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裕成FT专利>正文

制造车辆转速脉冲轮的仪器和方法及用该方法制造的车辆转速脉冲轮技术

技术编号:805042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文公布了一种制造车辆转速脉冲轮的仪器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制造一种具有高精度和质量的转速脉冲轮,因而提高了采用转速脉冲轮的ABS,TCS和VDC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制造转速脉冲轮的仪器和方法,该转速脉冲轮用来作为车辆的组件。
技术介绍
通常,转速脉冲轮是一种安装在诸如驱动轴或者车轮之类的转动物体上以 感应该物体转速的组件。如图1所示的是安装在车辆的车轮轮毂1上以感应该车轮转速的转速脉冲轮70。即,转速脉冲轮70被压装入车轮轮毂1,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参照 附图,转速脉冲轮70包括凸台71,感应部75和结合部77。凸台71呈圆柱 形且安装在轮毂l内。若干感应孔73以有规则的间隔形成在感应部75的圆周 上,因而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结合部77将凸台71和感应部75连接在一起。 这样转速脉冲轮就具有多级圆柱体形状。如图l所示,转速脉冲轮感应器20安装在转速脉冲轮70的四周。当转速 脉冲轮70和转动的物体一起转动时,该转速脉冲轮感应器20就感应由感应部 75的感应孔73产生的脉冲。而且,车辆上安装的控制器分析从转速脉冲轮感应器20传递来的脉冲,因转速脉冲轮70,转速脉冲轮感应器20以及所述的控制器用来作为ABS(防 抱死制动系统),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或者VDC (车辆动态控制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转速脉冲轮7()必须实时精确的检査诸如车轮之类的转动物体的转速。最后,通过转速脉冲轮感应器20来感应的感应部75必须具有非常精确的 平面性和一致的截面厚度。而且,感应孔73的形状和间隔的一致性必须非常高。 如果感应部75的平面性不精确且截面厚度不一致,感应孔73的形状和间 隔的一致性就降低。这意外的提高了转速脉冲轮70的损坏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以前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 供一种制造转速脉冲轮的仪器和方法。感应部具有非常精确的平面性和一致的 截面厚度,形成在感应部的感应孔的形状和间隔的一致性非常高,因此降低了 转速脉冲轮的损坏速度。解决办法为了实现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车辆转速脉冲轮的方法,其包 括成形步骤,通过渐变模具来加工形状是扁的片形的材料,以制得具有凸台, 感应部和结合部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预机加工步骤,通过铸造模 具来加工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 一 半成品,以制得具有感应部的转速脉冲轮产品 的第二半成品,所述感应部在垂直方向有一致的截面厚度且感应部的外表面有 精确的平面度;加工感应孔步骤,通过凸轮穿孔模具来加工转速脉冲轮产品的 第二半成品,以制得具有感应部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三半成品,若干感应孔 以有规则的间距形成在所述感应部的圆周方向;形变恢复步骤,通过重铸模具 来加工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三半成品的感应部,所述感应部在加工感应孔步骤 向内弯曲变形,以制得具有感应部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最终产品,所述感应部 的截面厚度一致并且具有竖直的直线形。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车辆转速脉冲轮的仪器,其包括包含上模模 具和下模冲头的铸造模具,以加工在垂直方向上截面厚度不一致的感应部,形 成通过渐变模具来制造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 一 半成品,从而制得感应部的截 面厚度一致且感应部的外表面有精确的平面度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二半成品;包含上模垫板、上模模具、和下模冲头的重铸模具,以加工向内弯曲变形 的感应部,形成通过凸轮穿孔模具制造的具有感应孔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三 半成品,从而制得具有截面厚度一致并且具有竖直的直线形的感应部的转速脉 冲轮产品的最终产品。 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制造具有高精度和质量的转速脉冲轮,因而提高了例如ABS, T(〕S和VDC之类装置的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使用中的转速脉冲轮的透视图2和图3分别是图1中采用的转速脉冲轮的透视图和垂直剖面图4到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转速脉冲轮的仪器和方法的示意图。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图4到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转速脉冲轮的仪器和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转速脉冲轮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半成品]0的成形步骤,制造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二半成品30的预机加工步骤,制造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三半成品50的加工感应孔步骤,以及制造转速脉冲轮产品的最终产品70的形变恢复步骤。如图5所示,在成形步骤,釆用滚子单元120将卷曲成辊形的材料IIO压平。被压平的材料130釆用渐变模具140加工,从而制造成具有凸台ll,感应部15和结合部17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10,。 材料130是一种由滚子单元120压平的软钢板。渐变模具140是当连续供给压平的材料130时同时执行多个操作的装置。 如图6所示,材料130在渐变模具140内被加工,顺序执行切割操作31,第 一次拉拔操作132,形成操作133,第二次拉拔搡作134,内径的冲孔操作135, 第三次拉拔和切削操作136,从而制造了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10。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转速脉冲轮的种类可以限制拉拔操作的次数。当然, 形成操作可以忽略。如图所示,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IO具有圆柱形的凸台11,感应 部15和结合部17。同时,如图7所示,在通过成形步骤制造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 10中,由于在渐变模具140内执行的拉拔操作的特点,感应部15的截面厚度 随拉拔操作的方向而改变。其原因是,由于在拉拔操作期间渐变模具140所施加的压力的影响,材料 30的形变和拉长变化同时发生。因而,形成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 10的靠近材料130的下端厚度tl比远离材料130的上端厚度t2大。即,在拉拔操作中,形变通过渐变模具140发生在感应部15的下端,而形 变和拉长变化同时发生在感应部5的的上端。因而,制造的感应部15,其截 面厚度沿着拉拔操作的渐变方向逐渐变化。这样,当感应部15的截面厚度不一致时,感应部15外表面的平面性就不 精确。从而,提高了转速脉冲轮产品的最终产品的损坏速度。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成形步骤获得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10 还要通过预机加工步骤。在预机加工步骤,采用铸造模具150来加工转速脉冲 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10,如图8所示,因而获得具有感应部35的转速脉冲轮 产品的第二半成品30,所述感应部35在垂直方向有一致的截面厚度且感应部 的外表面有精确的平面度。铸造模具150包括上模和下模。如图9所示,上模包括上模基板151, 备用板i52,安装成通过弹簧153向下偏的衬套销154,上模冲头155,上模 垫板156,上模模具157,和上模夹板158。下模包括下模冲头159,安装成 通过弹簧161向上偏的举模器162,下模夹板]63和下模基板164。即,如图9和图10所示,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IO就位于下模冲 头159之上。在这种情况下,铸造模具150的上模向下运动。这时,如图11 所示,设在上模内的上模模具157压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10的感应部15的外圆周面,因而和厚度tl对应的感应部15的下端被上模模具157压,因 而下端的厚度减小。容积和减小的厚度相对应,从感应部15向下延伸。因而, 使感应部15的总体长度增加。因此,制得具有感应部37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二半成品30,其感应部 37的上下端具有完全一致的厚度t2且感应部外表面具有非常精确的平面度。同 时,铸造模具150的上模模具157的结构中,基面157a和内表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车辆转速脉冲轮的方法,其包括:成形步骤,通过渐变模具来加工形状是扁的片状的材料,以制得具有凸台,感应部和结合部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预机加工步骤,通过铸造模具来加工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一半成品,以制具有感应部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二半成品,所述感应部在垂直方向有一致的截面厚度且感应部的外表面有精确的平面度;加工感应孔步骤,通过凸轮穿孔模具来加工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二半成品,以制得具有感应部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三半成品,在所述感应部的圆周方向以有规则的间距形成若干感应孔;形变恢复步骤,通过重铸模具来加工转速脉冲轮产品的第三半成品的感应部,所述感应部在加工感应孔步骤向内弯曲,以制得具有感应部的转速脉冲轮产品的最终产品,所述感应部的截面厚度一致并且具有竖直的直线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在欢许真
申请(专利权)人:株裕成FT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