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排球回球练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3378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体育运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学习排球技术时使用的排球回球练习器。其特征是:该练习器主框架由中架(1)、后竖管(2)、底架(3)、前竖管(4)、底斜架(5)、中斜架(7)、收球桶(8)、外套管(9)、内套管(10)、球网四框(12)、上斜架(13)、中横架(16)、前横架(17),上架(18)和后横架(19)焊接组成。采用该练习器练习时,由于球打在竖网落下后,可以沿着底网滚到收球桶,练习者可从收球桶取球连续的反复练习。这样,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练习密度和强度,减少了训练时的捡球时间,能使练习者尽快的掌握技术和战术要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体育运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学习排球技术时使用的排球回球练习器
技术介绍
排球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健身价值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排球技术较难掌握,尤其是初学扣球技术时,需要做大量的扣球练习才能形成动力定型,从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目前采用的练习方法主要有在排球场地教练员供球或队员之间互相配合进行技术动作练习和练习者自己往地面或墙面上扣球练习。上述练习方法存在不足是练习时,球被击出后,捡球较麻烦,尤其是自己练习时,频繁的捡球,不仅时的耽搁了练习时间,而且还影响了练习兴趣,经常这样练习容易打消练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练习效果不佳,这样达不到 快速掌握排球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排球回球练习器。该练习器采用斜坡型挡网,可将练习者击打出的排球挡住,并回送到收球桶内,练习者可以从收球桶内取球,连续的进行某一特定技术练习。通过该练习器的辅助,能够达到快速掌握排球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球回球练习器。该练习器主框架由两个后竖管两端分别与两个后横架两端焊接,两个后竖管下中部分别与中横架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两端分别与两个前横架两端焊接,前横架和后横架两端和中间分别与三个上架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下中部和两个后竖管下中部分别与两个中架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底端和两个后竖管底端分别与两个底架两端焊接;底斜架的前端与收球桶底端焊接,底斜架的后端与前竖管底端焊接,中斜架的前端与收球桶中部焊接,中斜架的后端与中竖管中下部焊接,上斜架的前端与收球桶上端焊接,上斜架的后端与前竖管中部焊接,两个中斜架与两个上斜架之间设有多个当球杆;两个外套管下端套管分别与两个上斜架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两个内套管分别与两个外套管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两个内套管上端分别与球网四框下框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组成。所述收球桶中部、两个中斜架、两个中架和中横架上分别设有底网,两个前竖管上部、两个后竖管上部、两个中架、三个上架、前横架、中横架和后横架上分别设有竖网,竖网上设有靶心。所述球网四框内设有球网。所述收球桶、两个底斜架、两个底架、前横架和后横架底部分别与十四个万向脚轮上端通过螺钉和螺母连接。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将该练习器移到场地某一位置(如果想借助墙壁的弹力,可以将该练习器的后部靠在墙壁上),固定万向脚轮。练习时,根据练习者的身高及要练习的内容,调整球网前后位置和高度,并通过螺钉固定。练习者站在收球桶附近,以练习器上的靶心为击打目标,练习发球、垫球和扣球等技术。排球被击打到该练习器的竖网上,顺着底网滚到收球桶,再从收球桶内取球反复练习;利用该练习器进行双打战术配合练习,即两人轮流击打教练员供出的多个排球,将排球打到练习器的不同靶心上;多人利用多个排球同时往该练习器内做发球、传球和扣球练习。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该练习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练习球的竖网上设有三个靶心,方便练习者往不同位置击球或多人同时做击球练习。竖网设计成带上面网和侧面网的形状,可将击打到竖网上的球挡到底网上,底网设计成斜坡型,可将球沿着斜送到收球桶。采用该练习器练习时,由于球打在竖网落下后,可以沿着底网滚到收球桶,练习者可从收球桶取球连续的反复练习。这样,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练习密度和强度,减少了训练时的捡球时间,能使练习者尽快的掌握技术和战术要领。2、练习者可以借助该练习器练习各种排球技术和战术。由于练习时反复往排球回球练习器的靶盘网处击球,增大了条件刺激强度,使每次击球动作的质量提高,准确性和稳定性加强。通过连续的击球体会正确的技术动作,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和巩固的动力定型,达到早期预防技术动作的泛化、强化技术动作定型的目的。3、该练习器底板下设带固定装置的万向脚轮,方便移动和固定。另外,该练习的球网部分可以前后移动,还可以调整高低,这样便于不同身高的练习者练习,也便于练习各种排球技术和战术。4、能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和训练过程的单调和呆板,提高了练习者的兴奋性,激发了练习者的学习排球的兴趣,满足大众和专业运动员的需要,它对提高排球练习效果具有实际意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简图。图中1、中架,2、后竖管,3、底架,4、前竖管,5、底斜架,6、万向脚轮,7、中斜架,8、收球桶,9、外套管,10、内套管,11、球网,12、球网四框,13、上斜架,14挡球杆,15、底网,16中横架,17前横架,18上架,19、后横架,20竖网,21、靶心。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出的排球回球练习器采用如下结构,如图I所示,该练习器主框架由两个后竖管2两端分别与两个后横架19两端焊接,两个后竖管下中部分别与中横架16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4两端分别与两个前横架17两端焊接,前横架和后横架两端和中间分别与三个上架18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下中部和两个后竖管下中部分别与两个中架I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底端和两个后竖管底端分别与两个底架3两端焊接;底斜架5的前端与收球桶8底端焊接,底斜架的后端与前竖管底端焊接,中斜架7的前端与收球桶中部焊接,中斜架的后端与中竖管中下部焊接,上斜架13的前端与收球桶上端焊接,上斜架的后端与前竖管中部焊接,两个中斜架与两个上斜架之间设有多个当球杆14 ;两个外套管9下端套管分别与两个上斜架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两个内套管10分别与两个外套管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两个内套管上端分别与球网四框12下框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组成。上述收球桶中部、两个中斜架、两个中架和中横架上分别设有底网,两个前竖管上部、两个后竖管上部、两个中架、三个上架、前横架、中横架和后横架上分别设有竖网20,竖网上设有靶心21。上述球网四框内设有球网11。上述收球桶、两个底斜架、两个底架、前横架和后横架底部分别与十四个万向脚轮6上端通过螺钉和螺母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排球回球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练习器主框架由两个后竖管(2)两端分别与两个后横架(19)两端焊接,两个后竖管下中部分别与中横架(16)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4)两端分别与两个前横架(17)两端焊接,前横架和后横架两端和中间分别与三个上架(18)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下中部和两个后竖管下中部分别与两个中架(I)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底端和两个后竖管底端分别与两个底架(3)两端焊接;底斜架(5)的前端与收球桶(8)底端焊接,底斜架的后端与前竖管底端焊接,中斜架(7)的前端与收球桶中部焊接,中斜架的后端与中竖管中下部焊接,上斜架(13)的前端与收球桶上端焊接,上斜架的后端与前竖管中部焊接,两个中斜架与两个上斜架之间设有多个挡球杆(14);两个外套管(9)下端套管分别与两个上斜架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两个内套管(10)分别与两个外套管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两个内套管上端分别与球网四框(12)下框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球回球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球桶中部、两个中斜架、两个中架和中横架上分别设有底网,两个前竖管上部、两个后竖管上部、两个中架、三个上架、前横架、中横架和后横架上分别设有竖网(20),竖网上设有靶心(21)。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体育运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球回球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练习器主框架由两个后竖管(2)两端分别与两个后横架(19)两端焊接,两个后竖管下中部分别与中横架(16)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4)两端分别与两个前横架(17)两端焊接,前横架和后横架两端和中间分别与三个上架(18)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下中部和两个后竖管下中部分别与两个中架(1)两端焊接,两个前竖管底端和两个后竖管底端分别与两个底架(3)两端焊接;底斜架(5)的前端与收球桶(8)底端焊接,底斜架的后端与前竖管底端焊接,中斜架(7)的前端与收球桶中部焊接,中斜架的后端与中竖管中下部焊接,上斜架(13)的前端与收球桶上端焊接,上斜架的后端与前竖管中部焊接,两个中斜架与两个上斜架之间设有多个挡球杆(14);两个外套管(9)下端套管分别与两个上斜架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两个内套管(10)分别与两个外套管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两个内套管上端分别与球网四框(12)下框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兆友张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