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水源地取水口水华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6014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控水源地取水口水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设置在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周围的多层净化浮岛拦截带,所述的净化浮岛拦截带最外层的外围布设有超微气泡气浮设施;所述的多层净化浮岛拦截带彼此之间布置有由漂浮平台、克藻浮水植物组成的植物灭藻带;所述的漂浮平台下方悬挂有分解后具有克藻功效的植物物料;所述的净化浮岛拦截带周边水域悬浮布置有工程生物膜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治水华效果好、环境友好性好,系统容易实施,并具有绿化美化环境效果,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治理
,具体涉及ー种防控水源地取水ロ水华的装置。
技术介绍
湖泊、水库等淡水水体富营养化在我国十分普遍,是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富营养化水体在高温天气、低流动性等条件下易引起藻类(蓝藻、緑藻、甲藻、硅藻等)的大量爆发,形成“水华”现象。水体水华的危害藻类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腐臭,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在饮用水水源地,藻类过度繁殖会使水厂过滤时效率降低,増加制水成本,更重要的是严重威胁到饮用水安全,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有报道指出,藻类的溶解性有机物在自来水加氯后可氧化产生弱的致癌物质;不同的藻类可引起不同的臭味,常见的水华藻类-蓝藻、微囊藻、鱼腥藻和束丝藻等均能使水具有強烈的 腥臭味,是居民饮用时产生不快感觉。除藻与控藻的技术通常被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物理法快速简单,但风险也很大,且也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营养物质;化学途径经济有效,但处理后又给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控藻技术-微生物絮凝剂除藻、高等植物克藻、鱼类控藻等对环境造成的压カ较少,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然而,水华防控工作是ー个系统工程,目前没有任何单ー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能够彻底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藻类。在特定的风速和风向作用下,水华藻类非常容易聚集到流动性差的水域形成水华污水团。水华污水团漂移到取水ロ附近,取水ロ水质立即下降;水华污水团漂离取水ロ,取水口水质立刻好转。目前,关于如何控制水华污水团向取水ロ漂移,同时预防性的控制取水ロ周围区域的水华发生的装置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ー种能解决饮用水水源地取水ロ聚集水华污水团以及周边水域水华的发生的问题,防治水华效果好,容易实施的防控水源地取水口水华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控水源地取水ロ水华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饮用水水源地取水ロ周围的多层净化浮岛拦截带,所述的最外层净化浮岛拦截带的外围布设有超微气泡气浮设施;所述的多层净化浮岛拦截带层与层之间布置有由漂浮平台、克藻浮水植物组成的植物灭藻帯;所述的漂浮平台下方悬挂有分解后具有克藻功效的植物物料;所述的净化浮岛拦截带的下方悬挂或浄化浮岛拦截带的周边水域悬浮布置有工程生物膜材料。作为优选,所述的净化浮岛拦截带由浮体填料和水生植物组成,浮体填料选用陶粒、生物碳等,浮岛上水生植物选择具有景观效果和净化功能的如美人蕉、菖蒲、水稻等,植物以浮体填料为生长基质。作为优选,所述的超微气泡气浮设施设置在最外层净化浮岛隔离带的外围,超微米气泡气浮设备(与其他设备不相连,通过锚等固定在河底)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激活水体浄化机能,解决水华突发其间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水体自浄能力下降等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的植物灭藻带由漂浮平台和生长在漂浮平台上的漂浮性植物(克藻浮水植物或称浮水植物)组成,漂浮平台通过系绳、铁锚固定于水体中、防止飘走;漂浮性植物根系浸入在水体中,选择柔韧性好、根系能分泌克藻物质的品种,如聚草、圆币草、凤眼莲等。作为优选,所述的漂浮平台采用泡沫塑料平板或者竹竿、丝网连接构成的支架做成,通过柔性连接组成圆弧形(与浄化浮岛拦截带的形状相贴合),分布在取水口外侧500m附近,长度以两端抵达岸边为准,宽l-3m,结构简单实用,距离适中,从而将藻类从取水ロ隔离开。作为优选,所述的漂浮平台下方悬挂的降解后具有克藻功效的植物物料采用芦苇、水稻杆或秸杆,这些物料来源广泛,经济实惠,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工程生物膜材料可以以生物栅等大表面积高分子材料形式悬挂在浄化浮岛拦截带的下方或者悬浮于浄化浮岛周边区域(浮岛附近水下部分),既能发挥生物膜的克藻作用,又方便其在水体的固定和使用。本技术技术方案采用的原理①超微米气泡气浮装置改善藻类爆发引起的溶解氧急剧下降问题,激活水体浄化机能;②净化浮岛拦截带拦截水华污水团、防止漂移到取水ロ,取水ロ水质改善;③浮岛上植物及植物灭藻带上的植物吸收转化水体中营养物质N、P等,④植物根部、浮体填料、生物膜材料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浄化水质植物灭藻带上植物根系分泌克藻物质,漂浮平台下方悬挂的植物物料分解释放毒藻素;⑥同时,浮岛及植物灭藻带使水中的藻隐蔽,从而形成对藻的生长和繁殖不利的条件。本技术技术上以发挥植物根系分泌物对藻类的克制效应为重点,解决传统系统中以控制水中营养物质为主攻方向而因底泥中营养物质不断向水中释放造成不达标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取水ロ水域外围建立净化浮岛隔离带也阻截水华污水团所携帯的表层污染物;利用超微米气泡气浮设备为水体增氧,激活水体;利用植物和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吸收N、P营养物;利用植物根系分泌克藻物质,植物物料分解释放毒藻素,通过多种手段达到防藻、克藻目的,其中以植物化感作用克藻为重点,防止水华效果、环境友好性好,系统容易实施,并具有緑化美化环境效果,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防控水源地取水ロ水华的装置在水中使用的水面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水下布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浄化浮岛拦截帯,2.超微米气泡气浮设施,3.植物灭藻帯,31漂浮平台,32.克藻浮水植物,4.分解后具有克藻功效的植物物料,5.生物膜材料,6.取水ロ,7.河岸,8取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控水源地取水ロ水体水华的系统,包括设置在饮用水水源地取水ロ 6(取水ロ附近设置有取水管8)周围的多层净化浮岛拦截带1,所述最外层的净化浮岛拦截带I的外围布设有超微气泡气浮设施2 (采用市售超微气泡装置);所述的多层净化浮岛拦截带I层与层之间布置有由漂浮平台31、克藻浮水植物32组成的植物灭藻带3 ;所述的漂浮平台31下方悬挂有分解后具有克藻功效的植物物料4 ;所述的净化浮岛拦截带I的下方悬挂(或浄化浮岛拦截带I的周边水域)布置有工程生物膜材料5。本技术的浄化浮岛拦截带I由浮体材料和水生植物组成,可采用和參考专利技术人已受理的专利,专利申请号为ZL200520014099. 7的一种生态浮岛、ZL200520116420. 2的生态浮岛、200610053672. 4的海芦苇的栽培系统及装置。本技术的浄化浮岛拦截带I设置两层(两道)以上,第一道设置在饮用水取水ロ 6外侧约500m处,形状为同圆心的半圆弧形将取水口 6包围起来,宽l-3m,长度以两端抵达河岸7为准,以完全阻隔外面水华污水团;第二道(第一道、第二道以距离取水ロ由近到远依次编号,也可称第一层、第二层等)以与第一道同心圆半弧形,并列设置。饮用水水源地的取水ロ 6 —般设在河流、湖泊,因而采用的无土栽培高等植物需要能够抗风浪,本装置采用的具有柔软、能抗风浪的特点,同时在净化浮岛拦截带每隔2m左右(沿圆弧延伸方向)加消波桩予以固定。植物灭藻带3的漂浮平台31采用发泡的高分子材料作为浮体材料,浮体材料设计成平板形状,平板上打孔,种植管置于其中,管内置培养基质,管上分布有孔,便于植物的根系布置在水中;或者用竹竿、丝网连接组建漂浮平台直接种植浮水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控水源地取水口水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设置在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6)周围的多层净化浮岛拦截带(1),所述最外层的净化浮岛拦截带(1)的外围布设有超微气泡气浮设施(2);所述的多层净化浮岛拦截带(1)层与层之间布置有由漂浮平台(31)、克藻浮水植物(32)组成的植物灭藻带(3);所述的漂浮平台(31)下方悬挂有分解后具有克藻功效的植物物料(4);所述的净化浮岛拦截带(1)周边水域悬浮布置有工程生物膜材料(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红星王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韵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