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富妹专利>正文

按扣制造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17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扣制造成型方法及其成型设备,该成型设备依序使用第一冲孔成形装置、割孔装置、第二冲孔成形装置、钢线成型套入装置与外围包覆处理装置来用以制造按扣,其按扣半成品在第二冲孔成形装置时被冲断并置入一圆形转盘内,并在该圆形转盘上利用钢线成型套入装置与外围包覆处理装置完成后续加工程序,据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连续不间断的制造按扣,避免习知多部机台分开加工时所产生的上下料困扰,以节省加工时间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按扣制造成型方法及其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钮扣的使用对于人们穿着的服饰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构件,不论是装饰或扣合衣物皆具有其实用的价值,而其型态、样式也不断的在改变、增加,其中按扣具有让使用者快速扣上或打开的特性,已经广泛的被使用于衣服、皮包之上,尤其是需要常常穿脱的外套套上,按扣的使用即是结构上较为特殊,制造上也较为麻烦、费时的钮扣,请参看图1所示,其为按扣的外观图,习知制造按扣的技术,是利用三部机械分别依序进行冲模成形、形成侧腹孔1、安装钢线2等加工程序,因此在不同机台之间,其需花费时间与成本进行上下料的作业,尤其在安装钢线2时,需要辨别侧腹孔1的方向,以将钢线2安装于该侧腹孔1之上,因此其制程费时且无法快速连续的制造,在实际生产运作时,习知技术容易因为钢线2未装入侧腹孔1而造成不良品的产生,进而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扣制造成型方法,其可减少按扣加工所需时间,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并确保产品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扣制造成型设备,可快速连续不间断的制造按扣,避免分开加工时所产生的上下料困扰,以节省加工时间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按扣制造成型方法,其步骤为切断并冲孔成型是将一胚料利用冲床分二段式加工成一具侧腹孔的圆盘体,其第一段是将胚料成型为具中空柱的凸字形圆盘,第二段则是于中空柱与圆盘体相接处穿设两相对的侧腹孔;钢线成型套入是将钢线弯折呈S形,而后置入于上述圆盘体的侧腹孔内,并将中空柱的外端处圆角处理;外围包覆完成是将完成套入钢线的圆盘体外围弯折一唇厚,并将钢线一侧包覆、固定,而完成按扣的成品。一种按扣制造成型设备,输入一钢线与一钢板,用以制造一按扣,其依次由一将该钢板冲压成形以在该钢板上形成一具有一圆柱的第一半成品的第一冲孔成形装置、一具有一刀具,分别于该圆柱的底部两侧割出一侧腹孔以在该钢板上形成一第二半成品的割孔装置、一将该钢板上的第二半成品冲断并置入一圆形转盘上,同时该第二半成品的外围凹折出一帽缘以形成一第三半成品的第二冲孔成形装置、一将该钢线切断并弯折成双S曲形状,并置入该第三半成品的帽缘内,同时于该帽缘形成一卡合部以固定该弯折成双S曲形状的钢线,形成一第四半成品的钢线成型套入装置及一将该第四半成品的帽缘往内侧凹折形成一唇厚以完成该按扣的外围包覆处理装置并排排列而构成。该第一冲孔成形装置,是由复数个冲压模具所构成,该复数个冲压模具依据其成形所造成的变形量大小排成一列,该钢板藉由该复数个冲压模具由变形量小到大的挤压次序下,形成该第一半成品。该割孔装置的刀具平贴于一第一平台之上,该第一平台具有一凹洞可用以安装该第一半成品的圆柱,该凹洞并具有一顶针机构,该割孔装置并具有一固定杆、一定位杆,该定位杆具有一卡钮端,在卡入该第一半成品的圆柱背面后,藉由一摆杆的推移将该钢板上的另一个第一半成品的圆柱移至该第一平台的凹洞上,此时该固定杆利用一第一凸轮与一第一复位弹簧的驱动,用以将该第一半成品的圆柱克服该顶针机构的弹力完全塞入该凹洞之内,此时该刀具利用一第二复位弹簧与一第二凸轮的驱动,于该圆柱的底部两侧割出该侧腹孔以在该钢板上形成该第二半成品。该摆杆具有一与机台枢接的第一枢纽,该摆杆与一连接杆利用一第二枢纽枢接,该连接杆并与一位于驱动轮上的偏心轮枢接。卡钮端具有一导弧角。该第二冲孔成形装置具有一切断部与一凹折部并搭配一切断模与一凹折模使用,其利用该切断部将该钢板上的第二半成品冲断并置入该圆形转盘上,同时利用该凹折部将该第二半成品的外围凹折出该帽缘以形成该第三半成品。该切断部与该凹折部是同轴配置,其利用一卡合装置的卡制先行驱动该切断部将该钢板上的第二半成品冲断并置入该圆柱转盘上后,该卡合装置会脱离卡制该切断部,以单独驱动该凹折部将该第二半成品的外围凹折出该帽缘以形成该第三半品。该钢线成型套入装置,具有一成形模具,该成形模具将该钢线切断并弯折成双S曲形状,并利用一推移杆将该弯折成双S曲形状的钢线置入该第三半成品的帽缘内,同时于该帽缘形成该卡合部,形成该第四半成品。该成形模具包含有一顶靠部、一外围套桶、一中心杆与一成形杆,该顶靠部具有一弧状导片,该中心杆位于该外围套桶之内,该钢线在被切断后藉由该外围套桶的推压紧靠该顶靠部,该钢线并藉由该弧状导片的作用,于该外围套桶的前侧交叉,此时藉由该成形杆将该钢线的两侧分别推入该外围套桶与该中心杆的区域,以将钢线形成双S曲形状,且该推移杆是设立在该外围套桶的外侧上方,待钢线形成双S曲形状后将其置入该第三半成品的帽缘内,同时于该帽缘形成该卡合部,形成该第四半成品。该外围包覆处理装置是包含一卷模与一挤压模,其将该第四半成品的帽缘对准该卷模,并利用该挤压模压迫该第四半成品往该卷模的方向施压,藉由该卷模的作用将该第四半成品的帽缘往内侧凹折形成该唇厚,即完成该按扣。所述的按扣制造成型设备更具有一开口模具,将该圆柱的顶部冲出一开口。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按扣制造成型的设备配合其成型方法在经过适当的安排各种装置的位置,其可以连续不间断的制造按扣,据此其制造时间短,且无上下料的问题,更可避免钢线未装入侧腹孔而造成不良品的产生,进而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按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冲孔成形装置配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冲孔成形装置的半成品示意图;图4-1,是本专利技术割孔装置动作示意图一;图4-1A,是图4-1的局部放大图;图4-1B,是图4-1的局部放大图;图4-2,是本专利技术割孔装置动作示意图二;图4-2A,是图4-2的局部放大图;图4-2B,是图4-2的局部放大图;图4-3,是本专利技术割孔装置动作示意图三;图4-3A,是图4-3的局部放大图;图4-3B,是图4-3的局部放大图;图4-4,是本专利技术割孔装置另一角度动作示意图三;图4-5,是本专利技术割孔装置动作示意图四;图4-5A,是图4-5的局部放大图;图4-5B,是图4-5的局部放大图;图4-6,是本专利技术割孔装置另一角度动作示意图四;图4-7,是本专利技术割孔装置动作示意图五; 图4-7A,是图4-7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割孔装置的半成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圆形转盘示意图;图7-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冲孔成形装置示意图;图7-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冲孔成形装置示意图一;图7-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冲孔成形装置示意图二;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冲孔成形装置的半成品示意图;图9-1,是本专利技术钢线成型套入装置动作示意图一;图9-2,是本专利技术钢线成型套入装置动作示意图二;图9-3,是本专利技术钢线成型套入装置动作示意图三;图9-4,是本专利技术钢线成型套入装置动作示意图四;图10,是本专利技术钢线成型套入装置的半成品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外围包覆处理装置配置示意图;图11A,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制品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配合图2-12所示,本专利技术按扣详细的加工步骤行程为1、切断并冲孔成型是先将一钢板20利用冲床加工成一具圆柱301的第一半成品31,而后,于该圆柱301底部两侧割出一侧腹孔302,以供一钢线10置入。2、钢线10成型套入是先将一钢线10弯折呈S形后,再置入于上述的侧腹孔302内形成第二半成品32,同时,将该第二半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扣制造成型方法,其步骤为:切断并冲孔成型:是将一胚料利用冲床分二段式加工成一具侧腹孔的圆盘体,其第一段是将胚料成型为具中空柱的凸字形圆盘,第二段则是于中空柱与圆盘体相接处穿设两相对的侧腹孔;钢线成型套入:是将钢线弯折呈 S形,而后置入于上述圆盘体的侧腹孔内,并将中空柱的外端处圆角处理;外围包覆完成:是将完成套入钢线的圆盘体外围弯折一唇厚,并将钢线一侧包覆、固定,而完成按扣的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富妹
申请(专利权)人:陈富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