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瑞华专利>正文

一种不倒翁U盘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072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倒翁U盘套。所述不倒翁U盘套包括U盘套本体,U盘套本体为圆台形结构,U盘套本体的顶部具有一凹槽,凹槽的大小和U盘插线口的大小相适配,U盘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U盘套本体底部的大小和配重块的顶部大小相适配。具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倒翁U盘套的U盘在不使用时,即使随手一放,由于U盘套上的配重块的作用,U盘也会自动处于竖立的状态,容易被发现,也就不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U盘套,尤其涉及一种不倒翁U盘套
技术介绍
目前的U盘体积越做越小,便于携带,但是在不使用时,如果不经意地随手一放,就可能因为体积小而不容易找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U盘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倒翁U盘套。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不倒翁U盘套包括U盘套本体,所述U盘套本体为圆台形结构,所述U盘套本体的顶部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大小和U盘插线口的大小相适配,所述U盘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U盘套本体底部的大小和配重块的顶部大小相适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本技术不倒翁U盘套的U盘在不使用时,即使随手一放,由于U盘套上的配重块的作用,U盘也会自动处于竖立的状态,容易被发现,也就不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了。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不倒翁U盘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I所示,所述不倒翁U盘套包括U盘套本体I,所述U盘套本体I为圆台形结构,所述U盘套本体I的顶部具有一凹槽3,所述凹槽3的大小和U盘插线口的大小相适配,所述U盘套本体I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2,所述U盘套本体I底部的大小和配重块2的顶部大小相适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不倒翁U盘套,包括U盘套本体,所述U盘套本体为圆台形结构,所述U盘套本体的顶部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大小和U盘插线口的大小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U盘套本体底部的大小和配重块的顶部大小相适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不倒翁U盘套。所述不倒翁U盘套包括U盘套本体,U盘套本体为圆台形结构,U盘套本体的顶部具有一凹槽,凹槽的大小和U盘插线口的大小相适配,U盘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U盘套本体底部的大小和配重块的顶部大小相适配。具有本技术不倒翁U盘套的U盘在不使用时,即使随手一放,由于U盘套上的配重块的作用,U盘也会自动处于竖立的状态,容易被发现,也就不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了。文档编号A45C11/24GK202566748SQ201220041968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日专利技术者施瑞华 申请人:施瑞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倒翁U盘套,包括U盘套本体,所述U盘套本体为圆台形结构,所述U盘套本体的顶部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大小和U盘插线口的大小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U盘套本体底部的大小和配重块的顶部大小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施瑞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