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残留扣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408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残留扣环,包括至少两个分离的能组合成圆环状扣环的扣环单元,环状的扣环单元的纵截面成倾斜的“[”形,其顶部的圆弧半径小于底部的圆弧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如何使物料在投放过程中尽可能少的接触空气、倾倒较为干净、不易外掉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当物料袋倾倒物料时能卡住其端口使物料在投放过程中避免发生接触空气、倾倒不干净、容易外掉的问题。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1,在向反应釜中投放物料时,操作工首先是将物料袋的物料出口塞进反应釜的物料投入口内,然后松开捆绑物料袋的绳子,物料就从袋中注入到反应釜中,在此过程中,物料会容易接触空气、而且倾倒不干净、易外掉,这个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残留扣环,解决如何使物料在投放过程中尽可能少的接触空气、倾倒较为干净、不易外掉的问题。防残留扣环,包括至少两个分离的能组合成圆环状扣环的扣环单元,环状的扣环单元的纵截面成倾斜的“[”形,其顶部的圆弧半径小于底部的圆弧半径。所述扣环单元总共有2个。所述“[”形的扣环单元倾斜角度为30-60度。所述倾斜角度为45度。所述扣环单元的外表面设有弹性软胶套。所述弹性软胶套为硅胶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扣环单元在未使用时是分离的,当需要卡住物料袋端口时,将这两个扣环单元组合起来,组合后的扣环正好与反应釜物料进口相对应,这样就能很好的使物料袋端口始终与反应釜物料进口接触,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这样外围空气就不容易与物料接触,同时,物料倾倒较为干净且不易外掉。附图说明图I是未采用扣环的物料袋倾倒物料到反应釜内的示意图;图2是采用扣环的物料袋倾倒物料到反应釜内的示意图;图3是单个扣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两个扣环单元组合成扣环的示意图;图5是扣环的仰视图;图6是扣环的俯视图;图7是图6扣环的A-A剖视图;图中I.扣环、2.扣环单元、3.扣环顶部、4.扣环底部、5.物料袋、6.反应釜、7.物料投入口、8.物料。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至图7,该扣环I包括2个相同结构的扣环单元2,该扣环单元2在未使用时是分离的,在使用时是组合在一起的;其中扣环单元2的纵截面成倾斜30-60度的“[”形,优选倾斜45度,这两个扣环单元2组合后形成的扣环顶部3的圆弧半径小于扣环底部4的圆弧半径4,从而可卡住物料袋5及安装在反应釜6的物料投入口 7上,为了更好的使物料袋5紧贴物料投入口 7,特在扣环单元2的外表面套上有弹性的弹性软胶套如硅胶套,这样利用弹力使物料袋紧贴物料投入口 7,不使任何物料8从物料投入口 7流出。上述实施例采用了 2个扣环单元2,这样使用及存放方便,当然在实际使用中也可采用多个扣环单元2,如4个,同时扣环单元2纵截面的形状也可为弧形并倾斜一定的角度。权利要求1.防残留扣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分离的能组合成圆环状扣环的扣环单元,环状的扣环单元的纵截面成倾斜的“[”形,其顶部的圆弧半径小于底部的圆弧半径。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残留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单元总共有2个。3.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残留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的扣环单元倾斜角度为30-60度。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残留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为45度。5.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残留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单元的外表面设有弹性软胶套。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残留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胶套为硅胶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残留扣环,包括至少两个分离的能组合成圆环状扣环的扣环单元,环状的扣环单元的纵截面成倾斜的“[”形,其顶部的圆弧半径小于底部的圆弧半径。本技术可解决如何使物料在投放过程中尽可能少的接触空气、倾倒较为干净、不易外掉的问题。文档编号B01J4/00GK202570102SQ201220191299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专利技术者姚贤海 申请人:浙江华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残留扣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分离的能组合成圆环状扣环的扣环单元,环状的扣环单元的纵截面成倾斜的“[”形,其顶部的圆弧半径小于底部的圆弧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贤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