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150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其包括:一进水阀体,该进水阀设有一倾斜出水口,所述的倾斜出水口下方形成一容纳腔,一套管,其顶端固定于进水阀体的容纳腔内,该顶端形成一出水腔,该出水腔具有一连通套管内腔的第一出水口以及至少一流入浮筒的配重腔的第二出水口;以及一浮筒,位于第二出水口下方,该浮筒上设有用于承接套管第二出水口的出水的配重腔;其中,所述的第二出水口的出水形状为散开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浮筒的配重量更加稳定,产品在供水管压力大和压力小时进水总量相差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
技术介绍
参见CN01243596. 1,“一种可调节的便器水箱进水阀”,现有的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包括一进水阀体,该进水阀体设有一弯管13,以及连接在进水阀本体出水口下的浮筒3,浮筒上设有配重腔3-1。现有技术的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弯管13的出水口出水成柱状,因此在供水管压力大时,进水流量及进水流速都很大,对浮筒3的冲击力大,反之,供水管压力小时,进水流量及进水流速都小,对浮筒3的冲击力小,因此会因进水压力的大小影响浮筒3的配重量(配重量=配重腔水量+出水口的出水对浮筒3的冲击力),导致产品在供水管压力大和压力小时进水总量相差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进水阀体,该进水阀设有一倾斜出水口,所述的倾斜出水口下方形成一容纳腔,—套管,其顶端固定于进水阀体的容纳腔内,该顶端形成一出水腔,该出水腔具有一连通套管内腔的第一出水口以及至少一流入浮筒的配重腔的第二出水口 ;以及一浮筒,位于第二出水口下方,该浮筒上设有用于承接套管第二出水口的出水的配重腔;其中,所述的第二出水口的出水形状为散开状。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顶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内、外径都扩大的顶部,所述的顶部内形成套管的出水腔。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套管的内壁沿轴向延伸突入顶部内形成内凸环,内凸环外表面壁和顶部的内表面壁之间形成一环形沟槽。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倾斜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倾斜指向顶部的内表面壁,且和第二出水口不在同一处。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环形沟槽的一处向外凸形成突出部,所述的第二出水口设于该突出部的底部。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在水平面上,所述的倾斜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和顶部的内表面壁的径向之间有一 25-70度的夹角。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套管的内壁和出水腔内部的底面平齐。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倾斜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倾斜指向顶部的内表面壁,且和第二出水口不在同一处。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出水口上设有一多孔板,所述多孔板上设有多个出水角度不同的出水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其通过(I)在出水腔内形成一环形沟槽,使水流在该沟槽内环流,从而使第二出水口的出水呈散开状;或(2)在第二出水口处安装多孔板,使第二出水口的出水呈散开状,这样,第二出水口的出水不再呈柱状,对配重腔的冲击力小,使得浮筒的配重量更加稳定,产品在供水管压力大和压力小时进水总量相差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进水阀体1-1倾斜出水口 1-2周壁2 盖体3 套管3-1通道3-2出水腔3-3顶部3_4环形沟槽3_5内凸环3_6第一出水口3-7突出部3-8第二出水口 3-9多孔板3-9-1出水孔4 浮筒5配重腔5-1配重腔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图I至图3,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如下其包括一进水阀体1,该进水阀体I一侧设有一盖体2,该进水阀体I的底部设有一倾斜出水口 1-1,所述的倾斜出水口 1-1下方环绕有周壁1-2,该周壁围成的空间形成一容纳腔.还包括一套管3,该套管3内部具有通道3-1,顶端具有一内、外径都扩大的顶部3-3,该顶部3-3插接固定于进水阀体I的容纳腔内。该顶部3-3内部形成出水腔3-2。出水腔3-3设有连通通道3-1的第一出水口。套管的内壁沿轴向延伸突入顶部3-3内形成内凸环3-5,内凸环3-5外表面和顶部3-3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环形沟槽3-4。该环形沟槽3-4的一处向外凸形成突出部3-7,该突出部3-7底部设有一第二出水口 3-8。该第二出水口 3-8设在突出部3-7上,可以保证配重水能流进浮桶上部的配重腔,如直接设在环形槽3-4上水可能沿套管外壁向下流,效果不佳。套管3的中部套设一浮筒4,浮筒4上部设有一配重腔5,该配重腔5设有出水孔5-1。使用时,当水压低时,进水阀体I的出水口 1-1的水进入出水腔3-2之后,由于水压低,水流未碰壁,直接从第一出水口 3-6流入通道3-1内;当水压高时,出水口 1-1的水进入缓冲腔6之后,由于水压高,水流先向左碰到顶部3-3的内壁,然后大部分水从第一出水口 3-6流如通道3-1内,另一部分在环形沟槽3-4内形成环流,再从第二出水口 3-8流到配重腔5上。由于水流方向是在沿环形沟槽循环,而出水口在突出部3-7上,因此从第二出水口 3-8的出水是散开状。实施例二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图4至图5,其基本结构和实施例一相同。其也包括一进水阀体1,该进水阀体I 一侧设有一盖体2,该进水阀体I的底部设有一倾斜出水口1-1,所述的倾斜出水口 1-1下方环绕有周壁1-2,该周壁围成的空间形成一容纳腔.还包括一套管3,该套管3内部具有通道3-1,顶端具有一内、外径都扩大的顶部3-3,该顶部3-3插接固定于进水阀体I的容纳腔内。该顶部3-3内部形成出水腔3-2。出水腔3-3设有连通通道3-1的第一出水口。 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套管的内壁未突入顶部3-3内部,而是和顶部3-3的内部底面平齐。位于突出部3-7的第二出水口 3-8上设有一出水板3-9,该出水板3-9上设有多个不同出水方向的出水孔3-9-1。也即该出水板3-9和普通花洒的出水盖板的结构类似。使用时,当水压低时,进水阀体I的出水口 1-1的水进入出水腔3-2之后,由于水压低,水流直接从第一出水口 3-6流入通道3-1内;当水压高时,出水口 1-1的水进入缓冲腔6之后,大部分水从第一出水口 3-6流如通道3-1内,另一部分从第二出水口 3-8经出水板3-9的出水孔3-9-1流到配重腔5上。由于出水孔3-9-1的出水角度不同,因此从第二出水口 3-8的出水是散开状。权利要求1.ー种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进水阀体,该进水阀设有ー倾斜出水ロ,所述的倾斜出水口下方形成一容纳腔, ー套管,其顶端固定于进水阀体的容纳腔内,该顶端形成一出水腔,该出水腔具有ー连通套管内腔的第一出水ロ以及至少一流入浮筒的配重腔的第二出水ロ;以及 一浮筒,位于第二出水口下方,该浮筒上设有用于承接套管第二出水ロ的出水的配重腔; 其中,所述的第二出水ロ的出水形状为散开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顶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内、外径都扩大的顶部,所述的顶部内形成套管的出水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套管的内壁沿轴向延伸突入顶部内形成内凸环,内凸环外表面壁和顶部的内表面壁之间形成ー环形沟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出水ロ的出水方向倾斜指向顶部的内表面壁,且和第二出水ロ不在同一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水阀的配重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进水阀体,该进水阀设有一倾斜出水口,所述的倾斜出水口下方形成一容纳腔,一套管,其顶端固定于进水阀体的容纳腔内,该顶端形成一出水腔,该出水腔具有一连通套管内腔的第一出水口以及至少一流入浮筒的配重腔的第二出水口;以及一浮筒,位于第二出水口下方,该浮筒上设有用于承接套管第二出水口的出水的配重腔;其中,所述的第二出水口的出水形状为散开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南昌龚斌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倍杰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