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5984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步升降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通过相应的第一、二导向机构对应导向装配有第一、二升降台,同步升降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升降台传动连接并驱动第一升降台上下升降运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升降台与第二升降台之间设有同步升降机构,同步升降机构包括传动轮组及绕经传动轮组的线性传动体,传动轮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下方的第一传动轮和设置于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上方的第二传动轮,线性传动体的一端与第一升降台相连,另一端首先经第一传动轮换向后向上延伸、然后经第二传动轮换向后向下延伸并与第二升降台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使需要转接的两个工作平台同步升降的同步升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涂装过程中的升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涂装过程中,每两个工序之间的衔接,均需要将车身输送平台与当前工位操作装置分离,并装配到下一个工装位置。因此,在生产中将会遇到频繁的将车身输送平台“提升-分离-转移-装配”这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需提升的高度较低,但对需要转接的两个工位平台的同步升降反应时间和平台平面度要求较高。现有的升降设备不能满足较快的同步升降反应时间的较高的平台平面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需要转接的两个工作平台同步升降的同步升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同步升降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并列设置有导向方向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支架通过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分别对应导向装配有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所述的同步升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升降台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台上下升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升降台与第二升降台之间设有同步升降机构,所述的同步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传动轮组及绕经所述传动轮组的线性传动体,所述的传动轮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下方的第一传动轮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上方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的线性传动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相连,另一端首先经所述第一传动轮换向后向上延伸、然后经所述第二传动轮换向后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升降台相连。所述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分别为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的线性传动体为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二传动链轮咬合传动的同步传动链条。所述的传动轮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对应下方的第三传动链轮,所述的第三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的链条经所述第三传动链轮传动换向后绕至所述的第二传动链轮处。所述第一升降台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台的上端沿水平方向齐平设置。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滚筒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台上的第四传动链轮,所述的滚筒上缠绕有一端绕经所述第四传动链轮后与所述支架相连的驱动机构链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升降台的同时,线性传动体通过传动轮组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将第一升降台的升降动作同步传递给第二升降台,从而保证了第一、二升降台的动作始终同步升降。进一步的,通过链条传动,起到了防滑的作用,进一步的保证了第一、二升降台的同步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同步升降装置的实施例如图I所示包括支架2,支架2上并列设置有导向方向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图中未示出),支架2通过第一、二导向机构上分别对应导向装配有第一升降台3和第二升降4台,第一、二升降台的上端沿水平方向齐平设置。第一、二升降台之间设有同步升降机构,同步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架2上的传动轮组及绕经所述传动链轮组的同步传动链条9,传动链轮组包括设置于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下方的第一传动链轮6、设置于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上方的第二传动链轮5和设置于第一导向机构对应下方的第三传动链轮7,第一传动链轮6与第三传动链轮7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同步传动链条9的一端与第一升降台3相连,另一端首先经第三传动链轮7换向后水平延伸至第一传动链轮6、再经第一传动链轮6换向后向上延伸、再经第二传动链轮5换向后向下延伸并与第二升降台4相连。同步升降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升降台3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台3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下升降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滚筒I和设置于第一升降台3上的第四传动链轮8,滚筒I上缠绕有一端绕经所述第四传动链轮8后与支架2相连的驱动机构链条10。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链条10和同步传动链条9均可以由钢丝绳或同步带等其它线性传动体代替,对应的需要将第一、二、三和四传动链轮更换成传动滑轮;当然第四传动链轮8还可以不设,此时需要将由电机驱动的滚筒I设置于第一导向机构的上端;驱动机构还可以被加载气缸或加载油缸代替;传动链轮组中的第三传动链轮也可以不设,此时同步传动链条经第一、二传动链轮换向后分别与第一、二升降台相连。第一、二和三传动链轮充当定滑轮,第四传动链轮8充当动滑轮,滚筒I卷升驱动机构链条10带动第一升降台3升降的同时,由于链条的轴向部可伸缩性和与链条咬合的不防打滑性,同步传动链条9通过第一、二和三传动链轮将第一升降台3的升降动作同步传递给第二升降台4,保证了第一、二升降台的同步升降。将该同步升降装置运用到汽车涂装过程中后,大大改善车身输送平台的“提升-分离-转移-装配”动作的同步协调性。权利要求1.一种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架上并列设置有导向方向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支架通过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分别对应导向装配有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所述的同步升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升降台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台上下升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升降台与第二升降台之间设有同步升降机构,所述的同步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传动轮组及绕经所述传动轮组的线性传动体,所述的传动轮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下方的第一传动轮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上方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的线性传动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相连,另一端首先经所述第一传动轮换向后向上延伸、然后经所述第二传动轮换向后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升降台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分别为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的线性传动体为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二传动链轮咬合传动的同步传动链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轮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对应下方的第三传动链轮,所述的第三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的链条经所述第三传动链轮传动换向后绕至所述的第二传动链轮·处。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台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台的上端沿水平方向齐平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f4任意一项所述的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滚筒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台上的第四传动链轮,所述的滚筒上缠绕有一端绕经所述第四传动链轮后与所述支架相连的驱动机构链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同步升降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通过相应的第一、二导向机构对应导向装配有第一、二升降台,同步升降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升降台传动连接并驱动第一升降台上下升降运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升降台与第二升降台之间设有同步升降机构,同步升降机构包括传动轮组及绕经传动轮组的线性传动体,传动轮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下方的第一传动轮和设置于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上方的第二传动轮,线性传动体的一端与第一升降台相连,另一端首先经第一传动轮换向后向上延伸、然后经第二传动轮换向后向下延伸并与第二升降台相连。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使需要转接的两个工作平台同步升降的同步升装置。文档编号B66F7/28GK202575863SQ20122001570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戈北京, 张俊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架上并列设置有导向方向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支架通过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分别对应导向装配有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所述的同步升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升降台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台上下升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升降台与第二升降台之间设有同步升降机构,所述的同步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传动轮组及绕经所述传动轮组的线性传动体,所述的传动轮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下方的第一传动轮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对应上方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的线性传动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相连,另一端首先经所述第一传动轮换向后向上延伸、然后经所述第二传动轮换向后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升降台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北京张俊堂高超波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