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384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排气口、电源、水泵、水泵的进水管、水泵的出水管、水位线、导气管、顶盖、进气口、机体、螺旋除尘雾化喷头、伞形导流罩、补液口、液位计、排水口、阀门、上隔板、风扇和带孔下隔板。开机运作后,将污浊空气自吸气口吸入,通过水泵将内循环水提高压力,从螺旋除尘雾化喷头喷出,提高水雾和空气中的微细颗粒接触面积,空气中的杂质附着在水雾表面,随水雾流入水中,处理过的空气在导气管内向上回流脱水,脱水后的净化空气从排气口排出,达到净化空气和提高环境湿度的目的,其有益效果是造价低,应用范围广,空气净化彻底。可用于各种需净化空气的室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特别涉及一种循环雾化水处理的室内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室内空气净化器一般采用臭氧、紫外线照射或活性炭过滤等方式,但在酒店包厢等公共娱乐场所,室内空气污浊、污染程度大的室内空间内,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方式均存在处理效率低,效果差,造价高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对室内空气净化彻底,造价·低的空气净化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排气口、电源、水泵、水泵的进水管、水泵的出水管、水位线、导气管、顶盖、进气口、机体、螺旋除尘雾化喷头、伞形导流罩、补液口、液位计、排水口、阀门、上隔板、风扇和带孔下隔板;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所述顶盖,所述机体的下部分布有所述排气口,所述机体的上部分布有所述进气口,所述机体的侧面分别设有所述补液口、所述液位计和所述排水口,所述液位计可看到所述机体内部的所述水位线,所述排水口外连接有所述阀门,所述机体内设有所述上隔板和所述带孔下隔板,所述带孔下隔板上装有所述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和所述水泵的出水管穿过所述上隔板接入所述机体的上部,所述水泵的出水管的末端向下连接所述螺旋除尘雾化喷头,所述带孔下隔板的孔洞上装有所述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穿过所述上隔板进入所述机体的上部,所述导气管的顶部装有所述伞形导流罩,所述带孔下隔板的孔洞下装有所述风扇,所述风扇和所述水泵分别和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在使用中从所述补液口将水加入所述机体达到所述水位线。所述进气口的水平高度大于2米,低于室内天花板的高度小于30厘米。本技术在使用中从补液口将水加入机体达到水位线,接通电源,水泵和风扇同时启动,水从水泵的进水管进入水泵,水泵加压后从水泵的出水管末端的所述螺旋除尘雾化喷头释放排出,产生水雾,同时在风扇的吸力作用下,污浊空气从进气口吸入机体,污浊空气和水雾充分接触,导流罩和机体之间形成狭小空间,提高水雾和污浊空气的流速,含有污浊颗粒的水雾下落到水面,净化后的空气从导气管被风扇从排气口排出,净化后的空气在导气管内有自下向上流动的过程,由于空气流速不快,空气中的水雾相互碰撞,水雾形成大小水滴,水滴下落,此过程使净化后的空气达到脱水的作用,排出的空气在室内稀释污浊空气,经进气口再次进入净化器循环净化,达到快速净化空气,适当提高室内环境湿度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节能环保,空气净化彻底,循环处理速度快,实用性较大。由于本技术具有上述优点,使用本技术可用于各种需净化空气的室内。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装置实施例一中,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I、排气口 2、电源3、水泵4、水泵的进水管5、水泵的出水管8、水位线6、导气管7、顶盖9、进气口 10、机体11、螺旋除尘雾化喷头12、伞形导流罩13、补液口 14、液位计15、排水口 16、阀门17、上隔板18、风扇19和带孔下隔板20。底座I上设有机体11,机体11上设有顶盖9,机体11的下部分布有排气口 2,机体11 的上部分布有进气口 10,机体11的侧面分别设有补液口 14、液位计15和排水口 16,液位计15可看到机体11内部的水位线6,排水口 16外连接有阀门17,所述机体11内设有上隔板18和带孔下隔板20,带孔下隔板20上装有水泵4,水泵的进水管5和水泵的出水管8穿过上隔板18接入机体11的上部,水泵的出水管8的末端向下连接螺旋除尘雾化喷头12,带孔下隔板20的孔洞上装有导气管7,导气管7穿过上隔板18进入机体11的上部,导气管7的顶部装有伞形导流罩13,带孔下隔板20的孔洞下装有风扇19,风扇19和水泵4分别和电源3连接。进气口 10的水平高度大于2米,低于室内天花板的高度小于30厘米。使用中从补液口 14将水加入机体11达到水位线6,接通电源3,水泵4和风扇19同时启动,水从水泵的进水管5进入水泵4,水泵4加压后从水泵的出水管8末端的所述螺旋除尘雾化喷头12释放排出,产生水雾,同时在风扇19的吸力作用下,污浊空气从进气口 10吸入机体11,污浊空气和水雾充分接触,伞形导流罩13和机体11之间形成狭小空间,提高水雾和污浊空气的流速,含有污浊颗粒的水雾下落到水面,净化后的空气从导气管7被风扇19从排气口 2排出,净化后的空气在导气管7内有自下向上流动的过程,由于空气流速不快,空气中的水雾相互碰撞,水雾形成大小水滴,水滴下落,此过程使净化后的空气达到脱水的作用,排出的空气在室内稀释污浊空气,经进气口 10再次进入净化器循环净化,达到快速净化空气,适当提高室内环境湿度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浄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排气ロ、电源、水泵、水泵的进水管、水泵的出水管、水位线、导气管、顶盖、进气ロ、机体、螺旋除尘雾化喷头、伞形导流罩、补液ロ、液位计、排水ロ、阀门、上隔板、风扇和带孔下隔板;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所述顶盖,所述机体的下部分布有所述排气ロ,所述机体的上部分布有所述进气ロ,所述机体的侧面分别设有所述补 液ロ、所述液位计和所述排水ロ,所述液位计可看到所述机体内部的所述水位线,所述排水口外连接有所述阀门,所述机体内设有所述上隔板和所述带孔下隔板,所述带孔下隔板上装有所述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和所述水泵的出水管穿过所述上隔板接入所述机体的上部,所述水泵的出水管的末端向下连接所述螺旋除尘雾化喷头,所述带孔下隔板的孔洞上装有所述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穿过所述上隔板进入所述机体的上部,所述导气管的顶部装有所述伞形导流罩,所述带孔下隔板的孔洞下装有所述风扇,所述风扇和所述水泵分别和所述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使用中从所述补液ロ将水加入所述机体达到所述水位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ロ的水平高度大于2米,低于室内天花板的高度小于30厘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排气口、电源、水泵、水泵的进水管、水泵的出水管、水位线、导气管、顶盖、进气口、机体、螺旋除尘雾化喷头、伞形导流罩、补液口、液位计、排水口、阀门、上隔板、风扇和带孔下隔板。开机运作后,将污浊空气自吸气口吸入,通过水泵将内循环水提高压力,从螺旋除尘雾化喷头喷出,提高水雾和空气中的微细颗粒接触面积,空气中的杂质附着在水雾表面,随水雾流入水中,处理过的空气在导气管内向上回流脱水,脱水后的净化空气从排气口排出,达到净化空气和提高环境湿度的目的,其有益效果是造价低,应用范围广,空气净化彻底。可用于各种需净化空气的室内。文档编号B01D47/06GK202569868SQ20122013270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沈迎军, 李帅 申请人:佛山市北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排气口、电源、水泵、水泵的进水管、水泵的出水管、水位线、导气管、顶盖、进气口、机体、螺旋除尘雾化喷头、伞形导流罩、补液口、液位计、排水口、阀门、上隔板、风扇和带孔下隔板;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所述顶盖,所述机体的下部分布有所述排气口,所述机体的上部分布有所述进气口,所述机体的侧面分别设有所述补液口、所述液位计和所述排水口,所述液位计可看到所述机体内部的所述水位线,所述排水口外连接有所述阀门,所述机体内设有所述上隔板和所述带孔下隔板,所述带孔下隔板上装有所述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和所述水泵的出水管穿过所述上隔板接入所述机体的上部,所述水泵的出水管的末端向下连接所述螺旋除尘雾化喷头,所述带孔下隔板的孔洞上装有所述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穿过所述上隔板进入所述机体的上部,所述导气管的顶部装有所述伞形导流罩,所述带孔下隔板的孔洞下装有所述风扇,所述风扇和所述水泵分别和所述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迎军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北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