缘周边顶面上。其中的下切角模是设于旋转模座上。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拉链的链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胚齿成型步骤,是经由上胚模与下胚模以冲压切断方式,栽切出分离于料带的胚齿;切角步骤,是经由上切角模与下切角模以冲压切断方式,将胚齿的开放端的两外端处的余料切除,以得待成型链齿; 成型步骤,是经由上成型模与下成型模以冲压方式,将待成型链齿成型出顶具凹陷的齿凹,而底部则为突出的齿榫的链齿。其进一步包括一夹芯步骤,是将成型的链齿经由开放端包夹于拉链布带的芯而形成链带。其中的成型步骤可为复数次操作,其是经由下成型模,被设于一旋转模座上,且为等角度设置并可依预设角度转动,而成型模则可为对应数目设置,并依序成型。其中的料带是为选自铝及铜带。附图说明为进一步揭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金属拉链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金属拉链植齿示意图;图3为链齿成型与芯的关系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链齿成型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基本上,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亦可配合成型装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胚模1,一切角模2,一或以上成型模3,一旋转模座4,及/或一夹芯装置5所组合而成。其中,胚模1其是由上胚模11与下胚模12合组而成,其目的在于成型出链齿的大致形状,并与料带脱离,当料带A进入胚模1时,经冲压与切断,可得到已具链齿雏形的胚齿B,其成型后的传送,则是经由旋转模座4为之。切角模2亦由上切角模21与下切角模22(未示,是设于旋转模座4上)组合而成,其目的在于将链齿夹合芯b的开放端的外端段的余料X予以切除,而形成未修饰的待成型链齿C,而此时的待成型链齿C是为扁平状,并不具前述的齿榫d与齿凹e。成型模3其可为一或以上,是包含成型上模31与设于旋转模座4的成型下模41,此阶段是以冲压唯不切断方式,成型出上方具前述齿凹e,而底部具齿榫d的链齿,如图4所示,此成型阶段设计有四道,即成型上模31、31-1、31-2、31-3,成型下模轧、41-1、41-2、41-3,唯视需要而定。基本上,此配合模具冲压成型的步骤(工序)愈多时,则得到的成品越为柔顺,如先前的切痕,钝角,毛边…等,均可以消除。旋转模座4其是具一或以上的下切角模22成型下模41,因此,以沿着模座外缘等角方式设置,由已知的自动控制为预定角度旋转,供为加工,因此,可得到可供夹合于芯b的链齿D 4。夹芯装置5是为已知装置,其可设于成型链齿D的设置,并经由前述芯b的由下往上通过时夹合其上,以形成具链齿的单边链带,而此俱可经由程序化而为自动控制。所以,透过本专利技术装置执行方法的实施,其可获致的功效,计有如下数端 (1)仍可使用相同的传统料带,于材料取得上,与已知的无异,无需改变料源或用料习惯。(2)经多道成型步骤,可配合模具的设计,而使齿榫与齿凹较为精致,有助于提高质感。(3)链齿外壁因多道成型的步骤,而变成较为平滑,有助于拉合的顺畅,且触感较为柔和。(4)相异于已知的成型方式,而为齿凹向上,有别于后续的齿凹再设计利用。(5)将成型与自料带分离的装置分开设计,于设置,保养与维修上,较具弹性。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顶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权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拉链的链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胚模,是由上胚模及与的对应的下胚模组成,可冲压切断出具链齿雏形的胚齿;一切角模,是由上切角模与下切角模组成,可将胚齿的开放端的两前端余料部份切除;一成型模,是包括至少一可冲压成型出齿凹的上成型模,以及与之对应可成型出齿凹的下成型模;一旋转模座,是供设置下切角模及与上成型模对应的下成型模,并可依预定角度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拉链的链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夹芯装置,该夹芯装置是可将成型后的链齿夹合布带的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拉链的链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下成型模是等角设于旋转模座的外缘周边顶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拉链的链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拉链的链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胚模,是由上胚模及与的对应的下胚模组成,可冲压切断出具链齿雏形的胚齿;一切角模,是由上切角模与下切角模组成,可将胚齿的开放端的两前端余料部份切除;一成型模,是包括至少 一可冲压成型出齿凹的上成型模,以及与之对应可成型出齿凹的下成型模;一旋转模座,是供设置下切角模及与上成型模对应的下成型模,并可依预定角度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发
申请(专利权)人:吴振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