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由若干内部灌注高强度混凝土、外部由空心纳米材料包裹而成的滤砖相互搭扣铺设在滤池底部形成,滤砖与滤砖之间应保持5mm-8mm的空隙,用于配水配气,空隙率为3%-6%,从而实现在单格滤池内实现均匀配水配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滤池的过滤系统中,其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抗压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
技术介绍
过滤是污水处理的必备环节,传统的砂滤池用于给水有非常稳定的效果,但在用于污水深度处理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例 如滤料表层板结、滤料内部结块以及造成砂滤池在运行中易堵塞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污水的水质特性与给水有很大的不同;二、去除悬浮物的程度的不同;三、传统的滤砖容易板结。基于上述原因,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能够将空气管和滤料进行有效的物理隔离,并达到气水均匀分配,100%的反洗效果和免堵塞的功能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由若干内部灌注高强度混凝土、外部由空心纳米材料包裹而成的滤砖相互搭扣铺设在滤池底部形成,滤砖与滤砖之间应保持的空隙,用于配水配气,空隙率为3%-6%,从而实现在单格滤池内实现均匀配水配气。所述滤砖采用六边形蜂窝状平面,且滤砖两边交错设置若干凸起形成的搭扣,使得滤砖相互之间可以稳固连接。所述滤砖底面左右对称分布有若干向下凸起的支撑柱,从而在中心形成一气管槽,气管可以从滤砖底面的气管槽中穿过,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气管暴露在外面时容易引发的堵塞现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具备如下优势I、本滤砖可以有效减低滤池的有效深度,使得滤池建设费用低(低造价),可以大幅度节省投资,运行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低能耗);2、本滤砖抗压强度高,运行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强(免堵塞),可有效运行30年以上;3、本滤砖外形设计合理,安装灵活,适合于各种平面布置,且布水均匀性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反冲洗示意图。其中,I-气水分配系统,2-石英砂滤料,3-卵石,4-气管,5-污水盖板,6-出水收集渠。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I为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 系统的平面布置示意图,由图中可知本系统由若干内部灌注高强度混凝土、外部由空心纳米材料包裹而成的滤砖相互搭扣铺设在滤池底部形成;滤砖与滤砖之间应保持的空隙,用于配水配气,空隙率为3%_6%,从而实现在单格滤池内实现均匀配水配气。滤砖采用六边形蜂窝状平面,且滤砖两边交错设置若干凸起形成的搭扣,使得滤砖相互之间可以稳固连接。所述滤砖底面左右对称分布有若干向下凸起的支撑柱,从而在中心形成一气管槽,气管可以从滤砖底面的气管槽中穿过,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气管暴露在外面时容易引发的堵塞现象。以下结合附图2讲述下采用本技术的滤池的过滤工作过程污水由滤池顶部注入,经石英砂滤料2、卵石3过滤后,到达气水分配系统1,过滤后的水经滤砖之间的间隙,均匀的流入,然后通过滤砖下方的污水盖板5流入出水收集渠6,从而流至清水池。以下结合附图3讲述采用本技术的滤池的反冲洗工作过程在出水收集渠6中注入清水,清水经过污水盖板5到达气水分配系统,此时,启动气泵,通过滤砖下面贯穿的气管4将清水反向冲至滤池的过滤层(卵石2、英砂滤料2),从而完成反冲洗的过程。以上所述的利用较佳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而非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阅读本技术后,做出细微的改变和调整,例如调整滤砖之间空隙的间距,调整空隙率及简单改变滤砖平面结构的形状等等,仍将不失为本技术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若干内部灌注高强度混凝土、外部由空心纳米材料包裹而成的滤砖相互搭扣铺设在滤池底部形成,滤砖与滤砖之间留有间距,从而形成空隙。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砖采用六边形蜂窝状平面,且滤砖两边交错设置若干凸起形成的搭扣。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砖底面左右对称分布有若干向下凸起的支撑柱,在中心形成一气管槽,气管可以从滤砖底面的气管槽中穿过。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范围是 5mm-8mm。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的空隙率为3%-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由若干内部灌注高强度混凝土、外部由空心纳米材料包裹而成的滤砖相互搭扣铺设在滤池底部形成,滤砖与滤砖之间应保持5mm-8mm的空隙,用于配水配气,空隙率为3%-6%,从而实现在单格滤池内实现均匀配水配气。本技术用于滤池的过滤系统中,其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抗压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文档编号B01D24/46GK202569689SQ20122023833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昊岩, 鲁骎 申请人:李昊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堵塞、免板结的气水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若干内部灌注高强度混凝土、外部由空心纳米材料包裹而成的滤砖相互搭扣铺设在滤池底部形成,滤砖与滤砖之间留有间距,从而形成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岩,鲁骎,
申请(专利权)人:李昊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